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書記七一講話稿

XXx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90周年盛會上,xx作了重要講話。這是中國共產黨向全世界發出的政治宣言,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綱領。整篇講話總結歷史,著眼現狀,展望未來,氣勢磅礴、一氣呵成,萬餘字的講話,高潮疊出、新意不斷。

創新1:“三件大事”

在回顧中國共產黨九十年光輝歷程時,xx指出,“9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集中體現為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黨和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一件大事完成後,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取得了“兩個實現”和“三個徹底結束”的輝煌成就: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偉大跨越,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

第二件大事的完成,創造性地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與此同時,中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積累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後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第三件大事的推進,形成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突破了社會制度與經濟運行方式的一一映射關係,創造性地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實現了“兩個不可逆轉”: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

創新2:“三大成就”

“七一”講話指出,中國共產黨經過90年的奮鬥、創造、積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這些成就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這三大成就,是在繼續既往基礎上的一個創新提法。xx大將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從實踐和理論角度歸納為兩個方面: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此次“七一”講話進一步加入“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內容,從而形成“三大成就”。這“三大成就”是一個有機整體,涵蓋了實踐、理論和制度三大方面。通過實踐創新,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通過理論創新,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通過制度創新,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創新3:“兩大理論成果”

中國共產黨是馬列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我們的老祖宗,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它是我們必須堅持的真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列主義、信仰馬列主義、學習馬列主義、踐行馬列主義,並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列主義,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已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實踐過程中積累起來的一條寶貴經驗。

“七一”講話,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概括為“兩大理論成果”,即“兩次飛躍”。第一次飛躍形成第一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這一思想系統回答了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如何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問題;第二次飛躍形成第二大理論成果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它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的正確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體系,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它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創新4:“一套制度體系”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前曾從政治、經濟等具體制度方面做過闡述,此次“七一”重要講話xx從三個方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行了系統的科學概括,使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和把握實現了一個全新的更高的理論自覺。

1、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兩個基本要義: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這一句話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發展進步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功能。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形成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繫的制度體系”,這一句話闡明了這一制度內部的相互關係。

2、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三項主要內容: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兩個層次。根本政治制度一個,即人民代表大制度,它是我們的政體。基本政治制度有三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民眾自治制度。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組成部分。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還包括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3、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兩個前提”和“五個有利於”重大意義。“兩個前提”指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要“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五個有利於”包括:“有利於保持黨和國家活力、調動廣大人民民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有利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

創新5:四位一體“中國模式”

“七一”講話指出,“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繼續前進,開創工作新局面,贏得事業新勝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裡從旗幟、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四個方面綜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第一次,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完整的一次論述,標誌著“中國模式”的正式成熟。

創新6:先進性建設的“五個堅持”

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屬性。“七一”講話在回顧90年中國的發展進步,總結中國共產黨90年的發展歷程時,從思想路線、根本宗旨、智力支持和自身管理四個方面將我們黨保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的根本點歸納為“五個堅持:1、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科學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2、持真理、修正錯誤,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終保持黨開拓前進的精神動力;3、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民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4、堅持任人唯賢、廣納人才,以事業感召、培養、造就人才,不斷增加新鮮血液,始終保持黨的蓬勃活力;5、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正視並及時解決黨記憶體在的突出問題,始終保持黨的肌體健康。

創新7: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和“四大風險”

“七一”講話指出,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這些問題和挑戰集中體現在黨面臨四大考驗和四大風險: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及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民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由於這四大考驗和四大風險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因而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為繁重、更為緊迫。

創新8: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的“五個必須”

如何提高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自身建設的科學化水平,“七一”講話首次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這個黨的五位一體建設角度系統提出要落實“五個必須”:1、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2、必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3、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民眾觀點、自覺貫徹黨的民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4、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5、必須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

創新9:學習要“一個作為”、“兩個深入”、“三個做到”

作為一篇黨在九十周年時刻發出的政治宣言,“七一”講話對學習問題提到了新所未有的高度。

“七一”講話指出,“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我們必須按照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抓緊學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在如何對待學習問題上,“七一”講話提出“一個作為”、“兩個深入”、“三個做到”,要求全體黨員、幹部要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要深入學習和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深入學習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真正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業。

創新10:“五湖四海”列入用人標準,“五德”作為育人導向

早在XX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就首次提出新的用人觀,提出人才要不唯地域、不唯資歷、不唯學歷、不唯職稱。xx屆四中全會提出人才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將德提到重要地位。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提出只要對國家、對人民做出貢獻的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新人才觀,提出人才要“以用為本”,七一”講話在繼承這些創新思想和創新觀點的基礎上,對人才觀進行了發展,首資將“五湖四海”列入選人用人標準中,提出要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要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氣魄,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優秀幹部及時發現出來、抓緊集聚起來、合理使用起來。提出“五德”育人導向,要堅持把幹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選拔任用那些政治堅定、有真才實學、實績突出、民眾公認的幹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要憑實績使用幹部,讓能幹事者有機會、乾成事者有舞台,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鑽營者得利,讓所有優秀幹部都能為黨和人民貢獻力量。

創新11:以民為本的事業觀

黨員和幹部要樹立哪些怎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地位觀和政績觀,這些在以往的領導講話和中央檔案多有論述。“七一”講話對年輕幹部寄予厚望,號召年輕幹部要承擔起事業重任,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提出年輕幹部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具有戰略意義和現實取向。

“七一”講話在提出“事業觀”要求的同時,對“什麼才是正確的事業觀、如何做一番偉大的事業”問題做了深入回答,要求年輕幹部做到“忠誠黨的事業、心繫人民民眾、專心做好工作、不斷完善自己”,要求廣大年輕幹部“要自覺到艱苦地區、複雜環境、關鍵崗位砥礪品質、錘鍊作風、增長才幹”,提出我們組織要通過切實努力讓經過艱苦複雜環境磨練、重大鬥爭考驗、實踐證明優秀、有培養前途的大批年輕幹部不斷湧現出來。

創新12:完整的權力觀

法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早就提出主權在民思想。在盧梭看來,主權是公意的具體表現,人民的公意表現為最高權力;人民是國家最高權力的來源,國家是自由的人民根據契約協定的產物,而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因此,國家的主人不是君主,而是人民,治理者只是受人民委託,因而主權只能屬於人民。孟子也說過,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黨。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政體。政府作為人大的執行機構,它執行的是黨、國家、人民的事業。政府官員肩挑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重任,理應真正代表人民、真心服務人民。這些是價值層面的定位。而從事實層面講,目前不少幹部不是和人民打成一片,不是人民的一員,已經和人民劃清了界線,成為人民的主人,甚至走向人民的反面,成為人民的敵人。官民關係有從魚水關係、舟水關係向油水關係、火水關係發展的苗頭,這要警醒!

要警醒,就得重新思考一下我們手中的權力究竟從何而來,到何而去,如何使用,怎樣節制。正如xx在“七一”講話中指出的,“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牢記,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行使權力就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決不能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各級幹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詳細闡述了黨員和幹部要樹立怎樣的權力觀,其中特別講到個別地方和個別同志權力至上,出現監督真空,導致權力失控,權力成為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這些內容一針見血,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創新13:“三個不變”

“七一”講話在講經濟建設時,除繼續強調xx大提出的“一個中心”是興國之要和經過9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的同時,特別指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由於存在“三個不變“,發展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為此,我們要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繼續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夯實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

“三個不變”,是在全面客觀分析我國歷史和現狀、國內發展和國際環境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論斷,它是我們科學決策、正確行動的重要指南,是對國內少數人暴發思想的批評和國外“中國危脅論”的反駁。

創新14:新青年觀

對青年特別關照,對青年寄予厚望是“七一”講話又一個重要創新。可以說,在總書記歷次講話,特別是紀念建黨的重要講話中,很少有過專門開闢一大段篇幅談論青年問題。

“七一”講話在回顧黨90年的發展歷程時,提出“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繼而,引用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同志的名言佳句“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人類”說明青年的重要使命。對青年人做出的貢獻,總書記講“我們黨的隊伍里始終活躍著懷抱崇高理想、充滿奮鬥激情的青年人,這是我們黨歷經90年風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機的一個重要保證。”青年為何重要,因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為此,“全黨都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鼓勵青年成長,支持青年創業。”最後,總書記用“一個深刻了解、兩個寄予厚望、三個永遠熱愛”來囑咐和勉勵青年朋友,“黨對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對青年寄予厚望。全國廣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懈奮鬥的光榮歷史和偉大曆程,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堅定理想信念,增長知識本領,錘鍊品德意志,矢志奮鬥拼搏,在人生的廣闊舞台上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盡情展現人生價值,讓青春在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創新15:“兩大宏偉目標”

對中國的發展目標,我們黨的第二代領導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早在黨的十三大就提出“溫飽——小康——現代化”的“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黨的xx大上,黨的第三代領導人xx同志提出我們黨21世紀頭50年實現第三步戰略部署的目標,繪製了跨世紀發展藍圖: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XX年鄱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第二個十年,到建黨一百年時,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紀中葉即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黨的xx大,提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小康社會,並提出小康社會的內容和標準。黨的xx大,又對小康社會提出了新要求。到XX年,我國人均gdp已達到4000美元,達到小康的經濟標準,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和社會建設、生態建設方面正向小康全面邁進。

按照新世紀“三步走”戰略和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我們第一步走戰略已經完成,而且是超額完成,現在我們就進入走第二步和邁向第三步的關鍵時刻了。在這重要時刻,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以“兩大宏偉目標”明確指出我們要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XX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XX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對統一全黨的思想和行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為實現“兩大宏偉目標”,總書記對全黨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大家“牢記歷史使命,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更加奮發有為地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這裡提出的思想“不僵化”、改革“不停滯”、信念“不動搖”、行動“不懈怠”、生活“不折騰”的“五不”要求,是在xx屆四中全會上提出的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的“三不”要求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們為早日實現“兩大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的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