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嚴格論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演講範文

張 斌

"嚴格"指在執行制度或掌握標準時,認真不放鬆;"公正"指公平正直,沒有偏私;"文明"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和具有較高文化,與野蠻相對。嚴格、公正、文明作為執法活動中的最高標準,也是社會發展對執法活動的必然要求。公安機關作為我國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在社會主義法制工作中,擔負著維護社會穩定、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人民民眾的合法權利、保衛經濟建設的執法工作。隨著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日趨完善,"以法治國、依法行政"的逐步建立,對公安民警提出了更嚴的要求和更高的標準,如何切實提高執法的嚴格、公正、文明也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一、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現實意義

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是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必然要求。******同志指出:"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依法治國,是鄧小平同志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和政府管理國家事務的重要方針。實行和堅持依法治國,就是使國家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規範化;就是廣大人民民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就是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法制化,法律化。"這篇話就確認了依法治國和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肯定。公安機關是國家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最直接的執法者,它代表國家在最廣泛、最關切民眾利益的層面上與廣大民眾打交道,它是法制形象的重要方面。執法的嚴格、公正、文明關係到"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的順利實施。

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是公安機關的性質所決定的。我國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段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就決定了公安機關人民民主專政的工具的性質。公安機關的專政作用具有其他部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擔負著保護人民、懲治犯罪的任務。公安機關專政職能是專門用來對付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的,是解決敵我矛盾的,近年來,嚴重刑事犯罪一直呈上升趨勢,各種犯罪活動有增無減,這就要求公安機關必須嚴格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保證公安任務的順利完成;公安機關的民主職能就是人民參與社會治安管理,維護社會穩定,用民主的方法解決人民內部矛盾,這就要求公安機關增強為人民服務宗旨觀念,公正地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秩序穩定。因此,為更好履行民主和專政兩項職能,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就決定了執法必須嚴格、公正

、文明。

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類已經跨上了進入21世紀的門坎,世界正在迅速發展,我們祖國的社會主義現有代化建設事業也在日新月異。人民真正成為了國家的主人,公民的民主權利得到了了充分的保障,能夠通過法定的民主程式當家作主,進行重大決策,管理國家大事。而且,隨著普法的不斷深入,人民民眾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也在不斷加強和提高,懂得運用法律來捍衛自己的的權利。同時,人類注重發展"人權"問題,在我國"人權"問題也擺上了桌面,並且將於國際接軌。一些諸如"沉默權"的規定,更給我們的執法帶來了強烈的挑戰,更勢必要求我們在執法過程中要注重嚴格、公正、文明。

二、現階段公安隊伍執法活動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公安隊伍中的少數民警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執法不公、執法粗糙、執法違法等情況,甚至利用手中的權力給人民造成傷害的公安職務犯罪也是時有所聞。據統計,去年公安隊伍中被判刑的有359人,判處死刑的有9人,涉及到市、處級的單位有70餘家,縣、區級的有200多家。如某區公安局,去年信訪案件中,反映民警耍特權的有800多起,占37%,執法不公的的也有800多起,占36%,民警刑訊逼供的有290起,占15%。種種數據表明公安隊伍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定性不準、適用法律法規不當。由於公安機關在執法中不僅要依照《刑法》、《刑事訴訟法》等法律,又要依照行政法規等規範來開展執法活動,一些公安民警對法律法規一知半解,對法律條款不能正確把握,結果不免有張冠李戴。表現在執法活動中不能正確區別此罪與彼罪,重罪與輕罪,罪與非罪的界限。有的案件該移送檢察院起訴的卻處以勞動教養,該勞動教養的卻予以治安處罰,該行政拘留的卻罰款了事,甚至不處罰。偵查辦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行消化,降格處理、變相處理,以罰代法。

二是違反法定程式,執法隨意性。有的公安民警辦事不注重按法定程式辦,重實體法、輕程式法,認為只要執法行為實際效果合法,違反法定程式無關緊要。於是不按規定向當事人公開辦事程式,對法定程式隨意理解,還在程式上刁難當事人,自己喜歡辦到什麼程度就辦到什麼程度,久拖不決,各行其是。立案、偵查、拘捕、起訴、審訊等各個辦案環節不能按照法定許可權、程式和期限及時辦案、及時送審、及時報批、及時結案。

個別部門不按照內部分工管轄,各警種分工、各職能配置,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受理、移送案件,受名利和利益的驅動,對有利有名好辦的案件,有"油水"的案件和事爭著辦;對疑難案件和難辦的事推著不管。而且插手不屬於公安職權範圍的催糧催款、經濟契約糾紛等案件,或擅自替代工商、稅務等部門越權辦案,利用職權替他人追款討債、插手經濟糾紛。巧立名目,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

三是違法行政,侵犯公民合法權利。少數民警法律意識、證據意淡薄,以管人者自如,根本不把執法對象的權利放在眼裡,隨心所欲。耍特權、抖威風,在審訊時,辱罵、體罰違法犯罪嫌疑人,甚至搞刑訊逼供,違反規定,濫用槍枝警械。

個別公安民警為了私慾,憑藉手中的權利和工作之便,接受當事人有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和活動,有的更不惜一切向執法對象敲詐錢財,搞吃、拿、卡、要,或向企業、單位索取"勞務費""辛苦費"等報酬。利用手中的權利徇私舞弊,以權謀私,辦"人情案"、"關係案",搞權錢交易、權力商品化這一套。

對待前來報案、辦事、求助的民眾,態度冷漠、生硬推諉,更不要說是熱情報務了,把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忘得一乾二淨,處處表現出"冷、硬、橫、推"。

三、制約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因素

一是執法客觀環境的制約。首先,政府機構干涉執法。由於我們國家有很長的封建社會歷史,過去又實行了多年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機制,凡事按領導人意見辦的習慣和作用根深蒂固,以致一些領導幹部的法治觀念淡薄,特權思想嚴重,以權代法、以權壓法、以權亂法、以權廢法,他們仗著自己的職務有多高,功勞有多大,而凌駕於法律之上,超乎於法律之外,對執法橫加阻撓,使執法受到了個人意志的干擾。

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執法實施的困難更有來自改革中膨脹起來的地方和部門利益及其保護主義。一些行政職能部門和地方政府置法律於不顧,以行政手段參與市場封鎖,以各種藉口干擾執法和司法辦案。一些地方官員們在"為我所用"、"各取所需"地執行法律和抵製法律的執行已甚為普遍。如對假冒偽劣產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它們開綠燈,發放通行證;縱容包庇本地企業從事制假販假,走私販私活動。更有甚者,施壓於司法機關,在處理經濟糾紛案件中偏袒地方作出不公裁判,對外地司法機關清償債務的判決,指使當地機關不予協助,甚至默許縱容有關部門對外來執法者進行驅逐、扣壓、毆打。

其次,社會說情風氣盛行。受傳統舊觀念的遺害和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的影響,辦事、辦案說情風盛行,人情高於法,以情代法。現在各級執法機關辦案中都要遇到人情關係,說情者無所不在,無孔不入。《上海法制報》曾登文談當前執法工作中人情、關係案出現的新特點,摘錄過去人情關係限於親、友之間的關係說情,現在已轉為向官緣民發展,當事人說黨委、人大、政府等部門的領導出面說情;過去秘密、私下拐彎抹角說情,現在變成公開登家門,登機關說情,當事人也不忌飾,公開揚言案件已托人;過去找個別人員說情,現在是全方位、多方面、不擇手段、找處理案件有關人員都說情;過去是"案件一進門,就來說情人",現在是"案件未進門,就來說情人";過去說情還是個別現象,一方找人,現在是"雙方都找人,有理無理都托人"成了一種社會的普遍現象和心理。如果案子不找人,心裡就不放心。

第三,公安保障機制不力。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現代化的通訊工具的發達和高科技產品的不斷運用,犯罪也呈現出智慧型化、集團化,與犯罪行為的鬥爭也呈現出一種智慧型化的較量,雖然公安部門提出了"科技建警"、"向科技要警力"的口號,但後勤保障機制嚴重製約著其發展,正常的財政支出都已是絞盡腦汁了,更何況是說提高科技含量,更新辦案工具。一些建設經費、辦公經費不能落實到位,就連最基本的辦公場所還是要租用他人的。財政撥款赤字、入不敷出,民警的生活福利得不到保障,裝備、辦公設施陳舊老化,公安工作運作困難,從而出現了以罰款代處罰,有經濟利益的案件爭著辦,公安機關也處於一種創收經濟效益的狀態。

二是立法滯後、法律法規不完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在法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立法工作步伐加快,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諸多領域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和法規,但是更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國在法制建設現狀、立法的情況,同比較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制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立法不規範,操作不具體,一些部門和地方利用立法"爭權奪利"、"取利棄責"。爭奪部門和地方利益,設法逃避、推卸、減輕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它們爭奪管轄權、審批權、發證權、收費權、處罰權。結果導致許多法律法規衝突矛盾、不協調,職責不明、許可權不清。有的權力無人行使,有的權力則分割行使。許可權的爭奪導致一些法律遲遲不能出台。

三是執法人員素質低下。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專業知識缺乏,對一些最常用的基本法律條文也不能正確運用。個別老民警執法規範化意識不強,憑自己的工作經驗辦案,憑自己的行為習慣辦事,而不願意去學法,去研究如何提高自身的執法水平。而且,隨著公安執法隊伍的擴大,新民警也增多,這現象也更為突出,他們對執法工作缺乏系統的學習,只有跟照現有的模式,去照搬硬套,造成一種執法者不學法的怪象。

同時,一些執法人員缺少對法律的忠誠和敬業精神,缺少對公民的責任、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對民眾的熱忱。在金錢的腐蝕下,一些執法人員對人民的心變得得異常冷漠,不關心當事人的疾苦,甚至對違法犯罪現象也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在實踐中,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沒有錢得不到利益的案子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該辦的不辦,有錢能得到好處的案子,不是他管的,也會爭著、攬著。借執法之機,吃拿卡要、敲詐勒索、索賄受賄,貪贓枉法。

單位領導業務素質低下、領導作風欠缺,不能起到帶頭、指導作用,對待案件不能很好審批把關,往往只是只批不審,敷衍了事,處於應付狀態。

四是執法監督機制不健全。從體制上來看,執法監督來自三方面,有內部監督,國家權力機關、檢察機關、行政監察部門的監督,和廣大人民民眾的外部監督。由於監督機制不完善,現有的監督往往表現在為事後監督,都是等發生了問題,各個監察部門才實行職責,沒有一些倡導性的監督,不能從執法開始前、執法過程中、執法結束後三個環節上下功夫,不能保證監督貫穿於執法的全過程。而且,內部監督過於寬容,媒體監督過於講究"賣點",對一些負面新聞特別感興趣,大有非"炒"熟、"炒"爛,不罷休之勢,各監督部門缺乏協調,職責不明、分工不細,關係糾纏。

四、提高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有效途徑。

第一、加大普法宣傳、加強法制建設,營造一個利於執法的大環境。加強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我們在20世紀末開展的"一五"普法、"二五"普法和即將開始的"三五"普法教育,是提高法律意識的重要途徑。鄧小平同志指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國小中學都要進行這個教育,社會上也要進行這個教育。"從小培育孩子的法律意識,教育他們遵守法律,依法保護自己的權利,是百年樹人的重要一環。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通過普法提高人民民眾的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素質和自覺性,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從而使人們能夠自覺地理解、支持、接受、配合執法,從而促進公安工作的嚴格、公正、文明。

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樹立法律旨上意思,黨和國家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一切合法權利都必須一視同仁地加以保護;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必須依法予以追究。任何人、任何組織都沒有凌駕於法律之上,超越於法律之外,以任何形式干預執法與司法的特權,堅定不移地樹立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的權威,人人懂法,事事用法,處處以法律為鏡,鞭策自己的行為,從而為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提供了一個整體大氣候、大環境。

第二、提高立法質量,加快立法進程,建立科學、完善的公安法規體系。公安立法工作要按照黨的xx大提出的"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到XX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總體要求,在保障立法質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進程,爭取到XX年建成以人民警察法為主體,以公安刑事法規、治安保衛法規、公安行政管理法規、公安組織人事法規、警務保障法規、監督法規和國際警務合作法法規為主要門類,由公安法律、法規、規章和地方性公安法規、規章組成的比較完善的公安法規體系,基本上實現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各項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全面納入法制軌道。當前公安立法的重點是制定和完善與人民警察法想配套的法規,力爭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公安機關組織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法、道路交通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起草和修訂工作。

公安立法從要從實際需要出發,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遵循立法法的規定,符合國家改革、發展和穩定的決策,貫徹公開、公正、便民、利民的原則,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安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範性檔案的清理、修改、和廢止工作。地方公安法規、規章不得與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相牴觸,防止和杜絕地主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嚴格執行法規、規章上報備案制度。

第三、加強自身素質、完善培訓制度,全面提高公安隊伍的整體素質。古人云:"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是靠人來執行的,法律秩序也是靠人來維持的。我們必須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執法隊伍。一是要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道德素質。要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忠於事實、大公無私、廉潔奉公、具有以身殉法的精神。二是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要精通法律,並能正確運用法律解決問題。只有經過統一資格考試合格的人,才能進入到公務員隊伍和司法隊伍。三是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公務員和司法工作者不僅要廉政,而且要勤政。

各級公安機關要有計畫、有步驟、有針對性地組織民警進行多種形式的法律學習和培訓。在各種業務培訓中,都應當有法律課程,保證民警的法律素質與其承擔的執法任務相適應。要針對不同部門、警種和執法崗位的實際需要,實行民警執法資格考試制度。要進一步提高民警的法制觀念,增強服務意識、訴訟意識、證據意識、程式意識、監督意識和人權意識,養成自覺守法、嚴格依法辦事的習慣。

第四、加大監督力度,推行警務公開,進一步完善執法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內部執法監督機制的職能作用,各級公安機關根據有關規定,明確各執法監督部門的職責,理順工作關係,形成監督合力。各級公安機關作為內部執法監督的主管部門,在本級公安機關的領導下,負責組織、實施、協調和指導執法監督工作。警務督察部門要多進行現場督察,法制、監察、人事部門等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職,互相配合,認真落實。

上級公安機關要通過執法檢查、執法考核評議、查處重大執法過錯等多鍾方式和途徑,加強對下級公安機關執法活動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各級公安機關要把警務公開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下去。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公開執法依據、執法許可權、執法程式和執法結果,不斷增強執法工作的透明度。要建立特邀監督員制度、警民聯繫制度、執法辦案回告制度、案件回訪制度和領導公開接訪制度。完善外部監察機制,不斷暢通外部監督渠道,自覺接受人大、政協、檢察院、法院、人民民眾和新聞輿論的廣泛監督。要認真對待人民民眾的批評、投訴、申訴、控告、和舉報,切實解決問題,取信於民。

因此,只有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的改善,多管齊下,讓社會重視,讓人民關注,執法活動才能更加嚴格、更加公正、更加文明,才能保證依法治國,實現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實現公安機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神聖職責,共同把21世紀的中國建設成為更加繁榮富強、文明民主的偉大國家。

論嚴格論嚴格、公正、文明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