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校規校紀演講稿

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在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新的一學期。在這生氣盎然的學年裡,我們莘莘學子又可以在行知這片田地上辛勤耕耘,努力奮鬥,來年的今天,我們一定會獲得累累碩果。嚴冬已過,春風襲人,襲來了醉人的美景,襲來了蓬勃的氣息,也襲來一股文明之風。

文明,是每一個行知人都應該具有的良好品質,更是我們步入社會,走向成功的重要籌碼。然而上星期校園內的一初三同學放鞭炮事件與高三同學帶球上五樓引起校園危情事件,卻讓文明在行知人身上閃爍的光芒暗淡了許多。誠然,這兩起確實是小事,不就放個鞭炮,帶個球嗎?至於幾次三番在大會時提出來批評嗎?或許你們不知道,這兩件小事帶來的後果卻是相當嚴重的,四號樓前面的草坪因失火變的不堪一睹,直接影響到了校園的綠化和美觀,學校因五樓欄桿圍滿人而第一次拉響警報。事情看似小,但卻牽連了許多人的擔心,還能說是小嗎?

這幾位同學的行為都是不遵守校紀校規,不文明的行為。中學時代正是培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但也是在這個階段,同學們有較強的叛逆心,對各種是是非非難以判斷。因此校紀校規是必然的,它可以規範我們的言行,讓文明之風遍布我們周圍,如果我們是鳥,那校紀校規便是參天大樹,因為鳥倦總有歸巢時;如果我們是魚,那校紀校規便是汪洋大海,因為海才是魚兒自由的歸宿。

文明是人類社會上千年發展精髓之凝聚,講文明,做文明人,不僅是對個人素質的體現,更是一種對民族的責任。一句“老師好”,是對老師的尊重;一句“對不起”,是對對方真誠的道歉;一句“媽,我回來了”,是對家庭溫暖的完美詮釋。這些,不僅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更是一種可貴的精神。

遵守校紀校規,是我們作為學生應該做到的,做一個文明人,更是我們行知人的標準。讓我們共同努力,作到真正的文明守紀。

2: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忙忙碌碌地做著我們應做的事。在漫長而又短暫的學生時代中,我們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學生,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角色負責,不管是今天還是明天,惟有認真地對待,才不會留下不可彌補的遺憾。

那么,如何扮好學生角色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認真學習、刻苦鑽研,遵守校紀校規,在學校的舞台上充分展示我們學生的風采。

我們新中歷來非常重視學生遵規守紀的養成教育,而歷屆的學生也都做得很好。現在同學們適應和遵守校紀校規的能力都比較強,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嚴格遵守校紀校規。但是也有少數同學不能正確地理解制度規則與自由發展,紀律約束與個性張揚的關係,不能很好地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例如:有的同學對校紀校規無所謂,或者抱著僥倖心理;有的以非理性的方式,甚至是暴力方式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有的以對抗老師的管理教育來展示所謂的個性,其實這都是非常幼稚的做法,只能成為成長道路上的障礙,有的同學已經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並為此而後悔不已。

作為學生,我們應當明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規章制度建立並執行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約束個性,而是為了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維護學生生活與學習的權益,並為安全提供保障,提高同學們守規守法的自覺性,這才是校紀校規的實際意義。實際上,一個沒有紀律和規則約束的地方是絕對沒有自由可言的。所以我們的所作所為必須遵紀守規,不要盲目作為,否則必將為此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