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師德演講稿:花苞心態,才是真愛

有人說:做不了偉大的事,就用偉大的愛,做平凡的事。作為一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老師,我工作的時間還不到一年,也許談論師德可能會顯得有些稚嫩,但絕不會失掉我的真誠,因為我和大家一樣,從事著一項光榮的職業---教師。有太多關於孩子的比喻,在我眼裡,學生都是待放的花朵,而我們有幸能伴花成長,傾聽最美的花開的聲音。

第一次登上講台時我的激動與不安;一聲聲老師好背後的滿足與竊喜;學生取得進步時的欣慰與鼓舞,從那一刻起,我覺得自己來到這個舉目無親的地方,我選擇的,不僅是一個職業,更是一個值得我用一生去完成的事業。現在的我會習慣性的稱呼我的學生為孩子,雖然有時候我自己也沒有表現的很成熟,總之,教師這個神聖的稱呼,它如同磁石一樣深深的吸引著我,改變著我。與孩子相處,我更加年輕,因為他們需要童真與快樂,我更加細緻,因為他們需要被小心呵護。我也更加成熟穩重,因為他們需要有一個堅實的依靠。

我所經歷的一切是我們學校每一個老師所經歷過的.我知道,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老教師他們付出比我多不知多少倍.有人說現在的孩子是被寵壞了的一代,他們只知道享受現成的勞動成果,不懂得動手去耕耘。不勤奮刻苦,作業不自覺做。講過的知識,有些孩子就是記不住,作業就是不會做,不由得你不生氣。有時我也會被學生氣得七竅生煙。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看到了南京行知國小的楊瑞清校長做的一場關於“學會賞識,愛滿天下”的報告。報告上他一邊講,一邊展示有關圖片。當大螢幕上出現那片迷人的荷花池時,大家不禁發出了嘖嘖的讚嘆。那個畫面中最顯眼的是一朵盛開的紅荷花,旁邊還有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苞。楊校長說“人們總是把目光放在這朵鮮艷的花上,卻很少有人去關注這個花苞。其實,過幾天這個花苞也會開出鮮艷的花來的。這就像我們教學生一樣,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學習好的學生身上,很少去關注後進生。即使關注,也是嫌它怎么還不開花——人家都開了,你怎么還不開?你再不開,我就把你給掰開!”他的幽默換來滿堂掌聲和笑聲。“如果硬把它給掰開,它不但開得不鮮艷,還會很快就枯萎。耐心地等待花開,這就是‘花苞心態’”。

好一個“花苞心態”!花不是不想開,而是時機未到啊,時機一到,它自然就會開放的。我們面對的學生不就是這樣嗎?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強,領悟速度快,就像那支早開的荷花一樣;而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弱,領悟速度慢,就像開得晚的花一樣。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總是希望每個學生都像第一名那樣聰明,只要老師一點撥,他們就都能心領神會,還會舉一反三。如果有的學生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就很難接受,甚至因此而忿忿不平,大動肝火,千方百計地想讓那些孩子快速向第一名靠攏。於是,我們整天生活在抱怨中,生活在抑鬱中,生活在硝煙瀰漫中。培養自己的“花苞心態”吧,相信那些接受知識慢的孩子就是那枝還沒開放的“花苞”,它不是不開,而是在積蓄能量,是在等待時機。它一旦開放就會讓你大吃一驚。古語說“甘羅早,子牙遲”,儘管他們都做了丞相,可拜相時的年齡實在是相差太懸殊了。照現在的觀點看,我們當然是喜歡乳臭未乾就坐上相位的甘羅,可姜子牙在歷史上的貢獻更大,只不過他“開放”得晚。抱定“花苞心態”,相信那些接受能力弱的孩子就是“姜子牙”,就是那個“花苞”,他們是大器晚成的。這樣一想,你還會整天心情抑鬱嗎?想像著這些“花苞”一旦“開放”而滿池荷香的情景,恐怕樂都來不及呢。“花朵花苞,哪一朵不好,生命如水,那一段不美”用如此心態去傾聽生命中花開的聲音,那么我們的孩子都會取得成功。讓我們拾起賞識教育,相信班級里的孩子都是能學會的,只是遲早問題,對於遲者要尤其關心愛護,不是責罵批評,他們的點滴進步要更加關注,這就是素質教育德靈魂,這樣作為老師的我們也不會那么“痛苦”了。

最後,引用花苞心態的提出者周弘老師的一句話:“我們只要找回花苞心態,對孩子永遠用拉拉隊員的方式去愛,我們和孩子就能夠重新回到追蝴蝶般流連忘返的大師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