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中國COO劉軍:男人最大的遊戲是工作

人生有很多機遇,當機遇來的時候,要看你能不能抓住,這跟你的一些基本素質相關,比如你是不是正直,是不是善良,很多人就折在這個上面

一米八幾的個子,黑黑的臉膛,魁梧的身材,有力的步伐,36歲的“籃球小子”劉軍身上處處透出一股精神勁兒。他自己卻說:現在不精神啦,幾年前比這還好呢!

採訪到劉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他非常低調,據聯想公關人員介紹,除了因為業務需要,在策略和產品發布會上和媒體見面外,劉軍平時絕少接受專訪,從來不給媒體宣傳他個人的機會。

聯想少帥楊元慶獨當一面後,作為他的左右手,劉軍也逐漸挑起聯想的大梁:從聯想首任PC研發部總經理到最重要的桌上型電腦事業部總經理,從主管消費IT業務群到負責整個集團的企劃運作系統……一路走來,他順水順風,肩頭擔子也越來越重。

新聯想成立,楊元慶成為董事局主席,坐鎮紐約,家中這一攤事兒就全交給了劉軍,頭銜是聯想中國營運長。

現在,新聯想整合行至中盤,根據地——聯想中國的表現就異常重要,所以,“全力以赴把聯想中國工作做好,也花相當時間參與到整個公司大政方針制定”的劉軍,喊累就在所難免了。

說歸說,劉軍還是處處表現得遊刃有餘:上任4個月,新聯想第一季度的財報就表明,新聯想在大中華區為“大家”利潤貢獻率超過了40%!

“單拿出來,業績也非常好。感謝全國人民給了聯想非常大的支持!”劉軍快人快語。他坦言,如果不是元慶(聯想內部稱呼楊元慶專用語)給他頻繁換工作,不斷加壓,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呆上一段時間,他會像螞蟻一樣把窩搞得特開心,工作、生活都是如此。

中國一線企業與西方差距明顯縮小

聯想中國取得了好成績,劉軍還是不敢掉以輕心,一是PC市場競爭激烈,二是新聯想整合進入深水區,對手們都虎視眈眈盯著呢!

劉軍說,好在決定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之前,就已經考慮到了這種壓力。

“因為收購的確是‘蛇吞象’,收購部分的業務規模相當於我們的4倍,是一個全球化的老牌企業,我們要一條一條地把握風險,排序,然後進行防範。”

“這裡沒有一個成功的模式,作為第一批去嘗試的人,我們面臨的其實是這樣一個神秘、陌生甚至恐怖的前方。”

說“恐怖”的時候,劉軍加重了語氣。確實,從中海油競購優尼科失利,到海爾退出美泰克爭奪戰,邁出國門似乎像一個揮之不去的魔咒,籠罩在許多雄心勃勃的企業家頭上。

然而,柳暗花明,收購之後,劉軍們才欣喜地發現,和西方第一流的企業相比,自己原來並不差多少嘛!

“其實中國一線企業在企業管理上,與西方企業的差距已經明顯縮小。總體來說,這種差距已經不是八國聯軍打北京那陣子的洋槍洋炮和大刀間的差距了,差距存在,但不是那么大。”

劉軍告訴記者,邁出國門成為國際化大公司的聯想,目前所面臨的最大的實際困難就是語言,但這也只是一個暫時的困難。他目前正在學習英語,前不久,還用英語向他的直接上司——Steve Ward匯報了工作。和記者聊天時,不斷有英語單詞從他嘴裡冒出。

“最辛苦的就是身體,因為和美國有時差,我幾乎形成慣例,基本吃便當,10點12點才結束工作,因為只有那時候才能溝通。甚至有時候是兩頭,你早上起來,七八點鐘半開個會,他們睡覺了,你又開始工作了。

“還要適應旅行,以前出國,到那兒先歇一天,倒倒時差,第二天開始工作。現在到了就要工作,而且聽的都是英文,越聽越困,到後來開會時打盹已經被大家理解。

“我曾經創了一個紀錄,就是48小時往返美國一次,飛過去,開會,再飛回來。中國人特別不愛搬家,但是在全球公司,做一個高層管理者,要習慣於遷徙式的生活,要有具備遷徙能力的老婆和兒女,這都是非常有挑戰性的。”說到這裡,劉軍歪了歪嘴,臉上流露出一絲無可奈何的表情。

開發出聯想第一款賺錢的家用電腦

劉軍1993年清華大學畢業後進入聯想,這一乾,便是12年,所有關於企業管理、市場的經驗,都是從聯想獲得,是名副其實的聯想子弟兵。

劉軍坦言,當年也曾受到過誘惑,因為畢業那陣,最想進的還是外企,加上當年聯想名氣、待遇也不如現在,後來外企來挖他,讓他頗有些動心。

“你可以想像,別人給你的薪水是你現在的5倍,你沒有汽車,也沒有房子,天天騎車上下班,就連打 計程車都要考慮考慮,5倍的Offer和跨國公司特別響亮的名字的確是極大的誘惑。”

初步接觸之後,讓劉軍泄氣的是,外企公司明確告訴他,給他的位置已經是本土員工中最高級別的了,要想升遷幾乎是不可能的。

“實際上,人生是很短暫的,像我們這些做職業經理人的,你的事業和工作是人生中最主要的部分。你花在工作上的時間,你和同事相處的時間,要比和家裡人在一起的時間更多。所以好的工作環境和好的工作氛圍,應該是你選擇工作的最重要的判斷標準。”

於是,不甘心被“ 天花板”擋住的劉軍繼續留在聯想發展。幸運的是,他很快進入了楊元慶的視野,開始步入核心層。

1996年4月至1998年4月,劉軍擔任第一任聯想電腦公司研發部總經理,兼任公司副總經理。在他的主持下,聯想成立了中國第一個IT工業設計中心。

“當時,我完全不是今天這樣子,一身稚氣。我和60多個研發部的小伙子苦思冥想設計了一個產品,並把它開發出來,就是聯想第一款賺錢的家用電腦——‘天蠍’系列,但這個產品差點半途夭折!因為我們裝了很多東西,有光碟機、軟碟機,都是大個的,很難看,我們就用一個門把它蓋住。現在是司空見慣了,當時是創新。做評審的時候,製作部門的主管跳出來說,工人容易在操作過程中把那個門給碰掉,因為這個,就要抹殺我們那么大一個創新!”

官司打到楊元慶那裡,劉軍得到了支持,後來的業績也證明了他判斷的正確。

1999年,在他的策劃下,聯想破天荒地動用1300萬費用投入到一款電腦——“天禧網際網路功能電腦”的研發當中。

這一次,劉軍又成功了!銷售第一個月,淨利潤就達到3000萬,他懸了半天的心落回了肚子。

“那是我們頭一次用1300萬投資一個產品,確實玩得有點大,好在那個壓力時間比較短,我們一個月就賺回來了,老闆也高興,大家都樂了。”

關鍵處堅持 不關鍵處妥協

劉軍在聯想基本上是做什麼成什麼,所以有人送給他一個綽號——“福將”。

劉軍說,這個叫法讓他感到很刺耳,因為他從來就是個運氣很差的人,差到從來沒中過獎。

大學時候,大家抽籤決定選修課,一個班30個人,要有5個人被抽去學大家不願意學的課。到還剩十幾個人的時候,已經被抽走4張了,劉軍害怕最後一張輪到他,乾脆就先去抽。

“結果用顫抖的手一抽就抽到了,大家一陣歡呼!運氣差到這個程度,哪裡來的福氣?”劉軍覺得自己根本不是什麼福將。

“我既不聰明也沒有什麼浪漫的情懷,但我的長處也非常明顯——領導力。我可以把一幫有能力的人組織在一起,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才幹,讓大家都喜歡這個工作環境,願意在這個環境下工作,最終推動一個整體向前走。這一點是我最重要的關鍵成功元素。不是協調力,是領導力,協調力是來協調,領導力是在碰到關鍵點時,只有你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只有你能拍板。觀察、尊重你的同事,認真傾聽,參與你討論的人都是有才幹的人,他們各抒己見,把方方面面都說到了,當你拍板的時候就很容易了。”

能夠領導一萬多人企業的劉軍,當然不能僅僅靠領導力來解決一切問題,很多時候,他也會運用妥協,所以也有媒體稱他“身段柔軟”。

第一次和聯想國際(即原IBM個人電腦事業部)同事開會給劉軍留下了深刻印象。剛開始,聯想國際的人都習慣性地坐在前排,謙虛的中國同事都坐在了後面。中場休息,聯想國際專門負責文化的人看出了問題,把他們老總叫出去了,說這會有問題,所有的中國同事都在後面,位置要變一下。國際老總立即意識到了,再開會,位置就岔開坐,前後就均衡了。

“大家一旦了解,尊重就自然有了。在大公司做事要把握一個度,把握一個溝通妥協和堅持的度,這個非常重要。因為在大公司裡面,大家都是通過協同工作來完成任務的,要很好地幫助別人,你需要幫助時別人也會幫助你。在關鍵的點上要堅持,在不關鍵的點上可以妥協。”

現在不打籃球了,有點虛胖

人物周刊:作為年輕有為的成功人士,你怎么看自己?

劉軍:我覺得我就是一個打工仔。幸運的是操的盤比較大,聯想中國是300個億的營業額,基本上每次批的都是七八位數的錢,也蠻有成功感的。但比起中國這么多成功的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我真的就是一個打工仔。兢兢業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替老闆把錢賺到,就行了。

人物周刊:在你成長的道路上,誰對你的影響比較大?

劉軍:人生有很多機遇,當機遇來的時候,要看你能不能抓住,這跟你的一些基本素質相關,比如你是不是正直,是不是善良,很多人就折在這個上面。

為什麼我能做好領導?那是因為我能用公心去對待事情,不考慮私利。這樣的品質其實是人很重要的素質。有些人才幹很好,但德差一點,那就特別影響自己發展;有些人不是特別聰明,但很勤奮,人品沒有問題。這些人越往上走,越容易被領導信任和重用。

說到最感謝的人,我還是要感謝我的父母,我爸爸是中學老師,媽媽是醫生,很普通的家庭,但是他們給我的教育很好。我是一個在人品上還不錯的人,包括跟人的交往、為別人考慮等,還是不缺的。萬一他們教壞了我,我就不可能在今天這個位置上。

人物周刊: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多嗎?

劉軍:只要在北京,每個周末我都會和我爸媽一起吃飯,下午帶他們出去玩玩。我們住得非常近,隔一條馬路,他們經常過來照顧我的生活——特簡單的生活:衣服直接扔在地毯上,就可以不管了,都是他們幫我打理。對我這么關照,所以我不成家好像也沒有覺得怎么樣,老人什麼都給你想好了。

人物周刊:聽說你以前很喜歡打籃球?

劉軍:現在也喜歡,但時間很少。現在虛胖,有點浮腫。鍛鍊得最好的時候比現在瘦。就因為不怎么打了,所以身體變虛了。除了打籃球,我還去郊遊,我比較喜歡玩。

人物周刊 :有沒有其他運動項目?

劉軍: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就喜歡打籃球。比較激烈,短時間就能有很好的效果。有朋友慫恿我打 高爾夫球,但我覺得那個不適合我,太花時間了。籃球變化比較多,有一點團隊工作的色彩,高爾夫是個人的工作,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覺得它太慢了,太花時間了。我決定45歲的時候開始打高爾夫。

人物周刊:當上老總還有休閒的時間嗎?

劉軍:最近比較少一點,最喜歡的還是工作,所以我並不覺得痛苦,一個好的工作環境,當你沉浸其中的時候,是樂趣。對男人來說,人生最大的game是工作,我是這么認為的。

人物周刊:那你是一個工作狂?

劉軍:也不是,我把工作和生活分得非常開。當年,我在高考之前天天打籃球,老師說我一點都不進入狀態,跟我爸說,我爸說相信我吧。從小就這樣的特點,該休息休息,不急功近利,我覺得這個挺重要的。

人物周刊:你心態很好。

劉軍:我性子急,最不能容忍呆著定坐,出差秘書給我弄20分鐘閒著我都不能容忍。

人物周刊:最近有休假嗎?

劉軍:我已經幾年沒有休假了。元慶老讓我換工作。我有一個特點,每當乾一個事情,乾住了,時間一長肯定特舒服,就像一隻螞蟻到一個地方急忙布置等著享樂,結果等我布置好了元慶又把我放另一邊去了。我相信在任何一個地方呆長了,我能特別舒服,我能天天打高爾夫球去,任何事情都會井井有條,我相信能夠做到。但不幸的是,我想閒一下的時候,就被柳總和元慶給弄一個新地方,所以有點疲憊。這些年不斷地換,什麼事情都乾過,鍛鍊得比較全面。

劉軍

1993 從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進入聯想,主持推出EGP系列電腦

1996 首任聯想集團PC研發部總經理。

1998 成為聯想集團桌上型電腦事業部總經理,主持並推出了劃時代的網際網路天禧電腦

2001 任聯想集團消費IT業務群主管高級副總裁,提出數碼消費戰略,改良聯想1+1專賣店經營方針

2003 任聯想集團企劃與運作系統主管高級副總裁,提出集成供應鏈戰略,推動集團供應鏈改造,使運作成為聯想PC核心競爭力之一;建立集團戰略管理體系,是04中期戰略主要制定者與執行者

2005 任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中國營運長。全面負責聯想中國業務,為新聯想全球戰略制定與業務整合的主要參與者 (陳磊)

來源: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