教學論壇發言稿:三位老師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他和他的三位老師的故事。

也許,他骨子裡根本就不適合成為老師: 沉默、閉鎖、木訥、不善言辭。他曾一度覺得自己像一棵卑微的小草,除了被生活裹挾,一生難有作為。後來居然繼承師業,多半還是要歸功於他的三位老師。

第一位是他的國中數學老師,剛剛工作,年紀比他大不了幾歲。老師的第一節像是在相親,侷促而慌亂,結果被一道幾何題掛住了,滿臉通紅,嘴唇緊咬,急得直跺腳……後來在深夜,他常看到老師房間的窗欞上映出桔紅的剪影,而老師的課越來越順暢,越來越有味道……

第二位是他的高中語文老師,個頭不高,貌不驚人。可是一開口授課,就震倒了所有人。老師上課手頭上從來沒有教案,一張口就像上緊了發條的機器,所有的知識一個挨一個按程式往出蹦,而且詩書滿腹,無窮無盡:一個文言詞的用法,幾十個文句信手拈來,一字不差;講《紅樓》,能一字一句地背出寶黛的原話夾……唯一遺憾的是老師的眼晴永遠盯著天花板,從不顧盼他"跪拜"的目光……

第三位是他畢業時的實習指導老師,一位年齡不算大的"老學究",嚴厲得要命。試講的時候,他不小心在板書時寫錯了字,把印度的"土兵"變成了"士兵"。"老學究"勃然大努,一把將他從講台上拉下來:"誤人子弟!",當眾大聲呵斥道。他羞得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現在他仍然不善於表達,不長於交際。在生活的其它領域,並不比一棵草強大多少。但唯獨課堂是他不卑不亢的領地。只有在那裡面對孩子,他才能從容自如,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他常常想起人生中的三位老師:

從第一位老師身上,他明白,沒有人人注定為了什麼而生,沒有什麼事可以一勞永逸。要做要一件事,需要力氣,需要勞動,除了勤能補拙,別無捷徑;

從第二位老師身上,他明白,專業是每個從事它的人的臉面,要靠努力、能力、實力為自己掙臉,越是專業的事,越要用專注的心去贏得別人的尊重,自己的尊嚴;

從第三位老師身上,他明白,"一葉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微言顯大義,自己所上的每一課,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與教育關聯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精妙的存在,需要精心、精緻、精確無誤。

回想三位老師,他更明白,教育就像掬一捧沙,稍有鬆懈,良知便會從指間流走。因此,教育人應彎得下腰,沉得住氣,方能抬得起頭。

這就是今晚我與大家分享的教育敘事,沒有理論、方法,只有思考、感悟。其實,這個故事中,他是誰已經無關緊要。因為他的老師,他,還有我們,都是為教育付出過或者正在付出的人。只是在座的你我有時走得太急,得像他那樣停下來,回首自己的背影、腳步,還有來時的路,以便找尋前行的力量!

我講完了,謝謝您的聆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