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演講稿:最初的夢想演

勵志演講稿:最初的夢想演 篇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最初的夢想》

最初的夢想就握在自己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就別在半路返航。

如果夢想不曾墜落懸崖,千鈞一髮,又怎么會懂得,執著的人,有雙夢的翅膀。不顧一切瘋狂追尋過,失落過,也妥協過,但都不能湮滅夢想兌現時的片刻歡喜。在夢想與現實交鋒的那一瞬間,我看到了它們的差距。而這只是一個夢想的差距,需要太多的勇氣,太多的才氣,太多的熱情,才能點燃青春的高潮。

是成為笑傲天穹的精靈,還是成為陸地上平庸的小丑,這一切都由你自己決定。當奧運健兒站在最高領獎台上,當國歌奏響、五星紅旗緩緩升起的那個瞬間,我們看到是自豪、驕傲。可這自豪的背後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與汗水,要實現夢想就必須為之奮鬥。戰國時期的政治家蘇秦。年輕時,學問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家人也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決心發奮讀書。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他便想出了一個方法,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才有了“蘇秦刺骨”的佳話。幾千年前年輕的蘇秦都懂得克制,更何況現在的我們呢?青春的日子請好好把握,不要等到夢裡都麻木的一天,才懂得懊悔,更不要等到青春散盡的一天,才懂得珍惜。

讓我們去回想我們最初的夢想,燃起我們的激情,灑一路汗水,飲一路風塵,咀嚼一路艱辛。讓青春在紅旗下繼續燃燒,我們是搏擊長空的鷹,是遼闊無垠的海,我們是有夢想,有作為的少年,我們乘風破浪,披荊砍棘,只為最初的夢,只為最炫目的光!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最初的夢想演 篇2

夢想,是該拿熱血去澆灌,還是要用青春去祭奠,當歲月轉著弧線從我們眼前划過,當青春即將留下最後一抹殘影時,我們是否還能想起那個最初的夢想。

六月之前,我們還在書堆後抱著一份信念和一份卑微的祈願為最後的一搏蓄勢,而後,經歷一場搏擊,我們來到這裡享受我們的戰果,從此戴上了大學生的光環,混混沌沌的開始了大學生活。朋友,此時你是否還清醒,清點一下行裝,曾經的那些東西還在嗎,做好準備細心呵護了嗎,有信心繼續守護嗎,最初的夢想應該沒丟吧大學,曾被當做天堂一樣閃耀在我們年輕的夢裡,曾被我們虔誠的思慕著,對,那是我們實現夢想的踏板,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離夢想最近的地方,如今,當真正抵達這個港灣時,你是否閉上眼一心去享受十幾年寒窗後短暫的閒逸,是否被這份相對自由的表象迷惑而錯將其當成了自己的夢想,是否甘願如溫水煮青蛙般被大學毀滅,而忘記這只是一個因夢想而存在的地方,不要因為大學的享受而埋葬了我們最初的夢想,而後用被埋葬的夢想悼念我們逝去的青春。

“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我有過夢想”,朋友,當“生活像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當“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時;當驀然有一天我們發現自己也變成老男孩時,是否也會跟他們一樣發出同樣的感慨。

青春握在我們手中,夢想撞擊著我們的胸膛,不要盲目的奔跑,不要在原地木木的守望,讓熱血為夢想而沸騰,讓夢想為你的大學鋪開最絢爛的圖景,讓遠方那道最燦爛的光芒指引著我們朝未來飛奔吧。

勵志演講稿:最初的夢想演 篇3

各位領導、各位學長學姐、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機械1班的學生,我叫。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最初的夢想》。

人的一生應該有夢想,有夢想才能有方向。朋友,你還記得你最初的夢想嗎?

有多少人能在N年後的今天還能記得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有多少人能把這個最初的夢想堅持到最後;又有多少人最終實現了那個最出的夢想!如今我站在這裡,完成我最初的夢想!

小時候的我們總愛幻想,做著各種各樣的美夢。小時候,我們曾幻想當,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夢想變得那么遙遠。“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我是不是應該放棄”《老男孩》唱到,唱的那么心酸。我們的夢想正一點點變得渺小,一點點變得現實,甚至,一點點變得枯萎。

兄弟,還記得高中的你嗎?那時的你一天只睡5—6個小時,第二天依舊激情四射,鬥志昂揚。而現在呢?“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整天昏昏欲睡。兄弟,你懷念高中那個你嗎?至少我是懷念那個充滿夢想與奮鬥激情的我。“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相信很多人都被感動了。

瀏覽世界排名前100名的一流大學中國幾乎沒有幾所,人人都說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我說一下我的看法:在外國人眼中,大學是一個學習知識,陶冶情操開闊視野的實現人生理想的地方。而中國呢?大學成了大學生髮泄他們十幾年寒窗苦讀怨氣的地方。想想此時此刻,父母正拚命的掙著血汗錢供我們上學。上大學的孩子傷不起!

儘管生命有太多的不完美,但一切還要繼續。實現夢想的過程是艱辛的,但也是最珍貴的!新東方俞敏洪老師在浙江大學演講時說了一個《不完美論》:上帝製造人類的時候就把我們製造成不完美的人,我們一輩子努力的過程就是使自己更加完美的過程,我們的一切美德都來自於客服自身缺點的奮鬥。

人的生活就像溪流一樣,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流向大海。有的人一輩子沒有流向大海,這條河就是不完美的。長江流向大海,黃河流向大海,但長江黃河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流向大海。長江開山劈石,穿過大山,流向大海。黃河沒有開山劈石結果繞過九曲十八彎,但是不管怎樣,生命再彎,最後的目標不變。我們唯一要記住的就是要像黃河、長江一樣不斷的向前流。但是不能變成長江黃河裡的泥沙,最後自己沉澱下去,把生命給沉澱沒了。一旦你沉澱下去了,也許你不用再為了前進而努力了,但是你卻永遠見不到陽光,上面的泥沙會不斷把你壓住,最後會黯無天日。大學的你千萬不能沉澱,因為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我們不是一個人再奮鬥!我們來到大學不需要改變什麼,不需要改變自己的性格,需要改變的是自己的命運!為了那個最初的夢想,為了使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過的更好,我會不懈努力,就只為那個最初的夢想!

不必等到風平浪靜,我們可以乘風破浪去趕海!

不必等到陽光明媚,我們可以春寒料峭就播種!

不必等到萬事具備,我們可以一腔熱血搏人生!

最後祝願太原理工大學的每一位學子學業有成、鑄就輝煌!

勵志演講稿:最初的夢想演 篇4

最初的夢想最初的夢想就握在自己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就別在半路返航。

如果夢想不曾墜落懸崖,千鈞一髮,又怎么會懂得,執著的人,有雙夢的翅膀。不顧一切瘋狂追尋過,失落過,也妥協過,但都不能湮滅夢想兌現時的片刻歡喜。在夢想與現實交鋒的那一瞬間,我看到了它們的差距。而這只是一個夢想的差距,需要太多的勇氣,太多的才氣,太多的熱情,才能點燃青春的高潮。

是成為笑傲天穹的精靈,還是成為陸地上平庸的小丑,這一切都由你自己決定。當奧運健兒站在最高領獎台上,當國歌奏響、五星紅旗緩緩升起的那個瞬間,我們看到是自豪、驕傲。可這自豪的背後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與汗水,要實現夢想就必須為之奮鬥。

戰國時期的政治家蘇秦。年輕時,學問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家人也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決心發奮讀書。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他便想出了一個方法,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才有了“蘇秦刺骨”的佳話。在幾千年前,年輕的蘇秦都懂得克制,更何況現在的我們呢,青春的日子請好好把握,不要等到對夢裡都麻木的一天,才懂得懊悔,不要等到青春散盡的一天,才懂得珍惜。讓我們去回想我們最初的夢想,燃起我們的激情,灑一路汗水,飲一路風塵,咀嚼一路艱辛。讓青春在紅旗下繼續燃燒,我們是搏擊長空的鷹,是遼闊無垠的海,我們是有夢想,有作為的少年,我們乘風破浪,披荊砍棘,只為最初的夢,只為最炫目的光。

勵志演講稿:最初的夢想演 篇5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我的教師夢。我出生在教師家庭,父母都是當地中學的老師,也許是耳濡目染的緣故,我從小就有一個當老師的夢想,我常夢想站在三尺講台,左手握著粉筆,右手執著教鞭,世界就在我談笑之間。但這個夢想發展的並不順利,每每和父母提起,他們都會說“瞧你那出息,當老師又不賺錢,青少年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可理想多遠才算大呢?上了高中,我一直把北師大的英語系作為我的目標,我愛語言,也愛教師,這是個完美的組合。而高三時,學校的老師們鼓勵我衝擊清華北大,他們說“你什麼都不要想,你的任務就是考清華北大,考上你不會後悔的。”在報志願那一刻,我還是沒有禁得住北京大學的誘惑,並告訴自己,把那個教師夢封存起來吧。再後來我走進了北大,穿梭在二教、學一和36樓之間。

這個園子的靈性就在於他總是提醒你,你和夢想到底有多遠。但繁重的學習負擔已經讓我不敢再想那個夢,我不停地說服自己其實當個碼農也何嘗不是一種簡單的快樂?直到在臨近畢業的時候,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了一個著名的英語培訓機構招聘教師,我渾身的細胞突然沸騰起來,那個教師夢仿佛又回來,就在我的面前。經過培訓和考核,那個夏天我終於站在了講台上,以一個教師的身份站在了講台上,仿佛這前20xx年的每一刻都是為了醞釀在講台上每分鐘喜悅。

若不是這次偶然,也許我就和我的這個夢擦肩而過。可是反過來想,我明明有很多次的機會去為我的夢想正名,為什麼還是讓這件本該是對的事情變得一錯再錯?我並不想把自己的懦弱推卸給父母和老師,但當我看到有太多的年輕人和我一樣的生活在迷惘中,當我看到很多人明知夢想在左,卻仍然被迫拖著疲憊的身軀不停地右行,南轅北轍,漸行漸遠時,我開始反思我們引以為傲的基礎教育是否尊重了一個孩子、一個學生最原始的夢想。

回想那段高考歲月,桌子上永遠擺著的是練習冊,而不是書;腦子裡永遠盤算的是分,而不是夢;黑板上的題總有法可解,而人生這個課題卻很少有人教過我們。當我們在現實四處碰壁、焦頭爛額時,轉過頭來才發現,其實你的答案一直在你心裡,你卻避而不見。國小老師總會問你,將來想做什麼?那個不假思索的答案就是你的夢想。

在大人的世界裡,孩子的那些答案並非真正的夢想,而只是不了解現實的瞎想。而在我看來,年齡的增長並沒有讓夢想變得清晰可見,反而摻雜了更多的欲望,讓人明辨不清。所以,多少這樣純真的夢想,因為缺少關愛和鼓勵,變的營養不良,而逐漸掩埋在孩子的內心,終於等他長大後開始用欲望和妥協蠶食這個夢。

無奈的選拔制度,讓教育變得愈加功利,迫使老師不停地勸說我們把夢收起來吧,而我們遵從著長輩們的諄諄教誨,努力走完高考這座獨木橋,可殊死的搏鬥後換來的一紙通知書又有多少兌現了年少時許下的諾言。

我們的教育用了太多的時間培養技巧、方法,卻很少溫暖學生作為一個個體對世界的訴求。當教育不僅不能幫助人實現夢想,甚至反而壓抑了夢想,抑制了一個國家未來的希望的時候,當教育不僅不能讓學生真正認識自己,卻反而讓他們的欲望不斷膨脹的時候,所以我真的希望,這樣的教育又如何有力量孕育一個中國夢呢?有一天老師們可以在傳道授業的同時,鼓勵幫助每一個人真正面對自己的夢想;有一天學校的理想理念教育,不再僅僅是走走形式,耍耍把式,而真正激發他們內心所想;我希望這個國家能加快教育的改革,讓老師和學校掙脫考核指標的束縛,還教育完善人格和心靈的本質;我希望多少年後,校園裡的每個人都在踏上自己追夢的求學之路。

這便是我的中國夢,一個關於夢想的夢,一個關於教育的夢。而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我想如果我的中國夢實現了,今天所有人心中的不同的中國夢也就一一實現了。實這個夢,需要很長的路程,我已經為這段路程做好了準備,我正在通往我兒時夢想的道路上,你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