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重陽節慈善慰問活動發言稿

尊敬的慈善協會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慈心善友:

首先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議並發言,秋高氣爽,九九重陽。重陽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歷來具有特殊地位和意義。“九”中國古人認定為最高數,中國傳統文化經典“易經”,有“xx”至尊之說,九有與“永久之久”諧音,“九”象徵著天。重陽節起源戰國時期。九九重陽最初是為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經過歷代發展九九重陽節被賦予了許多文化內涵,和美好希望。

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一些地方把農曆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我國政府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中國自古以來重視孝道,百善孝為先,敬老、養老是孝的最重要的體現。孟子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論述,孔子也有“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的思想。這些敬老、愛老、養老的古代傳統敬老思想和我們現代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是一致的。

我們安康佛學慈善分會自成立以來,在市慈善協會的領導統一安排下,每年重陽節及其他傳統節日,組織會員和社會志願者開展多種形式慰問活動。對漢濱區五里、建明、吉河、紫荊、茨溝等鄉鎮的孤寡、殘疾、特困老人進行慰問,送去現金、糧油、被子及其它生活用品,慰問物資價值總計xxxx元。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過去許多人們總是以為泛指無後代子女,特別是無傳宗接待男孩為不孝。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這裡所講的後,更深層面的是指後輩的本分,晚輩的責任。不孝的表現雖然很多,但以不盡做後輩的本分和晚輩的責任為最大。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更是我們每個人的家庭責任和社會義務。

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無可避免,每個人終將面對自己老的時期。每個人都會希望自己長壽健康晚年生活幸福,我們應共同努力做到孝敬父母,善待老人,用慈的心、用善的行使老人們感到社會的關愛和慈善的溫暖

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老的明天,我們將一如繼往繼續開展各種慈善活動,宣傳慈善,做好慈善,擴大慈善影響力儘自己一切努力,孝親敬老、關愛老人從家庭做起,從身邊做起,為了老人、為了別人、其實更是為了我們自己老的時候安享晚年。讓我們從現在做起、以感恩的心做起.....

做慈善是好事、做慈善是好人、好人會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

讓我們共同祈願:以我們所有的善念、所有善行祈願天下所有;過去的老人、九九康泰、極樂安康!祈願現在的老人九九長壽、幸福安康!祈願未來的老人(也是今天我們在座的所有人)九九如意、吉祥安康!

感恩合十

祝願大家六時吉祥

XX年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