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態度的演講稿

端正學習態度 掌握學習方法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自從國慶假期以來,有些同學對待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潦草、敷衍了事,所以,今天我們談談學習態度,這是學習的前提。 態度決定一切,只有端正了學習態度,我們才有資格學習。如果態度端正,就有毅力克制自己的玩心,有催促自己前進的動力。所以我們不妨來一次面壁思過,反思一下自己有無懈怠之時,投機取巧、偷工減料之處。及時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是認真學習、用心學習的必要保證。 學習態度問題,首先你要學會懂得控制自己,自控能力的強和弱直接可以影響到你的成敗,態度是你自己去控制的,例如,我要讀書和要我讀書,就是態度的決定性問題了,你現在學習的目標和目的是為什麼,很關鍵,你應該常常問問自己,為什麼要讀書,為了自己的美好前途,現在強者生存,反之淘汰,很正常的規律,想通了就行,懂得學習的目的性和方法性,你將不會感覺學習是那么累的事了~~端正態度之後,我們所要找的就是方法。 在做課外題方面,我認為,看了一題,腦子裡有了思路就可以了。 對待作業,一定要認真,老師布置的作業馬虎不得。 另外,做題時要記住一次做對,千萬不要想我還有檢查的機會。 就如你自己挖的陷阱自己不會往裡面跳,我們犯的錯誤自己是很難檢查出來的。 給自己找一個競爭對手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當自己有一個對手時,便有了競爭的意識,只要我們想要有進步,就會自己向前。那么如何選一個對手呢?不要把一個短時間內超越不了的人作為對手。 目標不要太高,比他高一分。 就是這么一個小小的目標,付出努力後我所得的遠不止一分. 有了良好的學習方法,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 學習習慣看似和方法差不多,但好習慣的養成更需要的是毅力。 習慣可大可小,貴在堅持;貴在你對它的重視程度。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是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歸納得出的。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端正學習態度,改良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爭取創造自己的小奇蹟。

《關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的演講”》

學習的態度從小到現在,學校中聽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端正學習態度” 。

最近我閒來無事,於是專門思考了一下什麼才是比較好的學習態度。

學習是分兩種的。或者說,學習這個事情有兩種含義。第一個意思指的是廣義的學習,也就是包含了生活中一切方面的知識的難以量化的積累。第二種是指狹義的學校的學習,也就是以年級和考試計算的量化的知識積累。現代教育學的偉大目標是通過某種科學的教學安排合這兩種學習為一體。

當然,以今天的狀況看,路遙遙其修遠兮。我認為就個人來講,學習態度是很容易發生偏離的,尤其是在這樣一個以考試為中心的環境中。我個人認識的一些同學止學課內的材料,對於課外的各類知識不聞不問。一開始可能是出於害怕自己浪費時間的恐懼心理,只是強壓著自己的興趣保持專注。

到後來有些人就發展為十分惡性的心態了:他們對課外的知識完全失去了興趣,連看也不想看。想到事實上“課外”“課內”本身分野脆弱的虛偽性,我不禁為這些同學擔心。如果說“課”這個概念一消失,是不是人生就什麼都沒有了呢?當然不是。完全不是。絕對不是。想到媒體上看到的許多大學生生活空虛,沒有人生方向的新聞,雖然我沒有調查過,但是還是不由地想將狹義的學習錯當成了廣義學習的後果就是這樣吧。同時,還有一些同學“破罐破摔”。課內的東西學不好,對課外的一切知識都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從而失落的找不到方向。要么就是對“義務教育”冷嘲熱諷,十分“看透紅塵”地批評現行的教育方法。我覺得這些作法都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首先,人生貴在拼搏。如果說對於學習上的這些東西,或者說人生頭20年的這些東西都沒有勇氣面對,那么以後的更大的挑戰又如何呢?受到批評和嘲諷是別人強加的,而放棄是對自己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