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科學發展觀演講稿

在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今天,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是民生之本。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針對我市自然災害頻發的特點,我們牢固樹立居安思危意識,做到未雨稠繆,加強災情預警預防,建立三級災害觀察員網路。定期組織專家分析、預測災情發生、發展趨勢,做足防災準備。在災害發生前及時預警,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在災害發生後,泥濘的路上是我們奮力前行的腳步;洶湧的洪水中有我們勇往直前的身影;倒塌的房屋前迴響著我們振奮人心的話語;受災者的身邊是我們溫暖有力的雙手!我們總是在第一時間出現在受災者的面前,竭盡所能去撫慰那些受傷的心靈,幫助他們重建家園、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但有少數民眾受自身條件限制仍未擺脫貧困,住在搖搖欲墜的危房裡,夏不避雨、冬不避寒、安全無保障。民眾不能安居,怎么談執政為民?民眾不能安居,怎么談和諧社會?為徹底解決這一關乎民生的重大問題,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了變災後救助為災前扶助的“農村減災安居工程”,堅持從實際出發,結合民眾生活習慣對危房改造工程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驗收。通過實施農村減災安居工程,使農村困難戶住上了安全、實用、衛生的磚瓦房,減輕了政府救災工作壓力。

民政是為民之政,救災是救災民之急。作為一名救災工作者,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工作就像一縷縷陽光,一滴滴雨露,一絲絲清泉,溫暖著千家萬戶的心。當我第一次走進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後的新居,當他們拉著我的手對我說“沒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沒有你們的熱心工作,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安寧!”每每聽到這些,我怎能不高興,怎能不自豪!

救災工作責任重於山,使命大於天!對照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回首我們已經做過的工作,深知我們的救災之路還很長,很長!風正潮平,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須策馬加鞭!面對改革和發展的重任,我將用科學發展觀引導自己,做一名勤奮自豪的救災工作者,把青春無怨無悔地獻給我摯愛的民政事業!

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中,讓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共同譜寫民政救災事業科學發展的陽光樂章!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