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末考試考前動員大會演講稿

我們常常看到,有些同學在學習的時候,一點主動權都沒有,有的甚至把學習看作是一種負擔,感到苦惱,覺得厭煩。

但有的同學就不是這樣,他們在學習中,結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妥善安排,合理利用時間,時刻注意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去尋求最好的效果。

他們就像游泳運動員,在知識的海洋里從容自如地暢遊,完全獲得了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要最佳化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果。

學習是一種漫長而艱苦的勞動,得過且過、三心二意是學不好的。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才有可能獲得學習的成功。但是,生活中讓我們操心、思考的事太多了,美國心理學家威廉。

詹姆斯說:“每兩三秒中總有一個思想或念頭猛撞著我們意識的大門,把門搖得格格作響。”難怪我們平時總覺得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那么,我們怎樣才能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學習呢?

首先要戰勝內部干擾。(1)計畫在前。對於什麼時候學習和學習什麼猶豫不決是最大的時間浪費,事先訂個計畫就會幫助你消除這種心理上的障礙。

(2)不要做白日夢。我經常看到一些同學兩隻手支著頭,一付專注的樣子,頭腦中想入非非,一節課就這樣過去了,這也是時間的浪費。其實,胡思亂想是不自覺地逃避艱苦學習的一種手段。胡思亂想雖然能使你感到滿足,但你的學習絕不會因此提高一點。所以我們要培養一個立即有效地投入學習中去的良好習慣,對人終生都有益。

(3)正確處理個人問題。每個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都有可能碰上各種各樣的個人問題,特別是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富有青春活力,感情豐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正處於一個可塑性極強的時期,處理問題常常比較衝動,感情用事。所以要妥善處理好各種感情上的問題,否則,你的學習將很難進行下去。

(4)處理好由某一門課所引起的擔心。進入期末複習了,也許發現有一門課怎么也學不好。如果你不善於處理,就有可能使你對所有的課程都產生消極情緒,這時,消除憂慮的一個辦法就是找老師好好談談,老師會給你幫助,給你提出好的建議。

在迎考複習過程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我覺得,首先要明確考試的重要性,採取積極的態度。

你應該把學習看成獲得知識、充實自己的機會,而不是一件必須完成的令人不愉快的任務;不要把教室、書房看成是監獄,而應把它們看作是學習的場所;不要把老師和家長看成是在監視自己,而要認識到他們是在利用寶貴時間指導和幫助你,要把他們看成是自己學習的指導者。

其次要限制注意力轉移。注意力不時的轉移是很自然的,當有熱從你身邊走過,你會自然的抬抬頭看一看;當周圍發出一些與環境不協調的噪音時,你會不自覺的產生煩惱情緒等等,這些對學習的干擾也是明顯的。

因此,要儘可能將它限制在我們手頭正做的功課之內。無論是工作或學習,我們務必心到,神到,力到。就同學們而言,學生時代的首要任務是:心思要花到學習上,神情要專注到學習上,力量要落實到學習上。

列寧曾告誡過青少年朋友:“我們一定要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第一,是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言:“中國*我們來建設,我們必須努力學習。”

之所以強調“神到”,因為愛迪生深有體會地說過:“全神貫注在你所期望的,必如所期。”之所以強調“力到”,愛因斯坦曾說過,“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

2.明確上述觀點,我們就要好好訂一個複習計畫

複習計畫是複習戰略的具體化,複習戰略決定後,就要通過制定計畫來實現。有了複習計畫,學習活動就可以目標明確地有序進行,檢查和總結就有了標準和依據。恩格斯說“沒有計畫的學習簡直就是荒唐。”

學習好與差的一個重要區別,便在於有無計畫。有適用的學習計畫,能統籌兼顧地安排好各科學習,這就是學習優良者的共同點。但是,在學習過程中,許多同學都沒有學習計畫,完全憑自己的興趣和心境,高興了就學點,不高興就扔到一邊去。

正如俗話所說:“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有的同學認為,學校和老師自然會為大家安排複習計畫,用不著自己在費事,跟著老師走、按著學校的要求辦沒錯。但這種想法不對。學校和老師的計畫是從教的角度,按照班級授課原則,針對全體同學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