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語文學習的演講稿

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在我演講之前,我想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語文離我們遠嗎?”(停1s)你肯定會說:“這和你演講有什麼關係啊?”下面請聽我的演講:生活處處有語文。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個肚子裡墨水不多、卻又喜歡附庸風雅的昏官新蓋了一棟房子,請一位名士題塊匾,掛在大門口,名士揮毫寫了兩個字“竹苞”,(拿粉筆到黑板上寫)那個昏官那叫個得意,只要有客人來家裡做客,他就一定要領著人家來看一下那塊匾,炫耀一下,聽人家誇獎幾句。直到有一天一個窮秀才從他家門口經過,他照例要炫耀一番,對窮秀才說:“秀才,你看看這是某某名士給我提的字,你看怎么樣啊?”秀才只說了一句話,那個昏官臉都氣青了。你知道秀才說了什麼嗎?(停1s)秀才指著匾說:“不就是‘個個草包’嗎?”(拿粉筆寫個個草包)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是“個個草包”,“竹”這個字拆下來就是兩個“個”字,“苞”字是草字頭下面再加個“包”字,合起來就是“各個草包”。

你看,生活處處有語文吧!語文知識貧乏,就有可能被人戲弄,而對於語文的巧妙由於運用,有時甚至會幫助人化險為夷。

古代有個將軍,帶兵打仗,總是打敗仗,給皇帝上摺子檢討,前面寫了一大堆客觀原因,然後寫道:“臣屢戰屢敗”後面又寫了一些請求皇上處置的話。正當他準備拿著摺子去朝覲皇帝的時候,他的一個朋友把他的摺子要過來看了一遍,對他說:“你這不找死嗎?這摺子哪能這樣寫啊?皇上一不高興,說不定就把你推出午門斬了。”然後幫他將“屢戰屢敗”改成“屢敗屢戰”,聰明的你,知道這其中的奧秘嗎?屢戰屢敗的重心落在“敗”上,(聲音提高,感情激昂)一個打一仗敗一仗的將軍算什麼?飯桶、rubbish!而屢敗屢戰的將軍算什麼?英雄!他具有百折不撓的良好品質,他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他愈挫愈勇,這樣的將軍不是英雄豪傑,是什麼?(聲音恢復正常,感情不必激昂)

由於詞語的位置的不同,竟能造成意思上這么大的落差,這就是語文的“掉包計”。

無獨有偶,西方也有類似的例子。兩個菸癮很大的人都想在做禱告的時候吸菸。一個人對神父說:“我能在吸菸時禱告嗎?”神父被他的虔誠感動了,說:“當然可以。”另一個人對神父說:“我能在禱告時吸菸嗎?” 神父十分生氣,認為他褻瀆神靈,狠狠地把他罵了一頓。

那么語文在生活中除了“竹苞”和“掉包計”還有運用嗎?有,怎么會沒有呢?清朝乾隆時期,有位很出名的大臣叫紀jǐ曉嵐(拿粉筆寫並注音),而我們卻常常將他的名字叫成紀jì曉嵐。

別以為只有我們普通人讀錯字,大師也讀錯字。余秋雨在做青歌賽評審時,把成語樂yào山樂yào水讀成了樂lè山樂lè水(拿粉筆寫成語,並標出正確的與錯誤的讀音);把成語杯水車chē薪讀成了杯水車jū薪,在網上遭到網友的狂批。

在網上遭到網友的狂批還有伊能靜,大家都很熟悉伊能靜的《念奴嬌》,《念奴嬌》的歌詞大半是白居易的《長恨歌》和蘇軾的詞《念奴嬌》里的句子,而伊能靜的《念奴嬌》中卻這樣唱道:“羽扇綸lún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把綸guān字讀成了lún。

看來我們要成為作家學者或者歌星,還要好好學習語文。

學好語文,還能幫助我們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訪問大陸,在與胡錦濤主席會談時,引用了魯迅先生《題三義塔》中的名句“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國共兩黨化干戈為玉帛,再次走向聯合,為了祖國的統一大業進行國共第三次合作。國民黨與共產黨多大的血海深仇啊!都能握手言和,我們同學之間的矛盾又有什麼不能化解的呢?當我們與同學發生糾紛時,多想想“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