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大學教授畢業典禮致辭

名校大學教授畢業典禮致辭篇3

中大旅院20xx屆畢業典禮致辭

同學們,上午好!

今天是大家的畢業典禮,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大家的成人禮。

作為老師,很榮幸能跟你們一起見證這個時刻。每年的這個時候,我想都是我們老師特別高興的時候,因為有了朋友圈,所以每年的畢業時刻,都會在瞬間傳遍全世界,我們上傳的畢業照片都會得到很多很多朋友的點讚,是真心的、欣賞的點讚。

每年都會畢業一批新的學生,4年的時間,4年的成長。在這個過程當中,有的同學很順利,從學業到工作一馬平川,也有的同學不那么順利,現在可能還面臨著就業或繼續學習的兩難。

但無論順利與否,我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地面對這樣的成長過程。把時間、眼光放長遠一些,放在一生當中,因為決定你成功或幸福與否的往往不是你經歷了什麼、獲得了什麼,而是你最終的心態如何。

認識自己:身家15億與月薪5000塊的區別

認識你自己,這是蘇格拉底的名言佳句,這是在學習知識之外我最希望大家能思考的。每個人都是不同而又獨特的,學習或者工作只是一個手段,只是在幫你找到你內心那個最強大的、你最喜歡的自己,幫助你誠實地面對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並持續努力向前。

在去年,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兩個大學的同班同學,參加畢業20周年聚會,一個身家15億,另一個月薪5000塊,他們的差別為什麼這么大?原因是什麼?

月薪5000塊的同學在學校的時候智商要比身家15億的同學高,考試分數也比他高。但在面對每一項具體的事情當中,考試成績差的同學總是兢兢業業地去完成,留意、處理好每一個細節,而月薪5000塊同學則是被動、馬虎地對待,布置完一個工作,他只是不知做什麼,不多加思考。

這樣的工作態度就決定了20xx年之後的同學差距:一個是15億身家一個是月薪5000塊。在這裡不是想說15億跟5000塊的差別,而是想說: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一切。

幾個月之前,我們學院5年前畢業的一位同學的父親,非常自豪也非常感激地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他的女兒現被挖到北京去工作,年薪70萬。聽到這個,我為這位父親感到高興,也為旅遊學院能培養出這樣的學生感到很自豪。

我想說,薪水不決定一切,但薪水確實體現了一個人的工作價值,也表現了這個人在社會上的作用。畢業生當中,我們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同學,她只是其中的一個。

做最好的自己:細節、專注、奉獻

做最好的自己——意味著你要不斷地挑戰自己,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不懼怕困難與失敗,也絕不固步自封。

我經常接到,包括現在,來自全國各地大學生的郵件,有本科生也有碩士生,有的是想問問題,有的想報考研究生。一位同學說:“看了你的東西才知道你挺有名的,所以想來讀你的研究生”,或者給我一個所謂的稱號云云······有不少同學沒有基本的溝通技能,連自我介紹都沒有。凡是沒有落款的郵件,我可能回過,但大部分都會扔進垃圾箱。

我說這件事的意思是,這樣一件小事就會把一個可能的機會給斷送了。在移動網際網路、社交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節奏會越來越快,如果沒有謙虛的態度和慎重的考量,不注意細節,想獲得別人的關注和認可幾乎是不可能的。大家一定要明白:細節是你們在將來工作當中要格外注意的事情。

在學校里,老師能教會大家許多知識和學習思考的方式,但現實的生活將會教給大家更多。我們努力構想的成功與認同,在現實工作生活中很有可能被挫折、失敗和不理解所代替。書本的知識是老師教的,而人生的課程是需要自己去自學完成的,其中的一課,就是要學會面對人生中的失敗與挫折。

《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女士在回憶自己的經歷時說,當她一無所有的時候,她開始剝離那些外在的她並不需要的東西,不再偽裝自己,而把精力放在她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大家知道,她最終寫出了全世界最暢銷的小說,成了比英國女王財富還多的一位女性。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當她覺得自己不再需要偽裝,不需要去做更多的事的時候,她集中精力在一樣事情上。

只要我們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總會成功。成功從來不是速成品,而是在歷經人生的滄桑之後,依然能夠更好地生活、工作和生存。

我常常對我的研究生講,不要將希望建立在另一個希望之上,今天我也將這句話送給你們。當你們面對困難想放棄,寄希望於下一件事時,想想這句話:不要將希望建立在另一個希望之上。

認識自己,並不意味著要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歷史使命,我們生活在物質空前充裕的時代(起碼在大都市是這樣子),但許多人卻在精神上迷失了。我們中的很多人似乎喪失了人生的目的感和意義感,似乎羞於再談奉獻精神和時代使命。

我們學習知識是為了什麼?似乎只是為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好,有更多的錢,買更大的房子。如果知識只是這個樣子,那我覺得那是狹隘的知識。知識不僅包括具體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也包括我們建立起一個知識或者做學問,包括做人做事的基本精神和價值。

一個沒有職業追求和社會關懷的人是不完全也不完整的。實際上,我很想在今天的畢業典禮上,宣布廣州長隆集團董事長蘇志剛先生答應捐給學院一千萬資助之事,但我更想給大家說說蘇先生這個人。

我認識蘇志剛先生很多年,聽過他在一個公開場合演講,他說他就是一個農民,看過他的簡歷,他確實就是番禺地地道道的農民。從賣豬肉、開酒樓,到做酒店,再到做了一個野生動物園,到今天,做出了一個中國著名民營企業,甚至可以跟國企的大旅遊企業一塊比,我覺得它是最優秀的企業,沒有之一。

為什麼?因為到今天為止,其它旅遊企業大都是在靠經營房地產獲取利潤來補貼,或者說以發展旅遊作為理由去要求政府配套更多得地產項目才能賺錢,長隆到現在為止,在幾乎沒有地產項目的情況下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以主題公園為主業的旅遊集團了。所以,我說蘇先生是一個既有職業追求又有社會關懷的人。

在這個價值不斷重構和逐漸多元的社會,我依然選擇相信,我們以前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所堅持的科學、理性、真理、正義、良知和奉獻仍然會是這個時代的主流,而且會隨著整個社會的理性回歸,而被更多人所接受。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個體的追求與整個社會的利益和更廣的世界相連線,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和超越自己。

請記住:你們是這個時代的精英

“認識你的時代,帶領你的時代。”我將老國學者錢穆先生的這兩句話送給你們。

認識你的時代,請多讀中外歷史。入學的時候,我作為院長,建議你們一個月讀一本課外書。四年能讀多少?大家知道——是48本。

48本書真不多,今天大家吃飯的時候,如果你們要給我敬酒,告訴我說:“院長,我做到了,大學四年我讀了48本書”,那我一定痛痛快快的跟你喝一杯!請你們多讀中外歷史,多讀古今中外優秀學者的著作,少讀手機中的簡訊,少讀那些快餐式的知識(讀完以後你以為你都懂了,實際收穫甚少!)。

認識你的時代,請多思考,多觀察,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玩物喪志。

帶領你的時代,請記住你們是這個社會的精英。

在80年代,我畢業的時候老師說這個話,我們會真覺得自己是社會的精英;今天說這個,你們可能會不相信,但你們依然是!你們是精英,因為你們年輕,因為你們受到了中國最好的高等教育。

帶領你的時代,你們責無旁貸。

最後,我想跟大家說,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在我們老師的心裡,都是無比尊貴的。你們即將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任重而道遠,但一定要有信心,從這裡走出去,每一步成長的腳印,都將是你們的財富,都將是值得紀念的。

最後,感謝熱情的家長們前來參加畢業典禮。祝賀家長們!你們培養的孩子馬上就要步入社會了,他們已經成長,你們二十多年的辛勤付出已經得到了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