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加班的五個提醒

國慶節是國家的法定節假日。有不少企業由於其行業特性,無法放假;有些企業工作任務繁重,工期緊迫,不得不安排加班。很多人已經知道了節假日加班工資是300%,休息日是200%。不過光知道這些,並不一定能很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在此作五個方面的提醒:

提醒一 加班必須得到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同意,這是加班要求提出中必須注意的。無論是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加班,還是勞動者因為工作繁忙向單位提出加班,都必須得到對方的同意。其中特別要理解這兩點:(1)勞動者有拒絕單位加班要求的權利;(2)並不是勞動者延長增加勞動時間,就一定是法律上所說應支付加班費的加班,還需要有單位同意這一要件。

提醒二 法定節假日加班不能補休,只能發加班費。法定節假日是國家特意規定出來,讓勞動者休息的日子,它不同於一般的休息日。法定節假日的日子是固定的,元旦1天,春節、五一、國慶各3天,總計10天;而休息日是可以調整的,只要一周至少安排二天休息並符合工時規定即可。因此國家對於法定節假日的態度是一般不應該安排加班,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加班。如果法定節假日可以補休,就失去了規定這些節日的意義,所以法律明確指出,在法定節假日安排加班的,用人單位必須按照法定標準給予加班費,不得以補休代替。

提醒三 國慶節7天假期的加班費計算並不相同。細心的人可能發現,國務院在每次的國慶放假通知中,都明確指出,1日、2日、3日為國慶休息,剩餘4天都是從前後2周的休息日調換來的。這就決定了調換的4天性質與前3天並不相同:4天是普通休息日,3天的才是法定節假日。普通休息日加班費是200%的計算標準,而且可以補休。這點不少企業和勞動者都不清楚,我在這裡特別請各位注意。

提醒四 加班工資計算基數是有多種計算依據的。很多人知道300%的規定,但是臨計算,才發現300%去乘什麼倒變成了棘手的問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如果勞動契約有約定的,加班工資計算基數按不低於勞動契約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集體契約(工資集體協定)確定的標準高於勞動契約約定標準的,按集體契約(工資集體協定)標準確定;如果勞動契約、集體契約均未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職工代表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定;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同時按以上原則計算的假期工資基數還不得低於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提醒五 提出加班費主張時要有證據證明加班,並注意時效。這點是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加班費問題時必須注意的。很多勞動者跑去申請勞動仲裁,卻沒有證據證明是加過班,結果不僅加班費沒拿到,還和用人單位關係發生裂痕。在我的辦案實踐中,如果用人單位不實行打卡制度,或者加班登記制度的話,舉證是有相當困難的。通常我建議當事人使用錄音、書面報告簽字等方式將證據固定下來,這樣才能有備無患。同時申請勞動仲裁時要注意仲裁時效是60天,也就是說60天過了的話,你就沒辦法再通過仲裁主張你的加班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