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訓演講稿

——要自我設計

,雙因素理論

赫茲伯格認為,引起人們工作滿足的因素與工作不滿的因素是截然不同的兩類因素,分別稱為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勵因素主要涉及的是工作的內容或工作本身,諸如工作成就、社會認可和責任等。激勵因素滿足了,員工只能是沒有不滿意,如果沒有滿足,員工則會特別不滿意;保健因素主要涉及工作背景,諸如薪水、工作條件及工作安全等;保健因素即使沒有滿足,員工也不會產生不滿意,但如果滿足了,員工則會產生強烈的滿意感。

第三,公平理論

這一理論指出,員工的工作動機,不僅受其所得的絕對報酬的影響,而且受其相對報酬的影響。每個人會不自覺地把自己付出的勞動所得的報酬與他人付出的勞動和報酬相比較,也會把自己現在付出的勞動和所得的報酬與自己過去的勞動和報酬進行個人歷史的比較。如當他發現自己的收支比例大於或等於他人的收支比例時,或現在的收支比大於或等於過去的收支比時,便認為是應該的,正常的,因而心情舒暢,努力工作。反之,就會產生不公平感,就會有滿腔怨氣。消除怨氣,助長滿意,便是企業管理者的主要任務之一。

第四,期望理論

弗魯姆在《工作與激勵》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有名的激勵公式:激勵力=效價×期望值。效價是指某項工作或一個目標對於滿足個人需要的價值。這個公式的含義是,當一個人對某個目標的效價很高,而且他判斷出達到這個目標的可能性也很大時,那么,這個目標對他的激勵作用就大。

另外還有其他的一些與激勵有關的理論,在此受於篇幅的限制,就不做一一的闡述。

二、激勵機制的設計

不少企業的管理者經常抱怨下屬工作缺乏主動性,企業員工的收入在同行業中雖然排在中上水平,但員工的流動率依然比較高,而且還有不少業務骨幹反而去就職那些收入較低的企業,企業里的員工缺少歸屬感和安全感,在企業里有多少管理者能夠花時間、花精力、找辦法了解員工的工作、生活、愛好、理想以及對公司所持的看法與要求呢?所以對員工需求了解的關鍵點,在於管理者的心態,在於管理者能否將員工視為內部顧客,能否將員工視為我們服務的對象。因此,管理者應從企業現有的管理制度上找原因,正視面對員工存在個體的需求差異,對員工的激勵採取差異化的策略,設計差異化的激勵機制,而激勵機制的設計是指為實現企業目標,根據其員工的個人不同需要,制定適當的行為規範和分配製度,以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優配置,達到企業利益和個人利益的一致,謀求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間的平衡,最終以達到有序管理和有效管理。

企業管理中關於激勵機制的設計要包括以下的若干方面內容。

第一,任何一個企業里都是由不同的組織構成,即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對於非正式組織的存在是不以管理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管理者在設計激勵機制時,要正視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引導非正式組織的行為為組織的目標所用,要針對企業中的不同的組織中的不同群體的需求,設計與之相對應的激勵機制,才能達到預期的激勵目的。

第二, 企業的分配製度和員工行為規範是激勵機制設計的核心。企業的分配製度將激勵誘導因素集合與企業的目標體系連線起來,引導員工的個人需求與企業的目標相一致,即員工達到特定的組織目標將會得到企業相應的獎酬。行為規範是通過規範員工的性格、能力、素質等個性因素使之與企業的目標體系連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