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建黨九十二周年演講稿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後因遭法租界巡捕房襲擾而被迫中斷。8月初,代表們轉移到****,在**遊船上,“一大”完成了最後的議程,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在這裡,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得以審議通過,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首次選舉產生。從這裡離開後,“一大”代表們把革命的火種帶向全國各地。****,從此成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國革命航船的起航地。

那艘帶著傳奇色彩和革命印記的中共“一大”紀念船,如今在**湖心島岸邊停泊,被人們親切地稱作“**紅船”。紅船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見證,也默默見證了**兒女的艱苦創業、無私奉獻,見證了這片土地上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的不凡歷程。

**的船,黨的搖籃“七月**水漣漣,煙雨樓台雨如煙,荷花深處搖來一隻船,**的船,黨的搖籃,歷史將從這裡揭開新篇”。循著歌曲《**的船,黨的搖籃》的意境,記者再度踏訪**、走近紅船。

1959年**革命紀念館建立之初,為了還原歷史場景,經反覆考證、遍尋老工匠,仿製出已經絕跡的當年“一大”開會所用的遊船,作為紀念船,停泊在湖心島岸邊展示。1964年4月5日,“一大”代表董必武重訪**,細細察看紀念船內外,題下詩句:“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濛訪舊蹤。”彭真同志1991年3月18日登上紀念船,深情地說:“這船不大,但前途遠大,有了這艘船,才誕生了社會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

十幾位來自上海、結伴同遊**的退休老人,正輪流以紅船為背景留影。小船全長不過16米、寬僅3米,據說當時進出均須低頭彎腰,船體狹小隻容促膝而坐。一位老人很有感觸地說:“瞻仰**紅船,看著黨誕生的真實場景,想到黨創建時那么艱辛、弱小,再看現在的輝煌、強大,不由讓人慨嘆和深思。”

與紅船隔湖相望的是**革命紀念館。年過七旬的原館長王相箴,猶念當年300多萬**各界民眾自發捐款320多萬元建造紀念館的動人情景。至今,累計已有XX多萬人次參觀**革命紀念館。

剛結束聯考不久的**一中女生**,在媽媽的陪伴下來**革命紀念館參觀,完成一個在心裡放了許久的願望。“書本上曾學過這段歷史,但在這裡,感受更直觀、更豐富,仿佛可以觸摸歷史。”**看得很入神。

建黨90周年前夕,**革命紀念館迎來又一個參觀高峰。工作人員的統計顯示,該館今年5月共接待11.98萬人次參觀,特別是周末,平均每天都有上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眾多新黨員在這裡莊嚴宣誓,老黨員在這裡重溫入黨誓言,還有不少上海、**等地的學生,以紅船作背景,參加特殊的“成人儀式”。

“近年**革命紀念館接待的參觀人數每年都在增長。”紀念館副館長李允說,XX年有70多萬人次參觀,到2024年參觀人數已突破100萬人次。最高峰的時候,曾創下一天接待3萬多人次的紀錄,盡顯**紅船不可替代的魅力和紅色旅遊的特殊吸引力。

**革命紀念館內有一面兩平方米的紅色“誓言牆”,總是吸引許多觀眾駐足。在這裡,思考與感悟、信仰與感情,交織成熱切的話語,匯聚一片片赤誠的心靈。85歲高齡、白髮滿頭的老黨員葉祖萌,從江蘇來到這裡,滿懷誠摯地寫下觀展感言:“來此學習,能體會到黨的歷史和成長,也應牢記黨的歷史和奮鬥歷程,履行一個黨員晚年應盡的責任。”來自上海西南模範中學、有20餘年黨齡的田憲堯,在**畔重溫入黨誓言後寫道:“喜看黨旗愈來愈艷,同志更需努力奮鬥,為黨旗增輝、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