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告別儀式的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前輩、各位領導、各位親朋好友!

今天您與我在這裡,以萬分沉痛的心情,向我最敬愛的父親——王銘球的遺體告別,我既感到悲痛萬千,又感到十分欣慰。生我養我哺育我長大成人的父親,一旦撒手西去,一個為人子的我,無論如何悲傷都是人之常情。但是,且不說大家平時對我父親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也不說我父親生病期間,大家對我父親的關顧,就說說今天,父親生前的領導、親屬、好友以及同事,在此濟濟一堂相聚一起,共同緬懷父親生前的工作、生活,更難能可貴的是,台州電廠、台州市財政局、招商銀行、台州市集郵協會等單位送來了花圈,不少領導在百忙中也參加了今天的告別儀式,說明大家高度肯定父親,這足以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在此,我謹代表家屬,向今天參加告別儀式的,以及其他領導、親屬和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父親是一個普通而平凡的人,和大多數人一樣,對工作充滿愛,對家庭充滿愛,對生活充滿愛。

父親出生於1942年11月8日,1962年參加工作不到半年後,父親就被選送到鐵道兵部隊,他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里整整鍛鍊了五年,當戰士時,父親是五好戰士;當班長時,父親所在的班被評為“學習毛澤東著作先進集體”。軍旅生涯使父親具備了鋼鐵的意志、精湛的技能和嚴謹的作風,使他在今後的工作、生活受益非淺,所以,無論是在福建省的8450軍工廠,還是在台州電廠的修配分場、煤氣站,在工作上,父親總是刻苦鑽研、精益求精,不攻克難關不罷休。

父親對工作充滿愛,體現在精心的投入、精湛的技能、精細的作風這三個“精”字上。遠的不說,在修配分場工作期間,面對冷冰凍的加工件,父親都像呵護嬰兒一樣盡心,東瞧瞧、西看看,心裡琢磨著怎樣走刀,如何切削……經過父親加工的工件,尺寸標準絲毫不差。因此,說起父親的技術,沒有一個人不豎大拇指的,就連在機械加工技術方面人才濟濟的海門水泵廠(即今天的浙江真空設備廠),好多次碰到技術難關,也想方設法委託台州電廠相關部門,請父親過去指導、幫助。對企業、對同事,父親在技術方面從來不留一手,父親在修配分場帶的幾個徒弟,個個都是技術能手,對其他同事,也是悉心指導、幫助,所以,修配分場整體具備較高技能,以至於台州地區不少機械企業聞名而來,請修配分場加工高精度、難度高的機械產品,這其中也凝聚了父親不少的心血。父親在機械加工方面的技術,在台州地區也小有名氣,以至於在父親退休後,不少私營企業爭相聘請父親當技術顧問。

父親在退休前的幾年,調到煤氣站工作,這對於父親是一個全新的工作。但年近花甲的父親,硬是憑著一股臨老也不服輸的韌勁,在短短的時間裡,掌握了製造煤氣的技能。在此期間,每當我父親上班時,母親在燒飯時就會樂呵呵地說:今天你父親上班,煤氣質量好。果然,一打火,煤氣顏色藍旺旺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對工作做到“盡心”兩個字,使我們子女也無形中受到薰陶。

父親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業餘時間喜歡養花種草,不但在家裡蒔弄花花草草,就連以前工作的煤氣站,父親和喜愛花卉的同事,一起把車間打造成如花園一般美麗,以至於到過煤氣站的人,無不嘖嘖稱讚煤氣站優美的環境,渾然不覺這裡是製造煤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