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素質教育動員會區長講話稿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我們必須虛功實做,打破陳規舊習,更新思路觀念,結合 實際,正確認識四個關係,牢固樹立三種觀念,推動文明素質教育深入開展,全力搭建文明大平台。

加強文明素質教育,必須正確認識四個關係。加強文明素質教育與合理傳承歷史文化的關係。共產主義理論和道德規範,是集古今中外人類文化之大成。它並不排棄傳統的精粹,而應該是發揚光大。我們 身負“文明奧區”美譽,壽文化、祭祀文化、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璀璨輝煌,這些都為我們發展現代旅遊提供了很好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持。因此,我們不但要敏銳把握現代文明趨勢,大力弘揚先進文化,還要積極傳承歷史文化,吸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前人而又突破前人,不斷加強修養、不斷開拓創新。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全面提高文明素質,適應新的發展形勢。毛主席曾指出“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予總結,繼承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於指導當前的偉大運動,是具有重要的幫助的”。加強文明素質教育與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關係。宗教不是迷信。 的燒香體現的是對人文始祖祝融神的崇敬——是一種祭祀文化。我們萬萬不能混淆這些最基本的概念。宗教文化有著許多合理的先進性的思想。如儒家提倡的“忠、信、禮、義”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道家推崇天人合一和“我命在我,不在於天”的思想,以及“濟貧拔苦,先人後己,與物無私”的“真行”理念;佛家倡導的“慈悲、平等、無常、無我”的思想,等等這些,蘊含著極為深刻的人生哲理,對現代文明社會同樣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因而,作為體現現代文明的社會主義道德規範,不能一概排斥宗教文化,而是要兼容並蓄、合理吸收。這也就從根本上說明,我們要加強文明素質教育,就應該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充分發揮其積極因素和吸納其合理核心。只有眾志成城,才能有 明天的更文明。加強文明素質教育與全面提高文化素養的關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明是建立在文化修養、文化程度的基礎上的。“知書”才能“達理”。只有不斷的加強文化學習,不斷的“洗腦充電”,才能提高文明意識、養成文明習慣、樹立文明形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不論年齡多大、工作多忙,都必須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自覺踐行道德規範,不斷提高自身文明素質,共同創造一個高度文明的旅遊環境。加強文明素質教育與促進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知識淵博、見多識廣,勢必心胸豁達、身心健康,亦將遇事冷靜厚重、文明平和。人的境界是修養而成的,我們能否修煉到《菜根譚》里所講的那種“無我”、“無為”的境界:“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其基礎則是文明素養。佛教里所講的“心”的修煉,就是指要修身養性,實際上也是提高人的自身素質和文明程度。佛語說得好:“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只要直指本心,便能頓悟成佛。作為我們 人,長期生活在壽文化之中,只要不斷提高文明素質,我們的身心就會更加舒暢,我們的家庭就會更加和睦,我們每一個人就會健康長壽,“中華壽岳”的品牌才能名符其實。

加強文明素質教育,必須牢固樹立三種觀念。文明素質是第一動力的觀念。鄧小平同志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作為“文明立區”的 ,我們的旅遊業要發展,關鍵是包括科技文化素質在內的文明素質問題。沒有做好文明素質的文章,一切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近幾年來, 旅遊快速發展的實踐和精神文明建設輝煌的業績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是全區人民文明素質的提高。 今後的發展,儘管要進一步作的文章很多,但最根本的還是抓人的素質的提高、文明言行的養成。否則,各種硬體設施就是抓得再好,人的文明素質上不去, 的發展也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我們必須樹立文明素質就是第一動力的觀念,全身心的投入到文明素質教育活動中去。文明素質是第一品牌的觀念。作為“旅遊強區”的 ,加快旅遊發展就必須打造一個響噹噹的旅遊品牌。我們要明了,就旅遊而言,縱使硬體再好,軟體跟不上,一切也將是徒勞無益,或是勞民傷財。現代旅遊,人們所嚮往的是回歸自然、返璞歸真,所希望得到的是“尊重、開心和享受”。要達到這種要求,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而這一切都要靠人來完成。只有全民的文明素質提高了,才能進一步改善人文環境,塑造良好的旅遊形象,打造出過硬的旅遊品牌。我們要牢固樹立文明素質是第一品牌的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文明程度。文明素質是第一財富的觀念。“腹有詩書氣自華”、“書中自有黃金屋”,當今我們面臨的是知識經濟時代,誰擁有了知識,誰就將擁有財富。顯而易見,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文明素質就是第一財富!旅遊是一個文化含量極高的產業,更需要其從業人員有較高的文明素養。只有掌握豐富知識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具備很高文明素養的人,也才能為社會和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

同志們!強化文明教育熱切地呼喚我們儘快實現思維視角的大轉換,緊扣旅遊作好文明服務管理的文章。我們要從 的歷史文明和現代文明中尋找動力,爭做文明開放的 人,爭做維護名山、光大名山的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