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師德

為了不斷提升自己對教育教學的認識,我不斷的武裝自己的頭腦,虛心向優秀教師請教,每天進行一日反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個有心人,針對各個環節、活動,合理安排內容和時間,漸漸的,我從迷茫走向成熟,積累了很多的教育教學方法,慢慢的摸索上路了。

後來,我又帶了一個小小班,那個班,家長工作做起來有些麻煩,比較繁瑣。開始接這個班時,我心裡不停的打鼓,擔心自己勝任不了,擔心家長不放心我,嫌我也是一個孩子,不願與我交流,擔心孩子不喜歡我……但是最讓人擔心的是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起初我總怕和家長見面,因為,一是不知道說什麼好,總覺得自己與他們的年齡差異太大,沒什麼可說的,二是,我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強,想說的話有時總是緊張的說不出來,干著急!以前每次家長一問孩子情況,我總是說“挺好的”,結果場面總是很尷尬,這次又接了這么個班,怎么辦……又是我的新班組長丁老師看出了我的不安,鼓勵我說:“沒事兒,只要你認真工作,愛孩子,勤於觀察,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這樣爸爸媽媽問你時就可以把孩子的特點介紹給他們,那樣家長就會信服你,覺得新來的老師還不錯。”

我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就很留意觀察,把幾個孩子的特點摸得很是清晰了,為了防止自己一時緊張,說的驢唇不對馬嘴,我把自己要說的話,有條有理的寫了出來,包括家長會怎么說,我都寫了出來,然後背了一遍又一遍,我真恨自己怎么那么笨,最後還自擬了好幾遍與家長交流時的現場情境,總算——有底了!

果然,到了晚上,有的家長看起來似乎對我很不放心,有什麼事兒都想和主班老師說,看到這種情

況,我鼓足了勇氣,主動地走過去詢問,經過和我的一次交談,家長們對我的看法和信任度有了很大的改觀,很高興自己孩子的優缺點這么快就被新來的老師所注意及了解。漸漸的家長很願意將孩子在家時的表現講給我聽了,我特別高興。當家長出現問題時,我都會及時的找時間與他們溝通,消除家園之間的隔閡和誤會。在平時,我還時常聽聽老教師如何做家長的思想工作,學一學說話的方法和與人溝通的技巧,在遇到一些事兒的時候,我總是換位思考:從家長的角度出發,理解家長的心情,考慮家長的想法,站在家長的角度與家長交流。總之,我的家長工作做得越來越順手,並且得到了家長的認可,一個學期下來,我們收到了十餘封表揚信

我們班有個男孩叫李琪舟,個性較強:就喜歡喝中藥,一天到晚都在惦記著他的藥,直到喝上它才罷休,就算不生病,也要讓媽媽帶一些化食丸或沖劑給他喝,從來不吃甜的東西,除了朱古力!在小小班時,來了就哭,哭時猶如天崩地裂,山洪爆發,而且每次都是哭上二十分鐘,才肯停戰。每次隨著他哭聲的起伏,我們就抱著他安慰他;剛開始還好,覺得哄一哄就過去了,再跟他講一講道理,沒準就不哭了,後來這根本就不管用,哭聲依舊,依然那么大,就好像埋在你耳邊的定時炸彈,時間長了,腦袋給震的嗡嗡的……漸漸的,我不喜歡抱著他了,也不想說安慰的話了,而且……好像還有點厭煩!可是,當看到他哭的上氣不接下氣,憋得通紅的小臉蛋,忽然又於心不忍,“自己是乾什麼的、職責又是什麼、我能這樣做嗎?”“不,我不能這樣做!”我堅定的否決了剛才突然冒出來的鬼念頭,於是,再次帶著微笑張開自己的雙臂去擁抱他;平時,當他遇到困難了,我經常會用語言鼓勵他,做事成功了,我會及時的送給他一個甜甜的微笑,讓他不斷的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當他鬧情緒的時候,我會想盡一切辦法安慰他、開導他,給他講其中的道理。漸漸的,他能夠主動的跟我講一講發生在他身邊的事情了,還告訴我一件令我興奮半天的事情:就是他很喜歡張老師!並願意讓我來分享他的快樂!藉此機會,我也跟他聊一聊早來園時之所以大哭的原因,並向他提出了一些希望,他滿口答應了我們之間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