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演講稿範文新編2015

(三)以城市綠化為重點,實現環城綠化建設的新突破。城市的第一視點是環城外圍,外圍區域的綠化水平如何,對於人們正確評價一個城市的建設品位、經濟發展及文明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縣由於家底薄,環城綠化工程層次較低。因此,我們要利用春季義務植樹的大好時機,大力實施“森林圍城”戰略,爭取利用5年的時間,實現“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奮鬥目標。今年的工作重點是自來水廠廠區綠化、河東開發區新建單位的庭院綠化和沿河路的平整綠化工作,這項綠化工作由城建局組織人員進行規劃和實施,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採取措施,確保儘快收到明顯成效。

(四)以林業工程建設為重點,實現補植補栽的新突破。200x年,國家對退耕還林項目地做了適當調整,不再下達我縣退耕任務。但在退耕還林後續工程問題上,我們一定要加強管護。自200x年以來,退耕還林造林成活率未達到85%,保存率未達到80%的,一律要進行補栽補造,爭取今年全面掃尾,不留後遺症,確保達到國家驗收標準。凡未進行補栽補造或補植不達標的退耕戶,停發當年糧款補助,這個政策不變。

三、強化措施,確保質量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造林時間緊,任務重。各鄉鎮黨委、政府要著眼長遠,狠抓當前,採取有效措施,扎紮實實地搞好春季植樹造林。

第一,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造林綠化工作社會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必須把這項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堅持造林綠化目標責任制,把造林綠化的重任放到各級領導的肩上。各級政府的主要負責同志要作為第一責任人,切實承擔起林業建設的重任。要進一步加大領導力度,強化措施,真抓實幹,確保圓滿完成縣委、縣政府確定的任務。要強化監督檢查,堅持經常性的檢查、通報、獎懲制度,生產情況三天一調度,七天一檢查,做到有部署、有落實、有成效。林業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組織協調,搞好檢查監督,當好參謀助手,做好技術指導,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各項工程建設任務。

第二,要深化林業改革,增加林業投入。各地要加大林權制度改革的力度,通過租賃、拍賣、股份制等形式,大膽引入非公有製成分,增強社會參與的廣度和深度,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為主體,集體、民營、私營林業經濟並存的經濟體制。要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經營、誰得利的原則,鼓勵企事業單位、各類經濟組織和個人,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地區開發經營林業,形成全社會辦林業的整體合力。同時,要注重保持林業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對林業承包契約,時間可以長一些,並允許繼承和轉讓,努力促進資金、勞力、土地等要素向林業聚集,切實調動千家萬戶植樹造林的積極性。要堅持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的原則,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地籌集林業建設資金,推動林業建設事業的發展,達到政府要綠,農民要利的雙贏目的。

第三,要紮實有效地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是加快造林綠化步伐的一項戰略性措施,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林業、新聞宣傳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大林業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義務植樹的自覺性,在全社會形成“植綠、護綠、愛綠、興綠”的綠色文明新風。要科學規劃義務植樹基地,組織動員和引導全社會的力量,廣泛參與造林綠化,推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深入開展。對不按規定履行植樹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綠化委員會按每人每年12元收繳綠化代植費,組織造林專業隊統一栽植。

第四,要堅持科教興林,提高造林質量。在工程建設中,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堅持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因地制宜,統籌兼顧,提高標準檔次。規劃一經制定,就要一屆接著一屆乾,一張藍圖繪到底。各單位在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時要強化主人翁意識,科學栽植,採用挖大穴、栽大苗、施大肥、澆大水的方法,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

四、求真務實,切實抓好林改和森防工作

一是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問題。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縣(區)今年全面鋪開林權制度改革,力爭在8月底前基本完成林改。希望各地要抓緊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制定好操作性強的工作實施方案,採取有力措施,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不管是退耕還林、四荒造林,還是防護通道林帶、生態園區的建設,都必須產權清晰,造林後都要及時給造林戶發放林權證,實現植樹造林的責權利的統一。

二是森林防火問題。農業稅取消後,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得到了空前高漲,一些多年未耕作的撂荒地重新被翻起來。為便於耕種,農戶可能會選擇火燒荒地上的雜草,這就使森林火災的發生機率增大。從這幾天各鄉鎮反饋的情況看,防火形勢非常嚴峻。各地務必高度警惕,認真抓好防範工作。要重點抓好野外火源的管理,嚴禁煉山燒地。發生森林火災後,有關領導要及時到場,科學指揮,確保人員安全。森林消防專業隊要發揮專長,迅速出擊,撲滅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