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學語言在“變”中生出奇效

例如,別人問:“多大年紀?”她答:“十‘五’。”“家住哪裡?”“保全‘府’。”  

“乾什麼工作?”“唱大‘鼓’。”

等到牙齒修復後,這位女藝人再與人交談時,又儘量改用“開口音”,對答因此變成了——

“多大年紀?”“十‘七’。”“家住哪裡?”“城‘西’。”“乾什麼工作?”“唱‘戲’。”

考慮到單純採用抽象闡釋的方法講“開口音”與“閉口音”的區別,肯定會讓學生覺得乾巴無趣、不易理解,這位老師就引入了京韻大鼓女藝人在牙齒修復前後分別使用“閉口音”與“開口音”與人交談的故事。故事裡蘊涵的濃厚趣味,引發了學生啜飲知識清泉的興趣和欲望。

五、變灌輸為啟發——巧妙提問

一些教師在授課時習慣滿堂灌,卻不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做法,只會壓抑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學習的主動性。

正確的做法是摒棄灌輸,通過巧妙提問來激起學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將他們一步一步引入知識的殿堂。

在一節地理課上,萬老師向學生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晚秋或寒冬,為什麼霜凍多出現在晴朗的夜晚?”

學生甲回答道:“因為晴朗的夜晚,沒有雲層的保護,地面損失的熱量多,所以容易出現霜凍。”

萬老師接著發問:“為什麼我在題目中要強調‘在晚秋或寒冬’?”

學生乙回答道:“晚秋或寒冬的基礎溫度很低,如果繼續降溫,就容易出現霜凍。”

萬老師繼續發問:“還有沒有別的原因?”

學生們思考了較長時間,最終沒能回答上來。

萬老師適時地以提問語進行提示:“與晝夜長短有沒有關係?”

萬老師的話音剛落,一名思維敏捷的學生就想到了答案:“在晚秋或寒冬,因為夜晚時間很長,所以地面失熱的時間也就很長,失去的熱量也就更多,發生霜凍的可能性因而也就更大。”

針對學生甲在回答自己第一次提出的問題時忽略了前提條件“在晚秋或寒冬”的情況,萬老師緊接著提出了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我在題目中要強調‘在晚秋或寒冬’”,引導學生們注意到了霜凍的第二個原因;萬老師的第三次提問,調動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但由於學生們的思考範圍只局限在當堂的教學內容上,而答案卻在前面的相關章節中,所以一時沒能回答上來。在這種情況下,萬老師以提問語適時提示,最終讓學生們找到了正確而完整的答案,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萬老師以連環式的提問,引導學生們自己找出了霜凍的三個成因,這比直接給出答案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毛澤東說,“窮則思變”——當教學效果因授課語言陳舊枯燥而步入“窮”境時,教師理當“思變”——考慮一下如何改變自己的教學語言,讓其在“變”中生出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