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文明禮儀優秀廣播稿

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會使我們這個社會越來越和諧。那么怎樣才能使文明禮儀洋溢在美麗的校園裡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小學生關於文明禮儀優秀廣播稿3篇,希望能夠幫到你。

小學生關於文明禮儀優秀廣播稿篇1

合: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女:沙河驛完全國小校園之聲廣播又與你相約!

男:本期廣播的主題是“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

女:細心的同學或許已經發現了,最近學校變化很大。

男:你能給大家講講都有哪些變化?

女:校園乾淨、衛生、整潔了,中午學生都積極進教室寫作業了。

男:多美的校園春景,其實不光景美,人也美!同學們也用實際行動支持學校文明建設。瞧,每天早晨,同學們打掃得多認真呀!美麗的校園沒有一張廢紙、一片樹葉。課間時分,追逐打鬧的現象少了,校園裡安靜了許多。課外,同學們也不再邊走邊吃零食亂扔垃圾了。

女:雖然我們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離講文明、守禮儀的要求還有一些距離喔!因此,少先隊大隊部向全體少先隊員提出幾點要求:一、注意課上課下的紀律,在上自習課時保持安靜。二、繼續保持校園清潔,尊重值日生的勞動。三、上下樓梯靠右行,不要你追我趕,注意安全。四、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誌,各隊長的臂章是你們榮譽的代表,我們應該從進校門開始就要一直佩帶直到到放學回家。

男: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女: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男: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女: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男: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女:一首好聽的歌送給所有的同學,還有我們最最敬愛的老師。

男:時間過得真快,同學們,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

女: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衷心地祝願:校園之聲廣播站能成為你的良師益友,願它能帶走你所有的煩惱,為你帶去無盡的歡樂;

男:願它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伴隨你度過金色的童年。

小學生關於文明禮儀優秀廣播稿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廣播的內容是《文明禮貌在校園》。

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歷來享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岳飛問路,頗知禮節,才得以騎馬跨天下;孔融讓梨,尊敬長輩,長期以來令人讚不絕口;楊時程門立雪,尊師重道,終成大器……。這一切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禮儀道德所在。作為生活在“禮儀之邦”的炎黃子孫,莘莘學子,我們更應該處處崇尚文明,讓一言一行、音容笑貌展現出青春活潑、自然大方、積極向上、文明禮貌的風采。

文明是什麼呢?文明就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問候,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或恣意踐踏草坪時的主動制止……一個講文明的學生才有一顆潔淨的心;一個懂禮貌的人,才會從知識中升華做人的道理。

文明禮貌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造充滿愛心的環境,還能給自己帶來溫馨,帶來快樂。在學校,文明禮貌表現出的不僅是個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反映了學校的文明程度。

中國有“文質彬彬,而後君子”的古訓,儀容儀表是個人涵養的外在表現,打眼一看,穿著是否得體,舉止是否有度,反映出一個人精神風貌。在日常交往中,這是一張沒有文字卻形象生動的名片。

因此,為爭做文明學生,創造和諧校園,我們向全校師生髮出以下倡議:

1、要用語文明。如果我問你“你會說話嗎?”你一定會說:“說話誰不會,張口就來。”其實不然,說話的學問大著呢,一個人所說的話總是和他的人品與修養聯繫在一起的,優美的語言首先建立在尊敬他人的基礎上。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自覺使用禮貌用語,如見到長輩、老師、同學、朋友要問“好”;做錯了事應該懂得道歉以求原諒;希望得到幫助應說“請”;受到幫助則要說聲“謝謝”。此外,我們還應尊重他人,避免髒話謊話,不嘲笑、不諷刺、不挖苦,而應互相鼓勵、互相讚賞。

2、要儀表文明。清潔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華貴,若滿臉污垢,渾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勤洗臉、勤洗腳、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不要在人前“打掃個人衛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該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不雅觀,也不尊重他人。另外,作為學生,應該做到不化妝、不戴首飾、不留長髮、不染髮、不燙髮,著裝應自然得體,協調大方,體現出北漍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

3、要舉止優雅、端莊、穩重、自然大方。交談時,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互相正視、互相傾聽;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坐著時,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併攏,男性雙膝距離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以免造成尷尬氣氛。

4、要愛護公物。在這美麗的校園裡,同學們,你怎么忍心讓潔白牆壁留下一串串的腳印?你怎么可以漠視某位同學在草坪上踐踏,而不去制止呢?當你隨意損壞學校的桌凳及公共設施時,難道就沒有感覺到內疚和責任嗎?同學們,學校是我們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愛校護校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作為學生,愛護公共財物,不人為損壞桌椅,節約水電是最基本的行為要求。

5、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當你踏著光潔的地板走進教學樓的時候,你是否想起那些手拿拖把,埋頭辛苦拖地的同學?當你在乾淨整潔的校園裡漫步徜徉的時候,你是否能體會打掃衛生的艱辛?當你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時,你是否感到同學們對此現象的深惡痛絕?我們知道,校園是美好的,可你更應該知道美好的校園需要你的呵護才能一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