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中國是一個大談變化和西方商業精神的時代,從“乳酪”到“致加西亞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業文化對我們經濟的影響似乎已經超過了傳統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談到一個叫“羅文”的士兵如何敬業、服從、努力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在人們費勁心計號召員工努力學習“羅文”精神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似乎忘記了我們身邊一個更好的榜樣,這是“雷鋒”的悲哀,更是我們的悲哀。應該來說,“雷鋒”要比“羅文”偉大的多,也要實在的多。因為,我們需要的不是一種奴隸式的付出,更應該是一種對世界和他人的愛,為社會服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些年來,對很多人來說,感興趣的不是我們自己是否在學雷鋒,而是外國人在學雷鋒,感興趣的是西點軍校是否有雷鋒塑像,而不是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雷鋒。但是,不管怎樣,英雄是不應該被遺忘的,雷鋒精神是不應該被遺忘的。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然而一個有英雄卻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則是一個可憐的民族。雷鋒是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鋒從來不會離開我們,而我們卻曾經幾度遠離了雷鋒。
是的,幾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再也不要穿帶補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飢餓了,再也不要像雷鋒那樣經歷那么多苦難了。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他。任何時候,他還應該是我們的榜樣,何時候我們都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理解他、尊敬他。無論我們的生活多么豐富多彩,我們永遠也不能缺乏雷鋒身上那種對他人和世界的關懷與愛。
雷鋒應該永遠屬於中國,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箇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哪種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們的國家才能進步,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還有: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
41年前的3月5日,毛主席親筆題詞,發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一夜之間,雷鋒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一個普通戰士的光輝形象,從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
雷鋒叔叔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7歲就失去父母,成了一個孤兒。解放後,他參了軍,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戰士。在部隊里,他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曾多次立功受獎。因公犧牲那年,他只有22歲。
雷鋒的故事千千萬,雷鋒的事跡說不完。一天,雷鋒乘火車出差,在車上,他看到許多旅客沒有座位,就主動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主動幫他們打掃車廂,拖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板;他還給旅客倒水,幫婦女抱孩子,幫老人找座位,幫下車的旅客拿行李。一些旅客看到他這樣忙碌,就急忙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滿頭大汗,快過來歇歇吧!”“我不累!”是啊!雷鋒叔叔為了幫助別人,他只知道助人為樂,是永遠也不知道累的。
雷鋒叔叔非常節儉,一雙襪子補了又補,穿了又穿,可他卻用自己每月僅有的6元錢津貼,為全班戰友購買了許多學習書籍。他不僅自己認真學習,而且還經常幫助戰友,共同提高。1960年,遼寧省遭受特大水災。他悄悄的給受災的戰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錢。後來,他又把100元錢,以一名解放軍戰士的名義捐給了災區人民。
有多少次,雷鋒叔叔路過工地,就情不自禁地參加起那裡的義務勞動;雷雨來臨之際,他又用自己的被子去蓋水泥。
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乾,一個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體,才有力量。
一塊木板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因為它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發揚這種“釘子”精神。
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青春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永遠力爭上遊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啊!雷鋒,一個不朽的名字,你將永遠是一盞不滅的燈,你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