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師德演講稿精選範文

篇一

尊敬的的各位評審、老師:

大家晚上好!我演講的題目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做一名稱職的教師》。

黨的xx大以十二個詞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提出了“富強、明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力量,如同心靈的燈塔,不屈的脊樑,高揚的旗幟。人生有了它,就不會迷失方向,就會有永無止境的價值追求。

在知識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每一個有為的公民,都會面臨這樣的人生問題:我們應該遵循什麼樣的價值觀?應該確立什麼樣的人生追求?應該如何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憑欄處,瀟瀟雨歇”是一種人生價值觀;“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是一種人生價值觀;“默默無聞,甘為人梯” 是一種人生價值觀;“照亮別人,毀滅自己” 是另一種人生價值觀。我們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義不容辭的選擇了後者。因為法國大作家雨果這樣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其實教師這個事業就像那默默無聞的綠葉,學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美麗。教師就是用人類最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學生的靈魂,引導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塑造人類靈魂的神聖職責。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時,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教師身體力行,認真例行職責,力求做到:愛國守法,愛國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堅持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認真備好課和上好課,認真批改作業,自覺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隨手拾起掉在地上的紙屑……這些事情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正是這些很不起眼的小事,彰顯了教師的道德修養與人格魅力,並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

老師們:教育工作固然任重而道遠,深化教育改革,拓寬德育渠道,打造德育特色,提升育人成效更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學校無小事,處處能育人。教育是大事,教師就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因為“小事情”維繫著“大榮辱”.如果哪一天我們用自己的言行真正為自己的孩子塑造了美好的心靈,我想這就是我們教育的成功,更是我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親愛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我叫xx,是來自於和縣的一名鄉村教師,我的演講要從一個故事開始。在一個偏僻的農村,住著一位近90歲的長壽老人,他把自己的家改裝成了留守兒童之家,每逢雙休日、寒暑假,他都會無償為學生輔導,每次上課家裡都是“水泄不通”。這時有個路人走過問:“老師,你這是在幹嘛?”“我在幫助留守兒童!”“全國千千萬萬的留守兒童,已然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你一個農村老人怎么能管得過來?這樣做值得嗎?”。這位老師虔誠的看著家裡的學生回答道:這個小男孩兒3年前因家庭困難輟學了,我多次與他父母溝通讓他返回校園,現在的他還是一名“美德少年”呢,對於他來說,我所做的值得;那位小女孩兒,因為英語成績不好,自暴自棄,現在的她已經成為英語課代表啦,對於她,我做的也值得……是啊,文明就是這樣,當一些人正糾結於如果不幸讓我遇到摔倒的老人是扶還是不扶的時候,很多人早已在默默的傳承著文明。

在一次家訪的途中,一輛飛馳而過的機車將這位老人撞倒在地,目擊者將其送往醫院。醫生診斷:顱內有血,做了打孔引流手術。他卻因為考慮到那位機車司機家庭貧困,硬是不顧目擊者的阻攔,說是自己摔倒的。沒幾天,出於醫藥費和家裡學生的考慮,他便不聽醫生勸阻,簽字畫押,執意出院。就這樣,帶著頭上還沒來得及拆除的線就回到了兒童之家。他說,“我希望我呼出的最後一口氣是在講台上……”,他就是我們和縣偏遠農村的一個耄耋老人葉連平。他先後獲得全國德育先進個人、省優秀教師、省五一勞動獎章、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xx年6月,當選為“中國好人”。

他說著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而且他所創造的語文“四步教學法”在省內外示範推廣,應邀到許多地方做示範教學和先進事跡巡迴報告。當已超齡三年的葉老師接到退休通知的那一刻,他淚流滿面,傷心至極,後來,每當周邊學校人手不夠時,他總是招之即來,短則幾天,長則三年,從不推辭。當時,作為一名每個月只有幾百元元生活費的代課教師,葉老師的生活十分清苦,他身上的一件勞動服上裝,至少已有20年以上,早已泛白,他始終捨不得換下,但是為了組織學生去外地參觀,他一掏就是數千元。地方老百姓修路,他一捐就是5000元。為此,他的第二任妻子也憤然離去。葉老師沒有親生子女,但他把所有的學生真的都當成了自己孩子,張家的孩子上高中家庭困難,葉老師送上了500元,李家的孩子考上大學,葉老師送上1000元。如今的葉老師再也沒有學校會去請他代課了,在他那長滿青苔的簡易瓦房裡,一箱書籍,兩床棉絮,就是在這樣狹小而簡陋的地方他卻辦起了留守兒童免費課外輔導班,他還立下遺囑,決定百年之後,將自己的遺體捐贈給國家,並用自己最後剩下的可以說是安葬費的兩萬五千元成立了葉連平獎學金。“名利於我淡如水,奉獻為人志不移”,葉老師家的這幅早已褪色的對聯,道出的是他永不褪色的人生追求,道出的是他對文明最好的詮釋。

朋友們,一個年已老邁的白內障病人尚能如此,我們作為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國的中國人,我們作為文明古國里“全國文明城市”馬鞍山人,我們更是作為文明古國里全國文明城市馬鞍山人的老師,我們該如何落實“三嚴三實,怎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詮釋真正愛的教育呢”?帶著這些問題,我找到了葉老師。於是,就發生了我在開頭說的那個故事。我就是那位路人,葉老師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文明就在點點滴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