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建設演講稿

同學們老師們,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人前方荊棘叢生,我們將持之以恆。茫茫學海中,我們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風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腳步如行雲流水,青春的歲月需知識的滋養。讓我們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天,向和-諧校園的彼岸前行。

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當我們拋棄了迷茫,把握了航向。當我們共同努力,不懈的搖槳,和-諧校園的樂章終將奏響。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健康的成長。

未來不是夢,今天,在我們手中!!!

節約,一個熟知又年輕的命題,我們的祖祖輩輩在歷史的長河裡,一直秉承這一美德,如今,我們青春的軌跡將依舊沿著歷史的路前行。

我們都熟悉於“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也仍在心頭縈繞;而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更是督促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現在,建設節約型社會,是世界各國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方向,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先天脆弱的開發中國家尤為重要和緊迫。

那么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節約是與青春相伴,是在全新的意義上延續與發展的。高爾基說:“青春是一個普通的名稱,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滿著艱苦的磨鍊。”在陳獨秀的眼中,“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於社會, 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

但是現在,我們背抵強大的青春,卻在“誓死不留隔夜糧”,把薄薄的幾張人民幣花得刀光劍影,我們為了尋找“high”的感覺,把自己弄成了有月頭沒月尾的“月光族”,為了昭顯我們所謂的時尚,把自己包裹在無用的名牌之中,感受著一浪高過一浪的經濟大潮。但在物慾橫飛爭名奪利的驅使下,在追求瀟灑的物質享受的刺激下,我們被亂花的濺入迷糊了雙眼,被富裕的生活麻醉了神經,甚至早已認為滿腔激-情的歷史遠矣……,這一切的一切,難道是在珍惜青春、擁抱青春嗎?

我們是年輕的。對於我們這一代青年來說,"節約"的真諦似乎已經相當淡薄和模糊了。那么,我要問,什麼是節約?其實,節約,並不僅僅是喊出的口號,今天義正詞嚴的說說,卻迅速在明天忘記。節約的本義,其實是永遠銘記於心,永遠施行於行動中的。當你離開教室時,可曾留意空蕩教室里的燈火通明?當你享用完水龍頭裡噴薄涼快的水流之後,可曾發現它依舊在暗自垂淚?當你起身離開食堂時,可曾察覺碗裡所剩良多的食物? 我們不禁要汗顏,泱泱中華,自古勤儉節約的美德就是這樣被我們付諸於行動?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特別是作為三湘名校師大附中的學生,我們更應當承襲這樣的美德,做節約的先鋒。朝氣蓬勃的我們張揚青春的活力,當節約隱匿於我們的一言一行中,人也將變得優雅高潔。印度作家泰戈爾言:“鳥翼繫上了黃金,這鳥永遠不再在天上翱翔。”放下我們浮華的攀比心,那么我們的羽翎將是輕盈的,那么我們將是寶藍天際里自由飛翔的鳥群,青春風采將殘留於明淨的天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