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與成功的關係 ——俞敏洪6月2號在同濟大學的演講

北大確實有人文的環境,蔡元培的銅像就樹立在未名湖邊上,但是每年進北大的有好幾千人,出北大的也有幾千人,能夠成功的到底有多少呢?事實上,北大學生成功的比率並不比任何一個大學生成功比例高。

所有的成功意味著你大學畢業後要進一步付出努力,如果大學就意味成功的話,那么也就沒有馬雲了。我跟馬雲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聯考考了3年,我也考了3年,他考的是英語專業,我也考的是英語專業,第三年我去了北大,他去了杭州師範學院。我相信很多同學都沒聽說過這個學院,那我覺得我這輩子應該比他更加成功吧,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從今天來看,阿里巴巴上市的市值就是新東方的3倍,而我除了做成一個新東方便什麼都沒了。不僅如此,他還有淘寶網、支付寶……

所以,你未來的成功和你上什麼大學沒有什麼聯繫,只不過以後出國就業更加的容易一點。一輩子能不能走出精彩,大學為你奠定了基礎,但不能決定你的一生。到大學畢業人生也只過了四分之一,接下來的時間我們該怎么過呢?首先是一定要堅持走下去,因為你不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來世,我始終相信今生今世就是我們最好的天堂。所以我最討厭自殺或者以自殺為威脅,我覺得這是對生命不尊重。有種理念,叫做“好死不如賴活著”。因為從我40多年的人生經驗來體會,你在那坐久了,說不定天上真的會掉下餡餅來,當然也可能掉下塊隕石。但不管怎樣,不要自我了斷,生命中會有很多奇蹟發生。假如楊振寧教授不活到82歲,他怎么知道還能結第二次婚呢?

但是同學們,人生總是要有份期待,哪怕是沒有希望的期待。同學們可以想一下我們歷史上有很多人物,比如說姜太公在河邊釣魚,到了80歲那一年,周文王在他邊上走過,發現這個老頭用直的魚竿釣魚,跟他一聊便發現這個老頭很有智慧,所以把他帶回去,兩人一起打下了周朝的天下。齊白石同志在50歲的時候還在做木工,根本不是個偉大的畫家,他的所有偉大的作品都是在80歲到90歲的時候完成的。所以生命總有這樣的現象,有的人在年輕的時候有作為,有的人中年時候有作為,有的人老年時候有作為。花兒總是在不同的季節開放,如果所有的鮮花都在春天開放完畢了,到了夏天、秋天、冬天沒有任何的花兒開放你還會覺得這個自然界是如此的美麗動人嗎?

所以大家想一想,如果人生所有的精彩都在大學裡過完了,後面永遠都是平淡,你覺得這人生會完美嗎?換句話說,你大學裡過的不那么精彩,畢業後卻變得越來越精彩是不是更加好呢?事實證明,我們很多同學在大學裡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可是大學畢業後卻怎么也做不出什麼事情來了。因為在社會上,並不是成績在起作用。成績只能證明你智商比別人高,但並不能決定你一輩子就一定有出息。

成功並不僅僅是你的成績所決定的,最重要的是與社會打交道的能力,為人處世的能力。在各種混亂的人際關係中,尋找機會的能力,以及你最後領導一幫人跟你一起創事業的能力。而所有的這一切都不是由你的成績決定的。當然我並不是說,在大學不要好好學,拿到大學畢業證書這是必然的,因為在未來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假如,連大學本科文憑都拿不到的話,你的生命將充滿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