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上任演講稿

四、 抓教育

人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事業,是一項長期的投資,它的回報非一日可見,看看我們村走出去的那些學子,就是最好的例證。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只有人傑,才有地靈。所謂人傑,不是天生俱來。農村要成長,需要各地方有文化、懂科學、懂技術的各類精英。而這些精英的取得,唯一的方法只有教育這條路,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讀書,讀好書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學好文化知識,才能有過硬的本領,才能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好。所以,教育在我們村的建設中,應當放在首位,它關係著我們村長久的成長,關係我村未來的興衰。學校建設的好壞,就是我們xx村人的臉面,我們不能把我們這代人輕視教育的錯誤,來懲罰我們的孩子。我們大人可以勒緊腰帶,收緊肚皮,少吃一個饅頭,少喝一點碗稀飯,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叫孩子上學,上好學。“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落地摔八瓣”,廣大的父老鄉親們,這些道理我們都懂,建設好學校,提高教師品質,來教育我們的孩子,是大家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學校的建設問題,村、支兩委將重點考慮,並制定相關獎勵措施,以激勵孩子們好好學習,為家鄉建設出力。

五、 興農業

民以食為天,糧食生產是國家成長之本,是人生存的血液。我村是農業大村,土地多,土質好,適合各種農作物的生長。隨著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出台和實施,讓我們農民看到希望,嘗到了土地給我們帶來的實惠和甜頭。從現在來看,為了抑制物價和通貨膨脹,國家扶持農業的力度會越來越大,所以,大力成長農業,是大勢所趨,是人心所向。作為村委會,我們將更好引進優良的糧食品種,提供農業科技技術和資訊。具體做法是,購買大批的科技書籍和光碟,建立農村科技圖書館,派送有特長的青年去學習農業技術,適時邀請農技人員,農業專家來我村開展農業專題講座,通過網路了解當前農村市場的需求等等。讓大家在農業種植上,從不知道,到懂得,遇到農業問題,自己就能解決。特殊情況下,我們將發揮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成立扶貧幫困小組,先富的科技能手帶動有困難的民眾,形成一對一幫帶,一對一扶困的措施。以此來推動我村的農業大成長,使每個家庭都儘快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