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演講稿3篇

【放飛夢想演講稿

春天,草長鶯飛,生機勃發,是莘莘學子揮灑青春、放飛理想的季節。我們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帶著對未來的渴望與追求,開始了新的征程,在追求夢想這個過程中,我們在成長。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由不諳世事、懵懂無知的孩提時代跨進了青春的門檻。我們興奮,我們快樂,我們渴望像風一樣瀟灑自如,像雲一樣隨意飄蕩。但是,親愛的朋友們,你在盡情享受青春帶來的活力、朝氣、成熟和睿智的時候,是否曾經想過,青春是短暫的、轉瞬即逝的。它,對於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容不得我們去揮霍!只有讓遠大的、崇高的理想陪伴,只有對理想的不懈執著的追求,青春才可以無悔,才能夠永駐!

在我的青春典里,寫滿了堅毅、奮進和追求。記得五年級時,媽媽幾經周折終於給我找到了理想的琵琶老師。當時她看了看我修長的小手,說:“嗯,可以彈琵琶。”從此,我與琵琶結下了不解之緣。剛起步時很堅難,說實話,練琵琶很麻煩。要調弦(當時還不會),要帶假指甲,假指甲硬邦邦的,搿得手指生疼。沒過多久,我對琵琶厭煩了,說什麼我也不想練了。每當練不會時,我真想把琴摔成兩半,可又覺得對不起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學琴爸爸陪我在66團和伊寧市來回穿梭了三年,一想到這些,我又暗暗滋生了力量。

彈琵琶的基本功最能磨練人的意志。把琴的左手必須抬起來,時間一長,又酸又麻。左手放下一點點,音就彈不準。右手上的動作就更要細緻,四根弦排在一起,一不小心就碰響了其它弦。如果手離弦太遠,聲音不響,離得太近,指甲又容易憋在琴里,好不容易掌握了手上功夫,可坐姿又不正確,彈琵琶時要求只能坐半個椅子,可椅子太高了我只能踮起腳來,不一會腿就開始發抖。真是煉獄般的生活!雄鷹在風雨中練就堅實的翅膀,梅花在嚴寒中綻放撲鼻的芬芳。在努力中堅持,讓我永久地擁有了青春的亮點,我成為琵琶班的典範。幾年的練琵琶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什麼事,只要你下定決心,一定能完成。正如古人云: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茫茫學海中,我們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風破浪、風雨向前,生命會因磨礪而變得更堅韌。我自幼就喜歡畫畫,早就想去學,可老師總說我年紀小,到了三年級,我才正式進入繪畫班學習。兩年的色彩識別,明暗對比等基本功練習結束後,我開始學習素描。第一步就是練習畫直線。老師那運用自如的鉛筆到了我的手裡,卻不聽使喚,橫不平豎不直的。老師說:以後還要多練切圓。如果連直線都練不好以後就沒法學了。為了儘快學習素描,我只好拚命練習了。一支支新鉛筆變成了鉛筆頭,我的線條技藝也終於有了長進,橫豎斜線條練好後切圓切的可謂得心應手。可困難的還在後面,那些瓶瓶罐罐的比例,我記也記不住,不是窄了就是那寬了折騰了老半天。我一發火狠狠的在畫紙上畫下兩道八叉。在老師不厭其煩的講解下,我終於學會了鉛筆測量法。智慧和勇氣為我的人生塗抹了重重的一筆,它讓我明白拋棄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勤當頭,不懈地搖槳,命運的閘門會向我們敞開,誘人的時刻終將到來!

讓我們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向著金色的彼岸前行吧。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在我們手中!朋友們,讓我們灑一路汗水,飲一路風塵,舞動青春,以激情為旗,讓青春飛揚,去放飛理想吧!

長風破浪會有時,只掛雲帆濟滄海!希望、陽光屬於你,這個世界屬於你!

【放飛夢想演講稿】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的瓊漿——歷久彌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嚮往編織的彩虹——絢麗輝煌;青春是用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勁築起的一道銅牆鐵壁——固若金湯……然而,在青春時期放飛自己的夢想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樹立自己正確的人生目標也是重要的。青春是早晨的太陽;青春是一隻高飛在天的鳥兒;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機。天地間迴蕩著自己激情的腳步,誰可以阻擋我們尋找自己夢想呢?

理想不可變,傲氣不可長,心不可老,前進腳步不可退。飛行,曾經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而在19XX年,只有高中學歷的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想要飛翔不一定要靠翅膀,而是勇於追求夢想;麥克。菲爾普斯,小時候是個注意了不集中的男孩。他11歲開始苦練游泳,北京奧運拿下八面金牌,破七項世界紀錄。

1986。1。28美國“挑戰者”號升空後爆炸。XX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太空梭在返回時解體機上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而今美國是一個強國。只有在失敗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辭辛苦地去奮鬥,夢想便可成真。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放棄自己的夢想。只要敢夢,敢想,敢要,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只有目標,沒有問題。只要你相信,奇蹟一定會實現!奮鬥是萬物之父。

理想正是屈原所言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青春也需要“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邁與樂觀!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想要達到自己夢想,必須要堅持不懈地奮鬥!漫漫人生,我要採擷世間最重的——毅力。

達到自己的夢想,最為直接的辦法——讀書。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聰明者則運用學問。讀書不是唯一能夠達到理想的辦法,而讀書是最直接通往成功的道路!

一份努力,一份收穫。這就是固定的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若永遠都是“明日復明日”,最終只會“萬事成蹉跎。”昨天是冰封記憶的一本書,而今天是書寫人生的一頁紙。

今天就是生命,是我們唯一能夠確知的生命。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它。誰若不主宰自己,他始終是一個奴隸。失敗,只有一種——半途而廢!比別人多一點執著,你就會創造奇蹟!

在失敗面前,絕不可以低頭、不可輕言放棄。即使我們所面對的生活是寒冷與黑暗的,我們也要在寒冷中顫慄。

在通往理想的這條漫長道路,要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就將來的大事;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想起自己的理想,在困難面前不低頭,迎難而上,動腦筋,想辦法,一步一步實現眼前小小的目標,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一步一個腳印……

希望就是永不墜落的恆心,一盞永不熄滅的燈!

青春是不會泯滅的希望,是一往無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輝煌的色彩。

紀念七七事變77周年演講稿
1200字演講稿(2) | 返回目錄

7月7日;“盧溝橋事變”,為了紀念這特別的日子,並絢懷為我們國家浴血抗日的英雄們,寫下這激越的文章,從而激勵自己並時刻提醒:勿忘國恥!

77年前,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逕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日軍竟開始攻擊中國駐軍,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當華北戰事一天天擴大的時候,1937年8月13日日軍又在上海發動了進攻。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宛平城的槍聲掀開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77年前,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第一槍在盧溝橋畔打響。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承受了3500萬同胞的傷亡、6000億美元的損失。

77年前的歷史,已經離我們這一代人很遠。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無數英烈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付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的精神是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財富。

77個春秋過去,中國已不是過去的中國,但歷史的風雨怎能吹熄我們心中的盧溝橋的連綿烽火,和平的歌聲中更不能隱去“七七事變”呼嘯的槍聲。盧溝橋的槍聲是我們民族奮起雪恥的號角,是振聾發聵的警鐘,是歷史正義的驚堂木。面對侵略者的兇殘狂暴,長期積弱受辱的中華民族,在槍聲中警醒,在槍聲中奮起,用正義的槍聲宣告我們民族的浴火重生。牢記落的就要挨打,發展才能強大。

半年世紀的侵略史,讓我們對日本充滿仇恨,但這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許多的人眼裡還只有仇恨,而仇恨背後的智慧和自信,卻經常在盲目的自大中消失。時間轉到現代、現在,日本向中國發起了新一輪的挑戰,而這種挑戰與100 年前不同,這一次是中國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強大,儘管離真正的強大還有很遠,但至少我們看到了希望。這一次,日本更加聰明,更加狡詐,而中國如何不被日本牽著鼻子走,這才是中國人要做的,這是大智慧。

我們不能忘記那槍聲,是因為有些本應該記住歷史教訓的人偏偏患上了歷史的“健忘症”。日本侵華戰爭,明明給中國人民帶來了3500萬人傷亡的空前浩劫,一些日本政客和右翼分子卻厚顏無恥地說日本是“受害者”,叫囂“日本侵華是因為中國爆發了反日運動”,明明是對雙手沾滿中國和亞洲人民鮮血的戰犯。卻偏偏有人否認東京審判,不顧受害國人民的憤憤之情,再三崇拜那些罪惡的亡靈。這些人的所作所為更警示我們要永遠的記住那場戰爭,

日本國內右翼勢力對當年帶給中華民族深重苦難的那場侵華戰爭拒不認賬謝罪,那個讓中國人民蒙受恥辱的日子———“7.7”,注定不會從我們的記憶中淡化或抹去。有些事隨著歲月的流逝可以隨風而去,但是對於曾經飽受日本侵略者蹂躪、傷亡了3500萬民眾的中華民族來說,往事怎能如煙?

日本右翼勢力一直沒有坦誠面對那段侵略戰爭歷史。這種異乎尋常的頑固與反動經常使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受害國家人民感到憤怒和難以理解,同時也成為日本與有關國家發展關係的一大障礙。

一個對曾經傷害其他國家人民的歷史諱莫如深,同時又屢屢突破和平憲法限制執意向軍事大國目標邁進的國家,怎么能讓曾經飽受其侵略、有過慘痛教訓的鄰國人民放心呢?一個缺乏勇氣和正義面對自己歷史污點的民族,又怎么能指望曾深受其害的鄰國人民的寬恕和諒解呢?

77年前的一槍,打開了日本全面進軍中國的第一槍,當今天我們最多人隨著日本右翼的思路在討論誰打槍第一槍時,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而我們國人在對待歷史的似是而非的態度與我們的史學家面對政治意識形態而有意讓問題一而再再而三的每模糊的同時,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我們沒有日本人的嚴謹態度,對待歷史,我們迴避的太多,對待現實,我們迴避的還是太多,而真正可以讓我們將仇恨化為動力的源頭,我們找不到,我們找到的更多的是原始的衝動與集體無意識的盲目,當我們許多人抵制時,我們就開始抵制了,當我們太多人說上街時,我們就上街了,當我太多人說日本人壞時,日本就壞了,但無論如何,日本還在好好的存在著,日本在向海外派著兵,日本在申請著入常,日本在蠶食著中國的領土,日本人在看不起中國人,這一切的一切沒有改變,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從來就沒有戰勝過日本,而我們面對這種日本人的種種歷史與現實的蔑視,心中之情可想而知,這種民族仇恨之複雜糾纏在歷史與現實之間,而中國歷史與現實發展之種種悖論又讓這種仇恨不斷在自身與外界的情感中放大。

今天,在七七事變77年的今天,我們應該卻做的是要反思我們的歷史,面對我們的現實,有建設性的開拓我們的未來,歷史不相信眼淚,現實不相信眼淚,未來更不相信眼淚,只有仇恨的民族將永遠是卑微的民族,我們需要的是站在歷史的高度,化仇恨為動力,去全民族的努力,少說多做,用自強去換取自尊,用努力去換來尊重,用智慧去換來強大。

16年青年節演講稿:休假有感
1200字演講稿(3) | 返回目錄

五四青年節快到了!往年,五一"黃金周"的七天長假都能把"五·四"這個節日順帶著給"休了假",但今年規矩變了,黃金周改成了"小黃金周",五一節休假只到五月三號為止。從今年開始五四青年節放假半天,必須是14-28周歲之間的人才有權利享受此待遇!

這樣的一個青年"標準",不禁讓人想到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當時都已經超過了28歲,有的已經接近40歲。由此可見,十大傑出青年的評選並不是以14至28周歲為條件的。還有其他如青年教師、青年幹部等,一般都把40歲以下的都當作青年。

可是現在"青年節"放假,規定年齡為14至28周歲,這明顯和一些部門因某時某地某種特殊需要而定義的"青年"相矛盾,與社會公眾的慣常理解不吻合。

有了這樣的規定,也就意味著許多十大傑出青年、傑出青年教師,雖然有青年的稱號,卻沒有青年節休假的權利,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為什麼有這么大的笑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次定義青年的年齡段,是根據團章來的。

什麼樣的年齡是青年,不應該只以團員年齡為標準,畢竟青年並不能和團員等同起來,應該多聽聽社會的意見。更不能對一個定義,不同部門給出不同的規定,如此只會增加各自的矛盾,讓民眾無所適從,更可笑的是,還會出現諸如"傑出青年"不是青年,沒有休假權利的現象。

難道過了28周歲,咱就不能再當青年人了嗎?

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對年齡有了新的認識,總覺得自己二十出頭還算少年郎,三十左右才步入青年段,四十五十剛中年,七十八十還不算老!一直以來,都覺得這是種好心態,但凡一個人,只有自己覺得年輕,那才是真正的年輕。而且,隨著現如今人們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普遍在二十二三歲時才剛踏出校門走向工作崗位,而對於他們而言,所謂的人生,真正的人生。

由此才剛剛開始!我們很難對一個二十二三歲的"半大孩子"說:"嗨,小子,再過四五年,你可就是中年人!"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種說法匪夷所思,只因為他們還沒有做好步入中年的心理準備。

以28歲為限劈開中青年的界限,顯然,在目前中國顯得有些保守!而這樣的劃分界限,更會加重一些年輕人的心理壓力,誰都希望能夠少年有成,於是也就希望能夠可以"延長"一點年輕的時間,而你把青年的末限定在了28歲,無疑會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劇急功近利的心態:眼看就不再"年輕"了。過了28歲,其實依然可以很年輕,依然可以很純真。

可不論放假在家還是繼續工作,也不論是"適齡"青年還是大齡青年,都應當以自己的方式來紀念"五四"的精神,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因為我們所不應忘記的恰恰是"五四"為之熱切追求的,而非青年本身。

相關文章:
兩學一做主題演講稿1200字
黨員兩學一做發言稿1200字
八一建軍節領導演講稿1200字
2024年紀念七七事變77周年演講稿1200字
九一八事變作文演講稿關於重溫歷史立志報國_1200字
母親節演講稿範文1200字
感恩演講稿:忠孝兩全以孝為先1200字
家長會家長發言稿1200字
青春勵志英語演講稿1200字
六年級畢業演講稿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