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演講稿:潤物細無聲

“”,

潤物細無聲

農民,選擇了土地,因為他們知道這裡的耕耘能使他們感受到豐收的喜悅。花匠,選擇了花園,因為他們知道這裡的耕耘能使他們看到盛開的鮮花。而我卻選擇了一群群孩子,因為,我知道在孩子們的心田耕耘,能使我體會到農民的喜悅,花匠的欣慰。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自我踏上幼教工作崗位以來這句話時時縈繞在我的耳邊。這是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佳句,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座右銘。陶行知先生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教育事業。他的情至真,愛至深,是我們做人的典範。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要以“愛滿天下”的精神、寬容的心理去對待那些幼小的還未成熟的心靈,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多份寬容和厚道,理解並教育他們,使他們遵循正常的軌道發展。工作中,我正是朝著這一目標奮進著,在教育崗位上默默地耕耘,無私地奉獻,用這段人生最美的青春年華譜寫了一曲青年教師的奉獻之歌。

一、愛滿天下、潤物無聲

陶行知說:“大家願把整個的心捧出來獻給小孩子才能實現真正的改造。”他要求教育者“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是啊,熱愛教育,首先要對孩子有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陶先生高尚品格的薰陶下,在校領導的倡導影響下,從教10年來,我一直把班級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與他們一起笑、一起憂、一起學習、一起玩耍。 去年,我接了一個住宿班,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觀察、了解,發現班級存在著“幾多”——愛哭的多、不願吃飯的多、脾氣倔強的多、祖輩帶的多……家長們對這些“小太陽”“小祖宗”可謂百依百順。針對這些情況,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讓孩子走出自我、走出寵愛、走進同伴、學會交往。如我班的兵兵小朋友非常內向,在集體場合從不與大家一起玩,也不與別人說一句話,父母為此十分著急,為了給他創造一個與外面多接觸的環境,所以將他從祖父母那裡接出來,並讓他住宿在幼稚園。剛來的時候他一言不發,僅僅用點頭與搖頭來表示。於是,我每天早上來園第一件事就與他問早,晚上他臨睡前吻別道晚安,慢慢的他對我的問候做出了語言的回應。每月的遠足活動,我總是領著其他孩子與他一起分享美食,3個月後的一個周一早上,媽媽送兵兵到幼稚園,進門的第一件事他對我說“老師早”,還能開心的與媽媽說“再見”。這時的我和兵兵媽媽一樣,眼裡噙著激動的淚水,無法用語言表達眼前的這一切。兵兵從此越來越合群了,六一節還參加表演節目呢!看完節目後的一天兵兵媽媽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中她滿懷感激地說:“是您的辛勤教育讓我有了今天的喜悅,如果說機遇決定命運的話,那么我的孩子慶幸能遇上您這樣的老師,是您改變了我孩子的命運,讓我看到了希望。”正如陶行知先生在“育才三方針”中所說:愛,根據孩子們的不同傾向,透過集體生活,我們培養和引導他們對民族人類發生更高的自覺的愛。”

師愛不是溺愛,師愛還是“偏愛”。通過學習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教育理論,我明白在一視同仁愛學生的同時,如果能給待優生一點“偏愛”,這樣更有利於教育他們。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這么一句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就是要善於發現孩子們的優點和潛力,抓住孩子的“閃光點”來克服他們的一些消極因素。如我班的浩浩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孩子,由於經常捉弄同伴,大家都懼怕他。但我在班級宣布:凡能幫助別人、愛勞動等方面做得好的同學也會得到獎勵。下午當我叫到浩浩領獎時,全班小朋友都向他看去,她滿臉通紅,很激動,我抓住機會對大家說說:“浩浩今天主動給植物角的花澆水,而且幫助老師拿東西,你們同不同意給他發獎?”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同意。”這時他懷著驚喜的心情上來領獎。我懇切地對她說:“多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更棒的。”果然第二天,他沒有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