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國小階段的親職教育演講稿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晚上好!

今天,我在這裡想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討關於國小階段的親職教育。主要是想結合自己對孩子的親職教育談一些自己的體會和想法。希望今天我談到的內容能有一些值得大家借鑑的地方,同時,也想藉此機會得到大家更好的建議和反饋。算是拋磚引玉吧,呵呵。

首先,我想談一談親職教育的重要性。偉大的德國教育家福錄貝爾說過:一個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操縱在掌權者的手裡,倒不如說掌握在母親手裡。這充分說明了家庭和親職教育對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一個孩子的成長環境是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個環節組成的。對一個國小生來說,其可塑性非常大,因此成長環境對他來說非常重要。而在這三個環節中,我認為親職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關於這一點我是這么理解的。就拿我們孩子就讀的學校來說吧,我認為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環境都非常好,老師也非常認真負責,但是,我想說的是: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正視這樣的一個現實——現在的國小老師要完成學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已經是超負重的了,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在家裡可能也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確實不可能再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那么全面和具體地幫助每一個孩子。因此,許多非常具體的事情是要我們家長自己去做的,所以,我認為國小生親職教育甚至比學校教育更加重要。換句話說,你交給學校一個好品質的孩子,一個學校就能交還給你一個優秀的學生。我也相信,今天能到這裡來的家長一定也是對親職教育的重要性有一定認識的人。我也就此打住了,能有一個認識就行。

那么,家長應該關注孩子什麼呢?平時,許多家長談及自己孩子的時候,我聽到比較多的還是關於自己孩子學習成績怎樣怎樣的聲音。誠然,學習是孩子的主要任務,學習成績也是衡量一個孩子的重要尺度。但我認為,只是一味地關注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經歷,可以說是本末倒置了。而什麼才是本呢?那就是關注他在成長過程當中的情感體驗,並在這過程中培養好孩子各方面的品質和能力,應該是家長最應該關注的事情。那么,什麼又是孩子的好品質呢?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並有實現其目標而克服困難的韌性;還有,讓孩子具備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會審美、有好的道德品質和完美的人格等;還有,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和創造力在內的好的思維品質及學習能力。

那么,又如何在家庭里做好這些方面的教育呢?我認為:其實所謂的親職教育,不是父母的諄諄教導,更不是咻咻不迭的絮叨,而是在生活的細枝末節處給孩子以滲透和影響並抓住契機予以引導。比如,今天帶孩子看了一場好電影,審美便在其中了,或許其中某一個場面或某一個角色正在影響著他。今天家長在公車上為老人讓了一個座,你的孩子在旁邊看見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公德教育事例。今天你帶孩子去爬山了,讓孩子堅持一下,最後爬到了山峰,就是在培養孩子的意志。在山頂,孩子一定會覺得視野很開闊,你可以對他說,站得高看得遠這么一個生活哲理,還可以不失時機地加上一句:若他將來想看到更多更美麗的東西的話,就要像剛才一樣堅持下來才能到達最高峰,讓他懂得付出努力就能得到更多,若孩子有興趣的話,再讓他口頭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畫面,這樣,他就會學習了觀察…….當然,有條件的話,可以有意識地設定一些環境,帶他們去旅遊,給他們買好書,去經歷更多的生活,那么,你的孩子會有更多更好的積澱,從而能夠更好地成長。這些事要做起來很細很瑣碎,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智慧,有些方面可能還有些專業,希望大家找些這方面的書看看,我覺得劉亦婷媽媽寫的那兩本書和王東華老師的《發現母親》特別好,你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啟發。我建議還沒看的家長去買一本,看過這本書的家長再看幾次,肯定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另外,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孩子也都不同,我們家長首先要做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然後,為自己的孩子提供與之相應的成長環境並予以適當的引導。在座的好多家庭應該是家學淵源,杭州的教育大環境也非常好,我相信只要大家腦子裡有了一根那樣的弦,各盡所能,一定能把孩子教育和引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