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報國夢想與青春一起飛揚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攀登知識高峰,讓報國夢想與青春一起飛揚》,其實與其說是演講,不如說是一個年輕人青春的宣誓,一次成長路上的自我剖析和理想的放飛。

我的父母都是軍人,同時也是知識分子,我從小就生活在軍營,長在大西北,耳聞目睹的都是痴痴戍邊志,拳拳報國心。從父輩那裡,我很早就懂得了什麼是犧牲,什麼是奉獻,什麼是理想,什麼是報國。

20餘載彈指一揮間,轉眼我也長大了,從少年步入了青年,從西安來到了北京,從國小念到了大學,成了天之驕子,當代大學生。有時候我就止不住地會想,多么自豪啊,我是個青年了。漫步在校園裡,倘佯在林蔭間,我的思緒也會隨之飛揚。青春,多么美麗的字眼啊,它似春天般溫柔,孕育勃勃生機;似盛夏般熱情,展現獨特的魅力;又似金秋般恬靜,暗藏累累碩實:冰清玉潔般的寒冬背後,更昭示著對未來的熾烈希望。

有青春就會有夢想,然而,我清楚地知道,我們的夢想是建立在革命先烈的豐碑之上。我們不能忘記,90年前的這個季節,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富強,同樣是在北京,同樣是一群和我們一樣的青年學子,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畫卷。毋庸置疑,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五四精神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它表現出一代青年人對我們這個民族熾熱的愛,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莫大關注,表現著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作為新的一代,今天我們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大好時代,有幸站立在二十一世紀的起跑線上,雖然我們用不著再像我們的先輩一樣,為了反帝、反封建、反壓迫而被迫發出最後的吼聲,但我們同樣有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華上下五千年,從古代的四大發明,到現在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順利返航;從“小米加步槍”到兩彈一星;從林則徐虎門銷煙到甲午海戰再到今日的青島海上大閱兵;從“東亞病夫”到奧運的成功舉辦並奪得世界金牌第一,可以說,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使命,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創造的輝煌。

地球在轉動,歲月在延伸。歷史終將把整箇中國交給我們,二十一世紀將是我們的時代。作為新世紀的新一代大學生,我們理應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這也是我們每一個年輕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但是,立報國志容易,真正報效國家,做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卻很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現在做起,腳踏實地,只掙朝夕,加倍珍惜今天的大好時光,倍加珍惜我們所擁有的良好的學習條件,勤奮進取,求真務實,勇攀知識的高峰,樹立人生的遠大理想和目標。

我們都熟悉和景仰的楊振寧教授是上個世紀一位最卓越的物理學家。1922年9月22日,楊振寧出生於我國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從小就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把讀書視為自己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讀書,他常常忘了吃飯,忘了睡覺。無論是在國小,中學,還是大學,揚振宇在課堂上總是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1944年楊振寧獲得物理學碩士學位之後,經過嚴格考試,獲得了留美獎學金,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繼續學習和深造,最終取得了巨大的科學成就。1957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音樂廳里舉行了令全世界人為之矚目的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獎儀式。揚振宇教授和他在物理學上的合作好友----另一位美籍華人李政道教授雙雙獲得了這一最高科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