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的植樹節演講稿範文精選2015

二、講究方法,努力提高植樹造林工作的質量和效益

植樹造林、綠化家園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把這項工作真正擺在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為官一任,綠化一方。全區各級在造林綠化工作中,都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注重工作實績,確保植樹造林工作的質量和效益。具體來說,關鍵要把握四個原則。

一是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搞好規劃是植樹造林的前提,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在規划過程中,要本著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什麼地塊適宜栽植什麼品種,什麼品種栽到什麼地塊成活率高,一定要搞清楚,在這方面一定要多聽一聽有關專家、技術人員的意見,絕不能閉門造車,絕不能拍腦門決策,必須要集思廣益,科學決策。同時,對於每一項綠化工程都要立足實際,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要突出特色,強調品位,建成精品。在實施過程中,要將規劃內容落到實處,要一張圖紙乾到底,堅決避免工作的盲目性、隨意性,堅決克服各種形式主義。

二是要堅持社會參與的原則。“植樹造林,綠化家園”活動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絕不是一家一戶、一個單位、一個部門所能獨力完成的。這就需要我們調動起全社會的力量,以大兵團作戰的方式,捆綁式、集團衝鋒式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去。區鄉機關廣大幹部要 在造林綠化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各企事業單位、學校要積極主動地承擔起造林綠化任務;婦聯、共青團、武裝部等單位要組織婦女、共青團員、民兵踴躍參戰,營造“三八林”、“青年林”、“民兵林”;部隊要積極為美化綠化第二故鄉出力,營造好“雙擁林”、“愛民林”。各鄉鎮要加大民眾義務工、勞動積累工向造林綠化投放的力度,做到戶戶造林,人人植樹;要落實好國家關於宜林地有償轉讓的有關政策,本著“誰投資,誰受益,誰栽植,誰管理”的原則,支持和鼓勵城鄉個體工商戶、下崗職工等開發治理荒山、荒地,從而形成全民造林的局面。

三是要堅持市場運作的原則。造林綠化工作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錢從哪裡來”,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實際困難。關於資金問題,各鄉鎮、各部門應創新思維,創新途徑,改變以政府為主、財政拿錢的傳統方式和觀念,千方百計引進市場機制,實施市場化運作,多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地籌集資金。我想可以採取這樣幾種方式:一是出售林地冠名權,吸引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大戶投資;二是借栽種具有紀念意義的樹木,吸引城鄉廣大幹部民眾個人投資;三是採取承包林地等方式,用經濟利益吸引個體大戶投資;四是採取對外招商的形式,用優惠政策吸引外來投資;五是大膽、放手地發展非公有林地,在執行林業管理政策的基礎上實行“誰投資、誰所有”。總之,不管採取哪種方式,只要能有效解決資金問題,只要能有效擴大植樹造林的面積,只要能有效保證植樹造林的效果,都可以積極探索,大膽嘗試。

四是要堅持注重效果的原則。造林綠化效果好壞事關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如果我們耗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轟轟烈烈地把樹栽下,而成活率不高,未收到好的效果,就會勞命傷財。所以在造林綠化過程中,我們要把確保栽活作為檢驗工作的最終標準。在工作中必須堅持嚴格管理,精心組織。不僅要重點管理好人、財、物,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有限的財力、物力發揮更大的效益;而且要堅持栽管並重的原則,確保造林質量。凡是參加造林綠化的單位(投稿秘書家園,贏得豐厚回報!. 歡迎您)和個人,都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嚴格按要求進行科學種植和管理,確保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綠一片。在整個造林工作中,要實行全程跟蹤式管理,必須把成活率作為一項硬指標,以此衡量各單位造林工作的好壞。與此同時,管護也是確保造林成功的一項重要措施。各單位栽植後,要自行安排管理,以後每年春秋季檢查一次,發現有缺苗、死苗的,必須限期補栽。各鄉(鎮、街)要以村為單位,組建和落實林木管護隊伍,落實林木管護辦法,對造林重點地帶要有專人守護,對亂砍亂伐和失火燒山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依法嚴厲打擊人為破壞行為。林業局要積極做好林木病蟲害預測預報,制定防治預案,提前將人員、藥物等準備工作落實到位,確保不發生大面積的林木病蟲害。

三、強化措施,全面推進造林綠化工作的開展

全面推進全區造林綠化的廣泛深入開展,關鍵在於要通過加強領導、大力宣傳、落實責任等措施,真正形成一種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