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範文:遵守規範,樹成功之路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一縷縷春風,喚醒了綠色的記憶;一枝枝嫩芽,跳動著早春的氣息。在這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美好時刻,我想和老師、同學們談一談規範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本是一種畫圓的工具,後引申為法度、規則;“范”本是一種製作物品的模具,後引申為規範、模範。“規範”是指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要遵循的一種標準尺度,規範常常是人們從社會生活實踐中得出的需要共同遵守的行為規則,也是一個團隊發展需要共同追求的價值取向。

在談規範的意義前,我想先說一個久遠的故事:大清帝國的北洋水師,軍艦噸位曾高居世界第4位。1886年8月,北洋水師6艘軍艦出訪日本,當時的日本還沒有真正的大型鐵甲艦。看到北洋水師的威武戰艦,不少日本軍人被震撼了。但是,當他們看到北洋水師的士兵晾曬在大炮上的衣服時,卻從內心流露出不屑的鄙夷:這樣的軍隊肯定是不堪一擊的。 日本人從大炮上晾曬衣服這一細節,看到的不僅是一個軍隊的渙散的軍紀,更看到的是一個軍隊對規範要求的缺乏,同時也看到了這個隊伍每個成員低下的素質,當然,他們也就看到了這個軍隊戰鬥力的低下。大清軍隊雖擁有當時世界上頂級的堅船利炮,但卻因為不懂得軍隊行為規範的約束而最終導致了失敗。也許中國的軍人不會想到,在大炮上晾曬衣服這樣一個貪圖日常行為方便的舉動,會跟軍隊戰鬥力有什麼聯繫,這種個人行為的隨便,恰恰暴露的是一種行為的散漫,是一種缺乏行為規範的表現。

說到日本,我們每箇中國人都會有非常複雜的情愫;但我們們更應看到“規範”在這樣一個民族身上的體現,它已內化為這個民族的一種品質:我們知道大和民族是個極懂禮儀的民族,是個極講衛生的民族,在世界盃比賽結束的球場上可以不見一片紙屑;在需要脫鞋的居民家或店鋪的門口,鞋頭都會被擺放的一律朝外。在我們驚嘆日本經濟奇蹟般發展的同時,更應該透視其規範的民族素養,這恰恰是這個國家和民族走向成功的主要因素。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來認識規範呢?

規範是凝聚團隊精神的基礎。團隊精神的重要內涵就是應擁有共同的價值追求。規範就應成為大家共同追求的行為目標指向,只有在對這一目標指向形成共識時,才能真正凝聚起團隊的精神,形成團隊的意志,發揮出團隊的力量。比如對制度條例的共同尊重,對違反者一致否定或譴責的鮮明態度和立場。這是為了更好地踐行團隊價值觀,是為了更好地保障每個團隊成員的利益。總之,有了規範意識,我們才會遵守團隊的規則,珍惜團隊的榮譽;有了規範意識,我們才會進一步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戰鬥力,才會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規範是追求自由生活的前提。也許有人會認為:遵守規範,就會限制自由;囿於規範,就會難有創新。其實,“規範”與“自由”並不對立,在似乎冷漠的“規範”背後,往往是對“自由”的呵護,更是對每個個體權益的保障。事實上,當有人上課隨便講話的時候,他就妨礙了我們想要認真聽課的自由;當我們的學生騎著腳踏車在快車道恣意暢行的時候,你就妨礙了機動車行駛的自由;當車禍降臨的時候,你更失去了自由。200多年前,德意志著名哲學家康德曾提出這樣的論斷——“自由也要自律”。在康德老人的心中,“自由”和“平等”是人生來就有的權利,但不能為了個人自由而妨礙了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存在於法律的範圍之內和在規範的約束之中。事實上,如果我們每個人只一味地強調個人的自由,都無視規範和紀律的存在,那么,當規範消失的時候,自由也會隨之滅亡。因此,遵守規範,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