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為的立法評價與思考演講範文

方向東

見義勇為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人們呼籲進行立法以保護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見義勇為立法屬道德法律化範疇,有著可能性、必然性和現實性。我國古代有關見義勇為的立法實踐對我們有著借鑑作用。對見義勇為立法應有完整的理解,包括刑法、民法上的相關規定,但最主要的是制訂專門性法規來保護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

見義勇為;道德法律化;立法思考

近年來,頻頻見於報端的見義勇為行為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見義勇為是人類社會的高尚義舉,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受到人們的普遍讚賞。當今社會勇斗歹徒、救災搶險的英雄事跡層出不窮,但同時又引發了許多問題。如,見義勇為者保護了他人利益,自己受到很大傷害卻得不到應有的保護與獎勵。對待此類問題我國法律並無十分明確的解決辦法,理論上的研究也不夠深入。鑒於此,本文試從立法的角度來探討如何保護見義勇為者的利益。

一、見義勇為的概念分析

見義勇為,《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看到合乎正義的事便勇敢地去做。最早出現於《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宋史·歐陽修傳》中載有:“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於再三,氣自若也”。在我國古代,見義勇為一直是人們追求的道德標準。時至今日,見義勇為作為社會主義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更具有廣泛的思想基礎和現實意義。然而,“見義勇為”作為一個專門的法律概念,理論上的研究並不多見。不過,現在已頒布的一些保護見義勇為的地方法規對此有界定。有的規定,見義勇為是指“公民在法定職責之外,為保護國家、集體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不顧個人安危,同違法犯罪作鬥爭或者搶險救災的行為’’。① 也有的規定“見義勇為是指不負特定職責的公民,為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利益,置個人的安危於不顧,挺身而出,與違法犯罪作鬥爭的行為” ② 還有的地方規章,如《山西省保護和獎勵見義勇為人員規定》將“協助公安司法機關和保衛部門抓違法犯罪分子的行為;檢舉、揭發犯罪行為;提供重要線索的罪證,協助公安司法機關破獲重大犯罪案件的行為”也歸為見義勇為。通過對這些地方法規的比較分析,分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見義勇為是否僅限於與違法犯罪作鬥爭,搶險救災是否屬於見義勇為。重慶市的何某為勇救落水兒童而獻身,然而根據《重慶市鼓勵公民見義勇為條例》的規定,何某的行為卻不能評作見義勇為,因為該條例限定見義勇為必須是“與違法犯罪作鬥爭”搶救落水兒童,“顯然不在此列”。二、見義勇為是否一定要事跡突出。如《雲南省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公民條例》規定“見義勇為是指不顧個人安危,保護國家、集體利益和他人生命、財產安全,事跡突出的”。

筆者認為,見義勇為應當是:不負有法定或約定救助義務的公民,為使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利益免受或少受到不法侵害、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冒著較大的人身危險,挺身而出,積極實施救助的合法行為。要構成見義勇為應當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一)見義勇為的主體是不負法定或約定救助義務的公民。負有法定救助義務的公民實施救助行為,其實是其執行職務的必需(如警察抓捕犯罪分子),不履行法定救助義務便可能構成失職。應當說明的是,“負有法定義務”,是指這一義務與其所實施的救助行為是相適應的,否則,便無所謂“法定義務”。如,消防員負有滅火搶險的義務,卻不負有抓捕罪犯的義務。雖然不負有法定救助義務,卻負有與被救助對象約定的義務的人,其實施救助行為,即是履行約定,亦不是見義勇為。

(二)見義勇為者救助的對象是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利益,並且這些利益正在或將要遭受到不法侵害、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見義勇為救助的不應當是自己的利益,救助自己的,構成自救,這與見義勇為的要求不符。

(三)主觀上,見義勇為者必須有使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免受或少受損害的目的。見義勇為者是在這些利益面臨危險時,出於崇高的精神而實施的救助行為,其受到社會的褒揚之處也在於此。據此,行為人雖然實施了危難救助,但主觀目的卻是為了獲得報酬,不能構成見義勇為。

(四)客觀上,見義勇為者面臨較大的人身危險而積極實施救助。見義勇為獲得社會所褒揚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見義勇為者實施救助時都冒著較大的人身危險,要實施救助很可能遭受巨大傷害,如傷殘,甚至獻出生命。然而就是這樣,卻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挺身而出。與一般的助人為樂相比,體現出見義勇為者崇高的思想境界,應該將它們區別開來。值得注意的是,救助應該是以積極的方式表現出來,消極不作為不構成見義勇為。要指出的是,有些地方法規規定,見義勇為必須事跡突出。筆者認為有不妥之處,見義勇為者面對危險,挺身而出,實屬難能可貴。事跡突出,可作為獎勵大小的條件,但不應該作為認定見義勇為的條件。況且對事跡突出,並沒有很好的界定。難道一定要見義勇為者把命搭上,才能評上見義勇為嗎?

二、見義勇為立法的法理思考

當今社會見義勇為層出不窮,這是值得稱頌的,但見義勇為者“流血又流淚”的尷尬局面卻讓人痛心。人們普遍認為這與我國法律對見義勇為沒有明確的規定有關,對見義勇為進行立法的社會呼聲很大。實際上,我國許多省、市相繼制訂了或正在制訂相關的法規來保護見義勇為。然而對見義勇為進行立法在法理上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見義勇為可以說由來已久,一直為我們的社會道德所鼓勵與稱頌。見義勇為基本上是一個道德概念,法律上幾乎不存在這一概念,因此見義勇為立法在法理上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是道德法律化。

法律是一套行為規則體系,通過規定一定的行為模式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對人的行為、活動有著直接的效力。而道德主要用於調整人的觀念,並通過調整人的觀念來影響人的行為,因而道德對於人的行為的效力是間接的。但不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作用於人的行為,道德與法律都具有調整功能,這就決定了道德與法律之間有著共性。其一,它們各自通過自己的方式作用於人的行為,對人的行為發生影響,因此它們都屬於社會規範體系,具有規範屬性。而社會規範的特徵之一就在於普遍適用性。道德與法律都普遍適用於社會上的人(這就是法治社會而言的),道德的普遍適用意味著道德通過觀念調整人的行為,會隨著社會生活的積累而固定下來,形成一定的行為規則來調整人的行為,“道德可加以普遍化的特徵內在地要求把人人能夠做得到的道德法律化。”③ 即道德有可能法律化的。其二,道德與法律的調整對象在內容上有交叉重合之處,即有些對象既受道德的調整,也受到法律的調整。當然這就存在著一些社會關係只受到道德的調整,而法律對此沒有調整,這就為道德法律化提供了空間。

道德與法律不僅在規範性上有著共性,而且在深層次上也有密切聯繫。道德與法律作為社會規範都有階級性,主要體現和反映著社會中統治階級的意志,用於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可以說,道德與法律都是統治階級進行統治的社會手段。而統治階級總是採用對自己有利的手段,當統治階級認為在某種社會關係上採用法律比道德更為有利,便會進行立法加以調整。這就決定了道德法律化有著必然性因素。當然立法者也會顧及整個社會對這種道德行為的認識程度與接受程度。

一直以來,我們的社會道德對見義勇為都是持鼓勵、稱頌的態度。道德對見義勇為的肯定態度,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促使人們去見義勇為。然而法律對見義勇為卻沒有十分明確的態度,也沒有相應的行為規則。可以說,見義勇為受到道德的調整,並未受到法律調整。見義勇為立法就是將見義勇為行為納入法律的調整範圍,對鼓勵見義勇為的道德加以確認,實現道德法律化。見義勇為立法在當今社會有著如此迫切的需求,是有一定社會原因的,因為在當今,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不完善。人們片面地追求經濟利益,一度忽視了社會道德利益,致使社會道德水平有所下降。另外,我國沒有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使得見義勇為者得不到應有的保護。見義勇為者“流血又流淚”的遭遇不但影響到見義勇為者個人利益,而且還使得社會上許多人社會安全感的缺乏,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秩序。道德的調整隻是間接的,並無強制力,加上社會各界人士對見義勇為立法的呼聲高漲,促使立法者必須將見義勇為納入法律的調整範圍。當然,道德法律化並不是說立法者僅僅將道德規範“翻譯”為法律規範。道德鼓勵見義勇為,而且還將其作為一種道德義務,而“法律只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立法者不可能將有著較高要求的見義勇為規定為一種法律義務。法律的合理作法是讓見義勇為行為有著合法依據,重點是保護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

見義勇為立法的意義不僅在於使見義勇為者個人合法權益得到保護,而且通過保護個人增強人們的社會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必須更能夠見義勇為,這樣的良性循環應是我國法律追求的目標。

三、我國古代見義勇為相關立法的評價與思考④

我國古代雖然沒有對見義勇為作出單獨的立法,然而在歷史記載中我們發現古代統治者對見義勇為都有相關的立法。經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古代對見義勇為的立法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立法的主要內容有:對見義勇為者的法律保護,對見義勇為者的物質獎勵及嚴懲見義不為者。

古代對見義勇為的保護與鼓勵,是通過正當防衛的規定反映出來的。最早的規定見於《易經·蒙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也就是說,凡攻擊愚昧無知的人,是寇賊行為,會受到懲罰;對於抵禦或制止這種寇賊行為的人,應受到支持或保護。《周禮·秋官·朝士》記載“凡盜賊軍、鄉、邑及家人,殺之無罪。” 盜,指****財物;賊,指殺人。當這兩種人危及軍人或鄉邑百姓及自家人安全時,將其殺死無罪。這明顯鼓勵人們與違法犯罪作鬥爭,鼓勵見義勇為;同時,又通過免責的規定保護了見義勇為者。唐代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法律制度成熟的階段,在《唐律疏議》中可以找到對見義勇為的記載,“有人毆擊他人折齒、折指以上,若盜及****,雖非被傷、被盜、被奸家人及所親,但是旁人,皆得以捕系以送官司。‘捕格法,準上條’,持杖拒捍,其捕者得格殺之;持杖及空手而走者,亦得殺之。”可見唐律中給予見義勇為者更加寬泛的權利,以利於其維護自身安全。唐以後各代基本沿襲了唐的作法。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古代也有對見義勇為者進行物質保護的內容,如,清康熙二十九年刑部規定“其犯罪拒捕拿獲之人被傷者,另戶之人照軍傷,頭等傷賞銀五十兩,二等傷賞銀四十兩,三等傷賞銀三十兩,四等傷賞銀二十兩,五等傷賞銀十兩。”

古代立法不僅對見義勇為者合法權益予以保護,而且還有相應的獎勵措施。唐玄宗二十五年,唐政府正式頒布了對見義勇為捕獲犯罪分子者予以獎勵的法令,“諸糾捉盜賊者,所征倍贓,皆賞糾捉之人。家貧無財可征及依法不合征倍贓者,並記得正贓,準五分與二分,賞糾捉之人。若正贓費盡者,官出一分,以賞捉人”。這一規定開創了國家對見義勇為者給予物資獎勵的先河。唐以後也有類似的規定,如,《大清律例 刑律賊盜中》記載“如鄰佑、或常人、或事主家人拿獲一名者,官給賞銀二十兩,多著照數給賞。”除了這些規定外,還規定了對見義不為者的懲罰。《唐律疏議》規定“諸鄰里被強盜及殺人,告而不救者,杖一百;聞而不救者,減一等。力勢不能赴救者,速告附近官司,若不告者,亦以不救助論。”

古代這些規定對於懲治犯罪,穩定社會秩序,鞏固封建政權都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很顯然,這些規定對於提高當時的社會道德水平及將這種美德傳延下來都是大有裨益的。這為我們當今見義勇為立法起著一定的借鑑作用。當然,封建法律制度有其固有的缺陷,在封建社會對見義勇為行為獎勵“從未與個人權利有過任何聯繫,只是為了滿足統治秩序所給予的恩賜。在不尊重、不推崇權利的社會中,雖然也能達到秩序的穩定,實現表面上的互助友愛,但卻忽視了人性的本質和對人性的尊重,隱藏著深刻的社會危機”。⑤

四、我國當今見義勇為相關立法的評價與思考

(一)對刑法上相關規定的評價與思考

我國刑法上並沒有見義勇為這一概念,但是刑法上的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卻與見義勇為有著密切關係。

正當防衛是公民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者作出反擊。我國1979年刑法第十七條規定“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正當防衛行為,不負刑事責任。”這一規定排除了正當防衛的違法性,保護了防衛人的利益。由於見義勇為的特點,見義勇為者在排除不法侵害的時候處於防衛人的地位,其實施的見義勇為行為可以適用正當防衛的規定,排除行為的違法性。這樣也就保護了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起到了鼓勵見義勇為的作用。“為了保護被害人的利益,鼓勵見義勇為,草案中增加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綁架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正當防衛,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和其他後果的,不屬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⑥1997年修訂後的刑法增加的這一相對無限防衛的規定無疑更加有利於防衛人進行正當防衛,同樣極大鼓勵了見義勇為。刑法上的緊急避險制度可以排除避險人的刑事責任,也同樣鼓勵了見義勇為。

應該注意的是,見義勇為與正當防衛、緊急避險並不是等同的。首先,它們的側重點並不同。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側重於防衛行為、避險行為的正當性與合法性,排除防衛人、避險人的刑事責任;而見義勇為並不一定會產生刑事責任。其次,從行為的對象看,正當防衛、緊急避險是為了排除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與危險;而見義勇為包括排除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和搶險救災。從行為的目的看,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可以是為他人利益的,也可以是為自己利益的;而見義勇為都是為了他人的利益。

在處理與見義勇為有關的案件時,可以適用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的規定,以排除見義勇為者的刑事責任。基於此,可以說我國刑法已有了見義勇為的相關規定,這對整個見義勇為立法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二)對民法上相關規定的思考與評價

刑法通過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來排除見義勇為者的刑事責任以達到保護和鼓勵見義勇為的目的。同樣,民法上也有相關的規定來調整見義勇為。見義勇為行為引起的民事法律主體一般有三個,即見義勇為者、侵害人和受益人。在沒有侵害人的見義勇為(如搶險救災)中,則只有見義勇為者與受益人。不同的主體產生不同的民事法律關係,受到不同法律制度的調整。

1、見義勇為者與侵害人之間

我國民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見義勇為,但對公民的防止侵害和緊急避險行為持肯定態度的。公民在實施防止侵害和避險行為時造成侵害人或第三人損害的,《民法通則》第128條、第129條分別規定了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制度,使正當防衛人、緊急避險人的防衛行為、避險行為合法化,不負民事賠償責任或者只在防衛過當、避險過當時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這樣,見義勇為者在實施見義勇為行為造成侵害人或第三人的損害,可以免除或減輕民事責任,相應地保護了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

見義勇為者在實施見義勇為時自身很可能受到傷害,根據《民法通則》第109條“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他人的財產、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償。”侵害人造成見義勇為者受到傷害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見義勇為者與受益人之間

見義勇為者與受益人之間存在的是何種民事法律關係,人們有所爭論,但主要的是從無因管理的角度來闡發的。主張見義勇為者與受益人之間存在無因管理關係的人認為,見義勇為具備無因管理的全部構成要件。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包括:主體是不負有法定或約定義務的人,主觀上管理人有管理意思即為他人謀利益的意思,客觀上實施了處理他人事務的積極行為。見義勇為不僅具備此要件,而且還有更高的要求。見義勇為是無因管理的類型之一,兩者的關係是種屬關係。另外,二者都是受到法律肯定的合法行為,立法的宗旨在於倡導互助友愛的道德風尚。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筆者認為,見義勇為者與受益人之間存在無因管理關係的主張是妥當的。

見義勇為者與受益人之間的無因管理關係產生了兩方面的後果。其一、排除了見義勇為者涉入他人事務的不合法性,肯定了其行為合法性。其二、受益人對見義勇為者存在一定的補償義務。基於無因管理關係,本人(受益人)負有的義務主要有:償還管理人為管理事務而支出的費用;清償管理人為管理事務而以自己名義向第三人負擔的必要債務;賠償管理人為管理事務而受到的損害。⑦《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2條進一步解釋“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務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償付的必要費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務活動中直接支出的費用,以及在該活動中受到的實際損失。”受益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有著實際的意義。一方面可以體現公平與正義。現實中見義勇為者為了受益人的利益挺身而出,自身利益遭受損害,而受益人卻溜之大吉,不願承擔任何責任。要求受益人承擔一定的責任,在我國已有這樣的司法實踐。發生在浙江上虞市的全國首例見義勇為損害賠償案第一審判決認為“見義勇為者(蔡某)的行為符合法律上的無因管理,且其有為受益人(楊某)謀利的意圖,因此受益人應當承擔8.5萬元的責任”。⑧另一方面要求受益人承擔相應責任,有利於減輕國家的社會保障壓力,也有利於給予見義勇為者更多的保護。

我國現有的民事規定對於調整見義勇為引起的民事法律關係有著重大的作用。民法的相關規定不但起到了排除見義勇為者的民事責任,鼓勵見義勇為的作用,而且對於處理見義勇為引起的糾紛,穩定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有著極大的意義。另外,民法上的相關規定構成了整個見義勇為立法的一個部分。應該注意的是,在現實情況下,由於沒有侵害人或侵害人根本無力承擔賠償責任,而受益人也往往無力提供補償時,見義勇為者的利益很難較好的保護。單純依靠民法是解決不了這些問題的,進行專門的見義勇為立法尤為重要和迫切。

(三)對見義勇為專門立法的思考與評價

見義勇為與一般的助人為樂不同之處在於見義勇為者在面臨著較大的危險時挺身而出,顯示出一身正氣。正是由於見義勇為者面臨較大危險,使得其自身往往容易受到人身傷害,如致殘,甚至獻出生命。見義勇為者的行為令人敬佩,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些“流血英雄”卻得不到應有的保障,交不起醫藥費或是生活沒了來源。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言利為小人所為,為世人所不齒。這種傳統觀念是一種很高的道德要求,但對於保護見義勇為者的基本權益是不利的。見義勇為者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會引起人們對自己行為的安全感的缺乏,出現道德危機。鑒於此,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呼籲我國儘快立法以保護見義勇為者。馬克思說過“法律應該是社會共同的,由一定物質生產方式所產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現”。⑨恩格斯說:“市民社會的一切要求(不管當時是那一個階級統治著),也一定要通過國家的願望,才能以法律形式取得普遍效力。”⑩

社會的利益要求和呼聲引起了立法者的注意。近年來,我國各地紛紛制定或正在制定有關見義勇為的法規。從已經頒布的法規來看,這些關於見義勇為的立法大多是省級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也有少數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規章。這些法規的主要內容差別不大,一般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見義勇為行為的認定,見義勇為者的保障、獎勵,設立見義勇為基金及資金的來源和相關的責任等。立法的核心在於保障和獎勵見義勇為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保障與獎勵屬於兩個不同的層次。保障措施是維護見義勇為者合法權益的最起碼要求,包括見義勇為者受傷的醫療費用承擔,喪失勞動能力的保障措施,死亡的喪葬費用及生前撫養人的撫養費用等。獎勵包括精神獎勵與物資獎勵,是法律對見義勇為行為的肯定與褒揚。

地方法規性質的保障和獎勵見義勇為條例的出台,可以說是我國立法完善的重要表現,使得對見義勇為者的保障與獎勵終於有法可依,而不至於再出現以前那種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這對於我國加強基本人權保護也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不過,問題也還是有的。其一、現有的立法只是地方性法規,立法層次較低,而且各地的差別很大。如,對於救災搶險中表現出的行為是否屬於見義勇為,見義勇為是否要求事跡突出,各地的規定就不同。各地方立法“諸侯紛爭”,法制的不統一,不利於我國的法治建設。因此國家制定見義勇為的法律尤為重要。其二、地方立法並沒有很好的定位。見義勇為的立法根據來源於憲法第43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見義勇為立法應屬於社會法範疇,具體來說應屬社會保障法範疇。地方立法沒有很好的定位可能與我國社會保障法領域的立法混亂有關。相對於普通公民來說,見義勇為者面臨危險,挺身而出,可以說他們對社會有著特殊貢獻。既然如此,他們應當獲得優於一般人的保障與獎勵。國家給為社會做出特殊貢獻者以特別保障,這樣既可以解決這部分人的後顧之憂,又有助於褒揚奉獻精神。這一點,韓國的作法可以借鑑。韓國相繼在1962、1984年頒布了“國家有功者等特別援助法”、“關於國家有功者禮遇的法律”。筆者認為見義勇為立法最好定位於社會保障法領域的社會優撫法。我國現今的情況是把社會優撫對象僅僅限于軍烈屬、傷殘軍人、退伍軍人等,這樣過於狹窄,應當把見義勇為者也包括進來。況且實際上現有的地方立法在處理見義勇為公民傷殘、犧牲問題時幾乎都是參照社會優撫辦法加以解決。如《雲南省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公民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因見義勇為犧牲的公民符合《革命烈士褒揚條例》規定條件的,批准為革命烈士,其家屬享受烈屬待遇;不符和革命烈士條件的以及負傷致殘的公民,屬於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職工的,其撫恤、工資、福利待遇按照因公(工)傷亡人員的規定辦理;無固定收入的農民、城鎮居民和學生等公民,由民政部門參照國家對因戰傷亡的民兵民工撫恤的規定辦理。”

注釋:

① 參見《浙江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

② 參見《重慶市鼓勵公民見義勇為條例》。

③ 范進學:《論道德法律化與法律道德化》,載《法學評論》,1998年第2期。

④ 該部分主要參考了鄭顯文:《中國古代關於見義勇為的立法》,載《中外法學》,1999年第6期。

⑤ 趙肖筠,沈國琴:《見義勇為保護立法的法理思考》,載《現代法學》,XX年第2期。

⑥ 王漢斌:《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草案)>的說明》,1997年3月16日八屆人大五次會議

⑦ 參見台灣地區《民法典》第176條。

⑧ 該案的二審法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的關係是無因管理,但賠償數額與一審判決有很大差距。

⑨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6卷,第291-292頁。

⑩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47頁。

參考文獻:

[1]張文顯:《法理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

吳漢東:《法律的道德化與道德的法律化》,載《法商研究》,1998年第2期

劉作翔:《法律與道德:中國法治進程中的難解之題》,載《法制與社會發展》,1998年第1期

鄭顯文:《中國古代關於見義勇為的立法》,載《中外法學》,1999年第6期

徐武生、何秋蓮:《見義勇為立法與無因管理制度》,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周輝:《見義勇為行為的民法思考》,載《人民法院報》XX年5月27日

作者簡介:方向東,男,復旦大學法學院民商法碩士研究生。

郵編:XX33

地址:復旦大學北區40#701.

電話:021-55076040

e-mail:[email protected]

見義勇為的立法評價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