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機關半年工作總結大會講話稿

從今年上半年的工作,特別夏糧收購工作中,我深刻地體會到做好糧食工作必須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新的問題、新的矛盾隨時都會出現,我們要進一步開拓創新、創先爭優,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加主動、更加紮實。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形成這樣幾點共識,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是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是中心工作,時刻不能動搖;二是為基層服務、為企業服務是我們的職責,必須堅定不移;三是食品安全要從原糧衛生這個源頭抓起,一刻不能放鬆。

三、關於下半年工作重點

下半年,我們要按照全年的目標任務要求,牢牢把握推進糧食流通產業現代化的主線,不斷加大重點工作推進力度,著力實現“五個進一步提升”:

(一)抓好糧食收購,進一步提升服務農民增收能力。要繼續指導做好夏糧收購掃尾工作,及早做好秋糧收購準備工作。嚴格落實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執行國家糧食質量標準,引導多元主體積極入市,滿足農民售糧需求,促進農民增收。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和信息服務,密切關注市場價格波動,及時協調各地收購中遇到的困難,進一步規範農村經紀人收購行為,堅決維護糧食收購市場正常秩序和種糧農民的合法利益。引導企業與中糧、中儲糧等國內外糧油企業合作,通過委託收購、合作經營等形式,靠大聯強,擴大經營規模,有效掌控糧源。

(二)完善巨觀調控,進一步提升安全保供能力。進一步督促蘇州、xx兩市儘快將新增儲備計畫落實到位。不斷完善地方儲備糧動態調整機制,按照國務院規定的“產區三個月銷量、銷區六個月銷量”的儲備規模,結合江蘇實際需要,組織對我省地方糧食儲備需求規模進行進一步測算,務求更加科學合理,充分發揮儲備糧吞吐調節作用,保證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做好稻穀接新前供應工作,在7-9月份,按照一定比例,均衡安排省儲糧輪出,有節奏地投放市場,促進市場供需平衡。

(三)推進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能力。進一步加強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8個糧食物流(產業)園區、完善20箇中心庫、提檔升級50個骨幹庫。加強跟蹤督導和協調服務,確保XX年提出的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五個一工程”各項目標的全面完成,組織籌備好“五個一工程”總結會議,並認真謀劃下一階段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抓緊啟動“蘇糧科技產業園”項目,爭取將我省列入軍糧應急保障現代化試點省份,積極推進“江蘇省軍糧應急保障指揮中心”建設。加快推進糧食流通產業現代化課題研究,爭取儘早研究制定出我省糧食流通產業現代化的指標體系和實施方案。積極推進“數字糧食”工程,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地理信息系統等基礎平台建設,加快推進標準化,爭取省相關部門通過標準編制總體方案,年內推廣一個標準、新制定二個標準。開發地方儲備糧管理系統等若干個業務子系統,提高糧政業務管理信息化水平。強力推進“數字糧庫”建設,試點建設第一批16個基層“數字糧庫”。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以推動xx等縣級糧食購銷公司進行集團化改革為試點,積極探索實踐民營資本參與模式,引導市、縣糧食購銷總公司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深化產權制度改革。

(四)加快法治進程,進一步提升依法管糧能力。適應《糧食法》即將出台的形勢需要,加快我省法治糧食建設進程。積極開展江蘇省地方糧油儲備條例立法調研工作。積極推進將《江蘇省糧食管理條例》列入省人大立法計畫,並修訂《江蘇省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加強對“米袋子”省長負責制下的市縣長分級負責制的考核與問責,層層落實保障糧食安全的責任。全面加強糧食行政執法機構、裝備、檢測能力和隊伍建設,健全執法體系。通過健全監管網路,及時更新企業信息庫,充分發揮信用體系平台作用,建立區域監管機制和通報制度,對省內糧食企業實施差別化監管,打擊失信,扶持誠信,促進企業自律,提高監管效率。

(五)加強作風建設,進一步提升服務發展能力。要繼續以“創先爭優先鋒行動”為主抓手,著力抓好學習型機關、學習型幹部隊伍建設,繼續爭當學習的先鋒、創新的先鋒、服務的先鋒。下半年一項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召開後,我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採取個人自學、支部學習、專家講座、黨組中心組擴大學習會等多種形式,迅速興起宣傳學習貫徹的熱潮。全局上下必須牢牢把握迎接宣傳貫徹十八大這個大局,把全局幹部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八大精神上來,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做好今後各項工作。同時,繼續抓好處長論壇,開設局領導講座,推動學習型機關創建活動深入持久的開展。要切實加強領導幹部思想政治建設,按照這次羅志軍書記在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提出的做“三寬四有”的新時期幹部要求,即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有信念、有本領、有擔當、有正氣,推動省局的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真正成為對黨忠誠、為民奉獻的表率,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表率,團結和諧、勇於擔當的表率,艱苦奮鬥、清正廉潔的表率,使“三寬四有”成為新時期江蘇糧食幹部的鮮明特質。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健全國有糧庫監督制約機制。著力推進“十百千萬人才發展計畫”,加強對黨政人才的多形式培訓,開展領軍性人才評選工作,督促市縣抓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形成齊抓共管、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