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課堂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很榮幸,有機會站在這裡,為大家談談自已的工作心得。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沒有任何藉口”。

我們在工作當中,時常會聽到這樣的一種聲音:

“這個事情好像不太適合我們做,是不是考慮讓某某人(某某部門)去做更合適,他們比較熟悉情況”;

“這個事情需要先解釋一下”;

“造成這個結果主要是因為……”;

“我很忙,資料晚點給你”

“喔,不好意思,忘記了”

相信我們在得到這樣的回覆時,心裡大都難以接受,有時候,我們顯得很無奈,有時候,我們顯得很惱火,有時候,我們心急如焚.....不管我們的情緒如何,但最終的結果是耽誤工作。

從上面的舉例分析,不難發現,在我們工作中容易出現藉口的時機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工作出現問題或困難時,或者說需要面對比較困難、棘手的任務時;二、是需要彼此合作、上下協同,但存在一定的信息溝通、資源配置、任務分派等矛盾或衝突時。

其實,上面的每種回答,就是在每一個藉口的背後,都隱藏著各種各樣的理由,只是我們平時不好意思說出來,如果說出來那是什麼?兩個字,那就是……“藉口”!

“沒有任何藉口”是美國西點軍校奉行的重要行為準則,是西點軍校傳授給每一位新生的第一個理念。乍一看,有一種刻薄冷漠的感覺,似乎是告訴我們對上級要求無條件服從,不能尋找任何理由,可讀完之後,才發現它是在強化一種理念,就是“要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藉口,告誡我們在完成各項工作時,不能僅限於盡心盡力,而應是全力以赴”。

“沒有任何藉口”,它不僅僅是西點軍校對所有學員提出的一個口號,更是我們整個人生需要奉行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理念和行為準則。它體現的是一種完美的執行力,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一種強大的責任心。

這是我們生活中的真實故事,蔣敏是四川彭州市公安局民-警,汶川地震中,她在北川家中的媽媽、女兒、奶奶、外婆等10位親人同時遇難。在XX年5月12號中午12點時,蔣敏和兩歲大的女兒瑞瑞通了一次電話。“媽媽,我想你!”“瑞瑞乖,你快快長大點兒,媽媽把你帶到彭州讀書書埃”怎能想到,這是她最後一次聽到女兒的聲音。兩個小時後,也就是我們無法忘卻的時間 XX年5月12號14:28分,8.0級的汶川特大地震發生。蔣敏並沒有向上級請示,要回家去看看,也顧不得北川家中的電話再也打不通、11位親人生死未卜,而是沒有任何藉口,全力以赴的和同事們一起迅速集結,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去。

在我們生活中、工作中,很多人所缺少的,正是這種精神。開會遲到了,會有“好忙,有事情處理”、“聽錯開會時間了”、或者“交通堵塞”的藉口;工作沒幹好,會有“任務過重”、“好難處理”或者其他種種藉口;在生活中有了問題或犯了錯誤,特別是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和錯誤,我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勇敢的去承擔責任,去面對問題,如何更好地解決問題,而總是去想方設法的為自己的過失尋找或多或少,或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目的都是為了推卸自己的責任,為自己的過失開脫,藉口成了一面擋箭牌,這本身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缺乏責任的態度。長此以往有害而無益,因為有各種各樣的藉口可找,就會疏於努力,不再想方設法去爭取成功。當一個人在找到藉口之後都會心安理得地認為:這件事與我無關。更為可怕的是,一個人在去做了事而又半途而廢或推卸需要彼此合作的事情時,就更冠冕堂皇地為自己解釋:我已盡力而為,所以責任不在於我;我幸好沒有參與進去,不然我也要擔責任。照這樣的勢頭髮展下去,只要能找藉口,你就毫不猶豫地去找,而找藉口帶來的惟一“好處”,就是讓你不斷地為自己去尋找藉口。長此以往,你可能就會形成一種尋找藉口的習慣,任由藉口牽著你的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