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業時代的網上創富機會

第三類是傳統品牌的轉型,或者為網路渠道打造的“網貨”副品牌。例如:妙帛服飾專門開發、設計的時裝網貨品牌“韓至”,華潤集團香榭里家紡打造的網貨品牌“luxlulu”。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三種網貨中,創業者打造獨立品牌的比例遠遠大於製造業轉身,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製造業經營者的行銷觀念還遠遠落後於網際網路時代。

網貨:進入商業社會的快車道

面對近年來“網貨”社會地位不斷攀升的現象,有分析認為,“網貨”是製造大國轉型商業社會的有效途徑。目前,中國社會經濟正處於從製造型向商業型轉型的歷史階段,加上XX年歐美金融危機加強了中國企業轉型的迫切性。導致製造強、行銷弱的中國企業在急劇的轉型期中沒有能力快速適應,不得不繼續血拚價格維持代工業務,或者經營一些“山寨”商品,一些企業甚至鋌而走險,製作假冒品牌的商品。

幫助這些企業在轉型期實現過渡,解決外貿大國轉型期的經濟不穩定因素,以及因此帶來的供需不平衡、失業等社會問題,已經成為政府與社會的核心關注點之一。

“國家電子商務發展‘xx’規劃”主要起草人、清華大學教授柴躍廷告訴記者:“我國正處於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關鍵時期,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發展基於網際網路、以第三方交易與服務為主流模式的電子商務服務業,最佳化產業結構,提高國民經濟運行效率與質量,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

柴躍廷表示:淘寶網等第三方交易與服務平台,是中小企業開拓市場、樹立品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說:網貨,體現了品種經濟和範圍經濟的特點。“中國製造”轉型“自有品牌”是我國經濟從出口型轉向內需型最現實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