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文明建設培訓班上的講話

同志們:

在全縣上下深入學習貫徹xx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精會神抓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關鍵時刻,縣委決定舉辦全縣社區黨建暨精神文明建設培訓班。這是縣委重視加強社區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目的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對新時期加強社區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社區幹部工作素質,努力開創我縣社區工作新局面。藉此機會,我講以下三點意見,供同志們參考:

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加強社區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社區居民在經濟成份和經濟利益格局、社會生活、社會組織形式、就業崗位和就業形式日益呈現出“四個多樣化”的特點。這些變化,給新形勢下社區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因此,我們社區廣大幹部要充分認識社區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不斷開創社區建設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加強社區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是完善城市管理與服務的需要。近幾年,隨著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使得城市的部分管理職能逐步由政府向社區轉移,社區所承擔的區域性、民眾性、公益性、社會性的工作將越來越多,許多社會化的服務職能要依靠社區來承擔。比如,隨著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一部分集體企業的停產關閉破產,大量下崗職工進入社區,需要社區黨組織配合有關方面,幫助下崗職工解決生活困難和再就業問題;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醫療、養老、就業等各項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城市居民與所在社區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對社區管理、居住環境、文化娛樂、醫療衛生等方面有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和社區黨建暨精神文明建設,搞好社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從而保證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第二,加強社區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是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影響力和滲透力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新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大量湧現。通過社區黨組織來加強這些組織中黨的建設,開展黨的工作,是擴大黨的階級基礎和民眾基礎,鞏固黨的基層政權的必然要求。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就業方式多樣化,帶來了計畫經濟體制下的“單位人”向市場經濟下的“社會人”轉變,大批勞動者和各類人才在社區間流動,這就要求黨的工作必須及時深入社區以凝聚廣大民眾,鞏固黨的執政基矗黨員流動性的增強,使沒有固定工作單位的黨員增多,組織關係轉到社區的黨員增多,在職黨員在社區的時間增多,同時,越來越多的離退休黨員也回到了社區。黨員分布狀況的新變化,就特別需要加強社區黨建暨精神文明建設,使社區黨員民眾都能夠生活在黨的組織中,保持黨的組織的嚴密性。

第三,加強社區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是維護社會團結、保持政治穩定的需要。社區是社情~的交匯點,是社會矛盾的“聚集地”,也是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第一道防線。社區穩定與否,影響重大。因此,每一個社區黨組織都肩負著維護穩定的重大責任,只有不斷加強社區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好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才能有效地化解社區內的各種矛盾,把影響穩定的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才能把社區居民動員和組織起來,鑄成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的堅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