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師德修養 塑造完美人格

教師對孩子的愛,是在教育實踐中產生的,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一種充滿科學精神的和普遍、持久而高尚的愛。這種愛不是來源於血緣關係,也不是來源於教師的某種個人需求,而是來源於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來源於教師對教育對象的滿腔熱情和無限期望。在師愛這種職業性的情感中,包含著社會對教師職業的特殊道德要求:

教師要對孩子有親近感,要時刻牽掛著、依戀著孩子;教師要對孩子有期望感,始終對孩子寄予深切的希望,為孩子的點滴進步感到由衷的高興;教師要理解孩子,要懷著一種體貼、愛護的心情去對待孩子;教師要有願為孩子的成長而貢獻才智和力量的熱忱。教師對孩子的愛,不同於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愛,在這種愛的情感裡面,包含著崇高的職業責任感和充滿理智的科學精神。師愛要求教師要了解、尊重和信任孩子,既要求教師有愛的情感、愛的行為,也要求教師有愛的能力和愛的藝術。

師愛作為人類社會生活中最純潔、最高尚、最寶貴的職業道德情感,是師德的關鍵。這是因為,教師對孩子的愛,不僅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客觀條件,而且師愛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還可以直接轉化為孩子學習和進步的內在動力。同時,這種情感還可以使教師更深刻地感受到從事教育事業的樂趣。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師是“燃燒的蠟燭”,教師是“人梯”……教師的工作就是奉獻。師德以奉獻為根本。教師以育人為職責,而育人是一種艱苦的、複雜的創造性勞動。教師勞動的重要特徵是功在他人、功在社會,教師勞動的成果主要體現在孩子的成功中,而教師自身是默默無聞的。師德以奉獻精神為根本,沒有忘我勤奮、樂於犧牲的勞動熱情和態度,沒有勇於為教育事業獻身的奉獻精神,就沒有真正的師德。當前,在改革開放,大力倡導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教師只有自覺地加強師德修養、正已、敬業、愛生、奉獻,才能無愧加冕於我們頭上的種種桂冠,才能完成時代賦於我們培養人才振興華廈的偉業。

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師德是教育的光輝;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師德就是

教師的靈魂。師德是人梯,給一個又一個的攀登者以無窮的幫助;師德是綠葉,襯托著千萬朵鮮花盡情地開放;師德是渡船,一趟又一趟地搭送著求知者達到成功的彼岸,師德是彩虹,是驛站,是理想之火,生命火光,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教師是一門崇高的職業,更是一份神聖的使命。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感受到職業光榮的同時,應該更加地珍惜它,恪守師德,努力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提高師德水平,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無愧於這個光榮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