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演講稿: 為生命奠基

記得我剛進入中心國小的第一年,新接的班裡有個叫姚魯超的同學,從小父母離異,跟隨父親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家庭情況的特殊性使他從小養成了孤僻的性格,不愛與人交流,不喜歡和同學玩,學習的積極性不太高漲,成績一直不理想,今年五一過後,他出現了逃課、厭學現象。怎么辦,現在是五年級,是他國小生涯的最後一年,放棄他,意味著他不能畢業,看到他那蒼老的父親,想到孩子輟學後渺茫的前途,我想:我決不能放棄他!一定要伴他走好國小生涯的最後一程。分析了他的情況,我認為為他樹立起自信心是關鍵。課餘,我主動和他接觸、親近。一起聊天、拉家常,零距離的接觸,打消了孩子的顧慮,他開始願意敞開心扉與老師交談了。學習的積極性有了提高。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考試前2個周發生的這件事,又使他產生了厭學情緒。那天,班裡幾個調皮的孩子和魯超打鬧,孩子畢竟是孩子,一會,他們就鬧翻了,那幾個調皮的學生一起把魯超按倒在水坑裡,還嘲笑魯超有個邋遢父親,忍受不了羞辱的魯超完全被那群孩子傷透了心,任憑老師和同學怎么拉他就是不起來,還口口聲聲說要退學。得知此事,我當即對全班同學進行了教育,教育他們要關心班級的每一個同學,那幾個調皮的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向魯超道了歉。後來,我又把他帶回了自己的家,讓他洗了澡,換洗了乾淨的衣服,並讓父母為其做了一頓可口的飯菜,再次讓他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如親人般的關愛。自己的愛心又讓他樹立起了學習的信心。升級時語文數學成績均達到了優秀,他終於順利的畢業了。

作為一名教師,肩負著塑造人類靈魂的重任,我會用愛去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理解、寬容每個學生,充分信任每個學生,對學生,我始終堅持無論智商高的還是智商低的,無論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家庭條件差的,無論是安靜聽話的還是調皮搗蛋的,我都給予他們同樣的關愛。尤其市有困難的學生,更要給予百倍的關愛和幫助。滿眼都是學生,滿心都是學生,在我的世界裡,學生是最大的事;把愛獻給學生,把心獻給學生,在我的字典里,學生是最大的字,一心為著學生,一心想著學生,在我的生活里,學生是最美的詩。

班上的燕,就是我幫助的對象。

就在剛開學的一天早上,我正在和學生忙於課文的背誦,學生大聲背誦著,我的眼光偷偷地朝窗外瞟了一眼,因為在窗外,我發現了一個陌生的身影朝我們的教室走來:佝僂著腰,衣著陳舊,滿臉皺紋,頭髮還有些許的發白,走路一瘸一拐……說實話,看到這場面,心裡有點可憐……莫非是收破爛的?還是?……猛然間,我想到了救助貧困生的事情,莫非他是(燕的父親)?我看到他吃力地朝班級走來,我快步跑上前去,詢問道:“您找誰啊?”“我……我找燕……老師,我是來問補助貧困……”話語有些吞吐,面色有些羞怯,我的猜想果然沒有錯!他的話沒有說完,我多餘問了一句:“你是燕的……?”“我是她的爸爸。”其實聽完的時候,我好後悔……眼前的這個蒼老的父親真的是需要幫助。

我趕緊看了他的證件,幫助他完成了手續……事情進行的異常順利,他的救助很成功!

後來,我又聽說了燕一家的一些事情,家中有93歲高齡的奶奶,還有精神不太正常的母親,而燕的父親則已經是53歲了,身體以及家庭的特殊狀況使得家庭的經濟狀況十分艱難……唉,這樣的一家,真的是需要人們的關愛和幫助,看到燕的眼睛,想到她與周圍孩子的差別,心裡有一絲絲的痛!在此後的日子裡,我儘自己的所能給與她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是啊,作為教師,所能夠做的不就是這些嗎?點點滴滴的一切匯成涓涓溪流,融入他的心田。她的學習的勁頭足了,上課回答問題積極了,臉上時常掛著燦爛的微笑。是啊,這就是愛的力量。

細微的小事讓我一步步地走到了學生的心裡,我懂得了孩子的需要,孩子的渴望,我也體驗到了教育的魅力。

我永遠忘不了XX的7月2日,姚魯超那淳樸憨厚的親人特意製作了一面“無私奉獻、為人師表”的錦旗送給學校和老師,他們那充滿感激的話語和目光讓我感到了為人師的快樂;永遠忘不了教師節和畢業前學生把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來的康乃馨送給我時那感人的場面,那時,我的心被幸福填得滿滿的,眼睛一次又一次地被學生的愛潮濕著,愛與感動就這樣充實著我的生命。

也許有人要問:付出了這崇高的愛,卻要守著一輩子的清貧,值得嗎?的確,教師微薄的工資無法讓飯碗浮起富有的油花,生活環境的艱難,無法擺脫清貧與寒酸。但是,當清晨走進校園,聽到那一聲聲清脆的 “ 老師早 ”;當走進聖潔的課堂,看到那一雙雙充滿求知慾望的眼睛;當課間跟孩子們泡在一起,看到那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身影;每天放學,當孩子們依依不捨地離開校園,用留戀的目光注視著我,伸出小手與我說再見;當夜深人靜,欣賞孩子們那一篇篇優秀習作,工作一天的疲勞便化做喜悅湧上心頭。我是多么激動,多么滿足,多么富有,多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