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演講稿:我心中的常青樹

學生的成長不只是陽光、雨露、麵包和水就能完成的。他們需要一樣與植物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東西——這就是火熱而真誠的心。中國有句古話:“愛人者,兼其屋上之鳥。”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道”。學生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品德的形成,要通過反覆的訓練與實踐才能成功。後進生的進步猶如蝸牛行走,緩慢之極,往往是今天變好了,明天又差了,反反覆覆,難以鞏固。吳老師總是善於使用“放大鏡”尋找後進生身上的每一個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閃光點。當他們有了點滴進步,就及時予以肯定表揚,讓其產生“成功感”,培養自信心。

吳老師性格開朗,她愛把知識靈活地傳授給學生,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掌握知識。在她的課堂上,總是充滿著歡聲笑語。吳老師對我們說:“如果學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我的職責就是讓他們生活在這片溫暖的陽光里絢麗綻放”。她對學生嚴而有度,用愛與學生交流,用真誠與學生相處,她經常對學生們說:“咱們在課堂上是師生,下課後是朋友,如果你們遇到什麼疑難問題隨時歡迎大家來諮詢。”在她的教育下,學生們都養成愛學習,愛勞動,尊敬師長,興趣廣泛的好習慣。她所帶班級的學生都喜歡學習語文,家長普遍反映,把孩子交到吳老師手裡,就是放心。一個人工作的優秀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所成績的,這必須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吳老師在年輕的時候就特別勤奮好學,她總是找各種時間,用各種方式到處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各種方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日積月累,她就積累了一整套教學和管班級的辦法並且且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地完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反思得失,吳老師總能做得井井有條。幾十年如一日,難怪每次督導,領導都對吳老師的工作讚不絕口,尤其是讓大多數老師最為頭痛的練習冊的書寫,督導老師的評價是:無可挑剔。在這看似簡單的四個字背後,凝結著吳老師多少心血呀。正是由於吳老師對工作的任勞任怨,精益求精,才獲得了眾多的榮譽。吳老師曾多次被評為公司級、市局級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多次得到上級政府的各種獎勵。她輔導學生的作文獲獎率很高,其中有十幾篇登在了國家級作文刊物中,而自己撰寫的論文也多次獲得各級獎勵,其中有3篇刊登在國家級刊物上。吳老師,是我們國小優秀教師的代表,她以身示範的榜樣作用影響著我,影響著更多的青年教師。她讓我在工作中找到了學習的榜樣,她的精神,她的作風讓我明確了自己奮鬥的目標,吳老師是我心中的那棵常青樹。

教師的工作是充實的,也是辛苦的。在吳老師把大半的精力都放在學生身上的時候,沒想到自己的身體卻出現了一些病症。最初,吳老師並不在意,仍是一如既往的工作。而在全校性的體檢中,醫生檢查出了她的胸部內有腫物,並做了切除手術。經過切片檢查,初步診斷為導管內有癌細胞,她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更擔心是惡性癌細胞,這種顧慮讓吳老師明顯憔悴了很多。吳老師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家人往返於烏市幾家醫院請專家會診,最後確診是良性腫瘤,她才稍稍地鬆了一口氣。經過這樣的精神打擊,連治療帶修養僅僅十幾天時間,吳老師放心不下她的班級,她的學生,不顧家人的反對,拖著病後虛弱的身體,又重新站在了她鍾愛的講台上。在這期間,吳老師的親朋好友、學生及家長,領導和同事都給予了她真心的關懷和安慰。這些愛也是吳老師愛心付出的又一種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