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教育問題的演講稿2篇

7、關於粗心

經常聽見有家長這樣說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這次錯的題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這裡,我想談一談我們家的觀點。從五年級起,媽媽就告訴我:粗心,就是能力差,學得不紮實的表現!

任何時候,都不要說是因為粗心沒考好。也請家長不要再為孩子找這個推脫責任的藉口。

細心、沉穩、腳踏實地是必備的能力,如果具備了這些能力,偶爾丟一兩分,可以理解,超過兩分,就是能力還欠缺,學得不紮實。

這個觀點,媽媽五年級開始和我交流,我也漸漸認同。所以,我正常情況下能考高分,成績穩定,這個觀點應該起了很大的作用。

8、培養孩子的能力

家長要放手,在可控的範圍下儘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滿意,罵他,甚至代替他做了,當時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請家長注意,這90分,永遠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如果,你讓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點一下,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家長要學習聰明地示弱,把機會讓給孩子,並及時鼓勵肯定孩子。爸爸媽媽終將老去,要學會把舞台適時地讓給孩子,讓他們發揮。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思考中,不斷長大,獨立,然後超越父母。長江後浪拍前浪,我爸爸媽媽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灘上。

9、賞識孩子,扶持孩子的自信,呵護孩子的自尊

中華民族是個謙遜的民族。

在教育孩子方面,卻容易走入一個誤區。不注意賞識孩子的優點,而過份強調孩子的錯誤。

當我做得對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及時肯定我,表揚我。

媽媽平時在同朋友談話時,談到孩子的時候,她會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優點。我們偶爾聽到,表面會裝得不在意,實際上,我們很在意,得到肯定的這些優點,我們會繼續堅持,越來越好。會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樣優秀的樣子去校準自己的言行。

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就事論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舊賬。正確面對事情,改正就好。事情過了,繼續過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負面情緒過分強調和延伸。

最錯誤的方式是,在公眾面前訓斥孩子,丟孩子的臉。家長們,請呵護孩子脆弱的自尊!

當然,是人就會有缺點,我也有一些缺點,就不在這裡說了,呵呵。

10、必然性與偶然性。

開始,我說我考第一名是偶然,現在我想告訴大家,當爸爸媽媽用心地把孩子呵護好了,這種偶然,就是必然!孩子具備了努力、堅強、細心、有愛心等等這些品質,偶然地考上一次或幾次第一名就成了必然。

最後,我向關心、教育我的老師們、我的爸爸媽媽致以最誠摯的謝意: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

向曾經關心、幫助我的朋友們、同學們說一聲:謝謝!

祝老師們、家長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祝同學們:生活開心、學業有成!

關於孩子教育問題的演講稿二: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部曲,作業—做感興趣的事—複習—預習

1、作業:首要的精力集中,速度要快。然後是質量。如果作業做的慢精力不集中是主要原因,必然導致質量下降。杜怡蕊寫作業有時候錯誤也很多,但是她的完成作業速度很快,寫作業的時候精神非常集中,常常旁邊父母叫她她都聽不見。

2、做感興趣的事:杜怡蕊最大感興趣的事情就是看書,這個興趣是她很小的時候培養出來的,很小的時候不認識字的時候我們就給她講故事,買了很多適合她年齡的書,陪她一起看給她講。所以她養成了一個特別愛看書的習慣。做她感興趣的事情是為了讓她放鬆,給她比較自由的支配的時間,做完她想做的事情,目的就是為了學習的時候沒有什麼牽掛。

3、複習:常問今天上的什麼課?學的什麼?老師講的什麼有意思?這個星期學到哪裡了?通過提問,讓孩子回憶一下學過的內容,把要背誦的東西、要記得方法等隨口問問。

4、預習:把孩子第二天要學習的內容和孩子一起看看,語文就提前讀一讀,標標生字,數學就提前給她講講,沒學會沒關係,第二天還有老師的課。目的就是讓孩子提前有個接受新知識的準備和緩衝。預習會讓孩子第二天的課程非常的輕鬆,更容易接受。

二、良好的學習興趣

邊遊戲邊學,父母的思想活躍了才能帶動孩子思想活躍。比賽做數學題、背口訣、背古詩、朗讀課文、角色扮演、搶答競賽。在遊戲中複習預習了學習的內容。比如說背乘法口訣,我說我能一口氣背下來,孩子說不信,我就背了一次,孩子說你是大人當然比我背的快了。孩子的媽媽說:寶貝,你爸爸老了,以你的這么聰明的腦袋用不了一個星期就能趕上你爸爸,你爸爸小時候沒有你聰明,你應該相信自己,一個星期再和你爸爸比。一個星期後我和孩子又比了一次,結果她的背誦速度比我差了3秒,如果不緊張的話,應該比我快。語文的角色扮演例如(兩隻鳥蛋)。

三、良好的業餘愛好

我認為,給孩子報班不是為了增大孩子的學習的壓力與負擔。杜怡蕊在學鋼琴、舞蹈、閱讀,以前還有繪畫。除了鋼琴外,其他的業餘班都是她喜歡的,報這些班我們都徵求她的意見,如果她真的喜歡就給她報。在她的業餘的時候給她一個與其他小朋友交流相處的機會,保持業餘時間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