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會激情演講三分鐘

偶爾大家也需要勵志,特別是在早晨昏昏欲睡的時候,這個時候來一次激情的晨會演講,你將會擁有一天的活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晨會激情演講三分鐘,希望能幫到你喲。

晨會激情演講三分鐘篇一

那晚,在一家知名廣告公司做設計師的朋友告訴我,幹這行兩年了,從剛得到這份工作時的欣喜到如今越來越明顯的疲憊,她已漸漸迷失了奮鬥的方向。

我不解:“兩年前,你的志向那么堅定,一定要在廣告界找到立足之地,現在你已如願,並且已有了一定的成績,應該高興才對啊。”

她的眼神很憂鬱:“曾經非常喜歡設計這個專業,把這當夢想來追求。每次設計出好作品來,無論是否能得到實惠,都很有成就感,內心充實而愉悅。調進這個大公司,周圍高手如雲,被輕視是常有的事,甚至隨時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危機。現在,我都找不到最初做這行時的快樂了。”

面對朋友的煩惱,我突然想起近來走紅的nba球星林書豪,想起他面對媒體,坦然地講述的那段奮鬥心路。

受父親的影響,林書豪從小就很喜歡打籃球,高中時,他帶領所在的球隊獲得了州級籃球比賽的冠軍。但在美國,籃球圈一直由白人和黑人主宰,黃皮膚的華裔球員在圈內很受歧視。在舊金山參加夏季聯賽時,有人在看台上公然羞辱他:“黃皮膚的,滾回中國吧!”他頂著壓力,打出了好成績,為華人爭了口氣。加入金州勇士隊時,偏見和隨時失業的壓力仍包繞著他,他曾三次被金州勇士隊下放到雷諾大角羊隊。火箭隊接納他的驚喜還沒散盡,為了給簽約球員——海地中鋒薩繆爾·戴勒姆波特騰出位置,火箭隊又毫不猶豫地將林書豪裁掉了,他們對這個來自哈佛的華裔小子有偏見——身高遠不及姚明的林書豪可能更精通讀書,並不真的懂籃球。

骨幹隊員艾曼·舒伯特和拜倫·戴維斯的意外受傷,讓尼克斯隊面臨著控衛荒。不得已,尼克斯招進了剛被火箭隊裁掉的林書豪充當替補。然而,正是這么一位多次面對失業和坐冷板凳等尷尬遭遇的華裔球員,在XX年2月6日尼克斯與籃網隊的賽事當中,一出場,很快便貢獻全場最高的25分……原來對他沒報多大希望的教練驚喜交加。隨後,林書豪又在下一場比賽中,創下了25分7助攻、28分8助攻的奇蹟,一躍成為震驚世界的籃球新星。

成功後,林書豪說,很多人打球的動機是金錢、女孩子和明星的生活方式,他也經常被世俗所誘惑。為了打得更好些,他給自己施加了很多壓力,這讓他迷失了打球的目的。

把被人輕視的恥辱當動力,他進步了,可是,並沒找回最初的平和與快樂。曾經鏇轉在籃球上的喜悅一度被無形的壓力主宰著,讓他感到焦慮和煩躁。

後來,林書豪發現,把實現夢想後得到的金錢和榮譽作為打球的目的,它的成敗便成了巨大的壓力,甚至成了成功路上的阻力。於是,他重新調整了思路——競技的快樂來自享受比賽的激情並不斷超越自己,與名利無關。他給壓力找到了這樣一個正確的出口,他也因此重新找到了心靈的平和與愉悅。

如今,朋友也有類似的焦慮,審視自己,何嘗不也有過這樣的煩惱?或許,職場本身就是個競技場,機遇與壓力始終並存。

世界的精彩,從某個角度來說,也來自競爭中的一鳴驚人或百花齊放。競爭既是一種正面的動力,也可能成為一種負面的心理壓力。那么,學學林書豪吧,給壓力找對一個出口,不要糾結於職場上的成敗,請將注意力切換一下狀態——看淡眼前的得失,做一個懂得享受工作樂趣的人,去體會超越自己的激情、感受流汗的痛快。意想不到的成功,可能就在不遠的地方等待我們的到來。

晨會激情演講三分鐘篇二

不幸是人生的難堪事。生命之花剛剛開始萌芽,卻遭到雨淋霜打,事業之帆剛剛啟程,就遇到狂風暴雨,事業的征程出現暗礁、險灘,是多么的不幸。然而,不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並不足為奇。對遭遇的不幸,我們應該重視它的存在價值和利用價值,而不是一味躲避退縮。

因為壞的東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促成轉化,引出好的結果。人們正是在一高一低的跋涉中走完生命歷程的。

迴避不幸的人,不會擺脫不幸;悲嘆不幸的人,不會減弱不幸;屈服不幸的人,不會驅走不幸。只有正確對待不幸的人,才能使其成為走向成熟的墊腳石,成為進軍途中的響箭,從而做出非常人所能做到的事情。

不幸降臨,猶如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一個人思想意志的堅定或者脆弱,可以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同不幸抗爭的人,會減輕不幸帶來的痛苦,把不幸降到最小限度。屈從不幸的人,只能成為不幸的階下囚,被不幸吞噬掉。一個人如果把不幸當作前進的階梯,就能看到光明;如果把不幸當作滑梯,只能陷進泥坑。

人越是在危急的時候,越要保持冷靜,從而想出解決危機的辦法。

從前,有個樵夫和妻子住在小村之外。每天早上,樵夫會出門到森林裡砍樹,而當傍晚他結束一天的工作返家時,妻子總會煮好一桌熱騰騰的可口飯菜等待著他。

一天,樵夫提早收工回家,卻意外地由窗外看到妻子和村裡的當鋪老闆在家偷情。他開門的時候,也清楚地聽到當鋪老闆慌忙找地方躲起來的聲響。

但樵夫一向是個冷靜而幽默的人。他不動聲色地走向前擁抱妻子,並且告訴她:“森林之神賜了我一對千里眼,我只需要注視一塊木頭正中央的一個小孔,就能夠看見常人看不見的東西。”他又告訴妻子,他發現房間的柜子里藏了一件值錢的東西(自然指的是那當鋪老闆)。為了證實他的新能力,他於是將柜子上鎖,將它扛到當鋪的櫃檯上,向店裡的夥計出價50個金幣,出售柜子和櫃裡的東西。

接著,樵夫走到外頭悠閒地踱步、抽水煙,讓夥計慢慢考慮這筆生意。這時,他聽到柜子內悶窒得發慌的當鋪老闆在櫃裡高聲喊叫,要求夥計快些付贖金,好放他出來。

在這則古老的日本寓言裡,樵夫用了個巧妙的計謀,使人們印象中小氣吝嗇的當鋪老闆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樵夫扭轉局勢的冷靜與機智幽默,不僅使他輕鬆地贏了50個金幣,無愧良心地報了一箭之仇(如果他在盛怒中殺了當鋪老闆,恐怕會得不償失),同時證明了他的高人一籌,無須擔心此事的有失面子,此外,樵夫也因此可以更容易地面對或處理自己的痛苦。

樵夫的高明處,就在於在情緒高漲的非常時刻,依然能夠選擇保持幽默、以智取勝,將自己抽離出憤怒的情緒,以一個既實際又能發泄怨氣的方法來處理事情。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難免會遇到這種緊要關頭或突如其來的變故,只要我們能冷靜面對,靈活處理必定能找出好的解決辦法。

晨會激情演講三分鐘篇三

美國保險巨頭法蘭克。畢吉爾剛從事保險業的時候,事業曾經一帆風順。出色的推銷能力,讓他在這個行業里如魚得水。當他充滿激情、對未來充滿抱負、渴望在保險業里大展身手的時候,他卻遭遇了自己從業以來的第一個工作“瓶頸”問題,並被它牢牢困住。他出現了什麼問題呢?

他想讓自己的業績得到迅速的提升,於是他開始起早貪黑地出去跑業務,並使出渾身解數說服客戶購買他推薦的保險。為了爭取到每一個可能成交的業務,他經常要幾次三番登門拜訪。可令他沮喪的是,一切的努力卻收效甚微———雖然他付出了比往常多幾倍的汗水,可他的業績並沒有比原來有多大的提高。

那段時間,他異常沮喪,整天鬱鬱寡歡,對前途喪失了希望,甚至想要放棄這個充滿挑戰的職業。

一個周末的早晨,從噩夢中醒來的他,仍然有些沮喪和不安。不過很快,他就平靜下來。

他開始認真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在內心裡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最近自己會那么憂鬱?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平日裡工作的情景,很快閃現在他的腦海里:許多時候,在他多次登門拜訪,百般努力下,客戶終於答應下來購買他的保險,但在最後的關頭,客戶常常反悔,並說:“讓我再考慮考慮,下次再談吧。”這樣,他最終不得不沮喪地離開,再花時間去尋找新的業務。

怎么辦才能很快地把自己從沮喪中拯救出來呢?他在飛快地思考著。

當他沒有想到更好辦法的時候,他開始隨手翻閱自己一年來的工作筆記,並進行細緻深入的研究———希望從中能夠找到答案。很快,他就發現了問題的癥結所在。一個大膽的念頭在他腦海里閃現,令他自己都有些震驚。

之後的日子裡,他一改往日的工作方法,開始採用新的推銷策略進行工作。結果令他大吃一驚,他創造了一個奇蹟———在很短的時間內,他把平均每次賺2.70元錢的成績,迅速提高到了4.27元。當年,他新接進的保險業務,第一次突破百萬美元大關,引起業界的轟動。

憑著自己出色的智慧和獨特的推銷策略,法蘭克?畢吉爾迅速成長為保險業內的巨頭。

後來,法蘭克?畢吉爾向世人公開了自己成功的秘訣。原來,當年他在自己的工作日誌中發現了這樣一組奇特的數據,從而改變他對工作的認識:在他一年所賣的保險業績中,有70%是第一次見面成交的,有23%是第二次見面成交的,只有7%,是在第三次見面以後才成交的。而他實際上花費在那7%業務上的時間,幾乎占用了他所有工作時間的一半以上。

於是,他採取的新推銷策略是,果斷放棄那7%的利益,不再為它的誘惑所動。這樣,他就可以騰出大量時間用於新業務的拓展。於是,他成功了。

成功有時候就這么簡單———果斷放棄你人生的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