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壽慶答謝詞

又是一個中午過去了,草草溜進一碗速食麵下肚,終於把馬上要送交討論的五個檔案擬好,待下午上班後給領導審閱後,整個迎檢階段的前期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了。

因為這段時間很忙,母親也估計不知道我這個星期還會不會照常回家。因此,上午大哥打來電話,問我周末回不回家,我說肯定回家啊,因為周六便是母親的七十大壽,雖然母親已明確表示不大操大辦,但我們兄弟姊妹肯定得聚聚,樂呵樂呵。在新疆服役的侄子已退伍回鄉,在廣東打工的小妹和外甥也都回了家,我能不回嗎?

母親一向為人處世極其低調,儘管每次回家,我都會很小心翼翼地尊崇鄉間習俗,見到認識的或不認識的村里人,都會很尊重地停下來,熱情地打個招呼,或是一句很虔誠的問候,或是敬上一根只為他們預備的香菸,或是極真誠地一陣寒暄,反正,把鄉情的文章做得很足。但母親仍會在我每次回家時,不時地叮囑在任何時候,都要放眼長遠,善待鄉親,不可做無情無義之事,不可做寡情薄意之人,及“松樹越高越要挺,黃漿篷(一種野生植物,不往高處長,只往四散蔓延)越長越趴開”之類,提醒我不要擺城裡人的臭架子。所以,村里人都說我一如小時候尚未離家時的樣子,不是那種目光短淺、高不可攀的人。我就會回之一笑:我本來就是鄉下走出去的,趕那時尚幹嗎?

按我們的意思,父親剛走,就剩下能寄託我們對長輩盡孝之情的母親,況且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還過得去,怎么的也得擺開一個場面,為母親慶賀慶賀,圖個熱鬧,也不枉她老人家一生辛勞,撫育我們長大一場。但母親還是一再叮嚀:咱不去趕那個時髦,圖的就是個實在,只要你們都事業有成、創業順利、家庭和睦、身體健康,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於是,我們只好遂了母親的心愿,就一家人團聚團聚,把鋪張拿開,把排場放棄,只留下對母親深深地祝福,還有滿懷的敬佩。是啊,我們的快樂幸福,就是母親最大的滿足。

七十年的光陰,說長不長,母親用全部的精力和濃濃的母愛,呵護我們健康成長,成家立業;說短不短,自她老人家14歲開始步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開始,在這么兩萬多個日日夜夜裡,由少不更事的女孩,漸漸負擔起為人妻子、為人女兒、為人母親的職責,漫漫旅程,其間幾多艱辛,幾多苦澀,我已走兩年的父親、還有我們子輩,自有更深體會。

已開始了自己的不惑之旅,當為履行好為人夫、為人父的使命踉踉蹌蹌疲於奔命時,為人子的我才發現,母親56年裡的辛酸。經常從事文字工作的習慣使然,我喜歡在獨處時陷入沉沉思考。很多時候,我會在一個動作完成,另一個動作尚未開始時,思緒突然滑入一個茫茫空間,此刻的眼睛沒有了神采,只是一片茫然,但心裡卻很清楚,眼神已穿透時空,電光火石般射向那個叫鎖石的地方,從那條蜿蜒曲折的已走過不知多少回的鄉間小路,一直走進那棟老土屋,再到那扇魂牽夢繞的房門前,最後牢牢纏繞在了母親那已漸漸稀疏的花白頭髮間。曾經興奮的、苦惱的、盲動的、急躁的心情都蕩然無存,什麼希望、渴望、欲望、失望在此刻仿佛都與我無關,眼之所觸滿是慈祥和溫馨,心之所感全是和暖及滿足。此時我才明白,原來四十年來,生活到這個階段,才真正懂得:追求和幸福,就是如此簡單,簡單到只要有母親的幾句話、幾個眼神,幾個簡單的為我抻衣的動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