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駿勵志演講:勤奮是我生命的發動機

當突然失去出國資格、當有了發明創造、當面臨被幾千人起訴、當有輛“五手車”要賣、當不懂法律卻開了律所……當面臨這些生活“壁壘”時,你會怎么做?且看唐駿怎么做。

我的成功“4+1”理論

經常有同學和我說:到了大二、大三卻發現自己仍不知道未來的前途,會突然迷茫——也經常考慮怎么能讓自己變得成功?怎樣超越自我?

我曾提出一個“成功4+1”理論。實際也是大學生走向社會時需要具備的幾個要素:

第一個是“智慧”。光有知識就叫智慧嗎?不是。具備運用知識的能力才叫智慧,所以上大學不只是簡單地把書本讀會。讀什麼專業固然重要,但是比這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學習的能力。很少有學生看到複雜的方程式會眼睛發光、會興奮的。那還該不該學?要學!也許不是你的興趣,但你必須強迫自己,培養毅力和學習的能力。大家踏進社會後至少有一半工作不是你喜歡的。不喜歡就可以不做嗎?社會可沒那么簡單,社會不是你想像那樣的,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一個剛踏出校門的學生,你還沒有核心競爭力。社會競爭很激烈,你應該先在不喜歡的崗位上把工作做好,把你變得有核心競爭力,有了競爭力以後,再來改變。

“機遇”也很重要。很多人把自己的不成功歸結於機遇的不公平。其實在大學時每個人都差不多,而十年以後,為什麼有那么大差別?我們再來反思一下,難道每一個機遇都是公平嗎?機遇肯定是不公平的,機遇肯定只給那些有準備的人。

“勤奮”也非常重要。我沒有其他本事,只有勤奮,一直勤奮!很多人問我:唐駿你從一個普通的軟體工程師——寫代碼的工程師,七年時間怎么就可以成為中國區總裁?這在微軟歷史上沒有過,在中國的外企也沒有的。難道是聰明嗎?你看我的樣子就知道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是你看不出來的是我幾年、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奮。我沒有其他秘密,只有靠勤奮。一點點聰明,加上十點的努力,就足夠了。領導不會討厭勤奮的人,勤奮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比什麼都重要。在座的大學生,今晚一定要把兩個字帶回去——勤奮——勤奮會影響你的整個命運。

“4+1”里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是“激情”。做什麼事都要有熱情。如果你對每一件事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那成功的機率會多很多。

同時,大學時期你要嘗試改變“性格”。大學是什麼?大學是個“小社會”。跨進校門時就進入改變性格的階段。如果你連性格弱點都改不了,你就離成功差得遠了。什麼是好的性格?沒有固定定義。其實就是那些公認的性格:熱情、關愛、正直、坦誠……如果這些都在你身上體現出來,別人會不喜歡你嗎?為什麼性格決定成功?因為機會跟性格聯繫在一起。

機會有三種,一種是別人給的;第二種是爭取的;第三種是運作出來的。當每個機會出現時,靠什麼把這個機會變成你的?靠的就是你的性格。我們需要培養一個好的性格,讓周圍的人都認同你。你要用真心來對待每一個人,用正直向上、關愛的心態來對待周圍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