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簾創業者需要放棄價格競爭

  大學生創業網 對於許多窗簾創業者來說,在創業之初就要面臨激烈的窗簾市場競爭。不管新創企業處於行業的什麼市場階段,競爭都是不可避免的,不是現在,就是在不久的將來。

大部分創業者都是發現或發掘了某一商業機會或者創意,而決定開創自己的事業的。不論是高科技企業還是一家小燒餅店,在創業時候,肯定是發現了別人還沒有發現或重視的某種機會。可能是某種填補空白的高新技術,也可能只是發現了某個地區有吃燒餅的需求,而沒有燒餅店去滿足。總之,創業的前提是機會存在,並且是可利用的商業機會。否則就是盲目創業,成功會變得很難。

創業機會本身就是一種優勢,但是這種機會優勢能否持續存在,能持續多久,就很難說了。在商業社會中,真正做到別人所不能做到的,太困難。及時你進入了一個市場空白區域,你成功的開始必然會引出很多後來者,並且這些後來者的成長速度可能更快。因為他們在某些方面有了更好的參照,許多需要摸索、研究和論證的事情你都替他們做好了。並斥資在安徽建立萬燕電子系統有限公司,為中國人開啟了家庭影視的時代。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窗簾市場相當成熟的時候,占據窗簾大部分市場的是愛多、步步高、新科等新品牌,而不是萬燕。

所以說,沒有永遠的窗簾價格以及價格競爭優勢。對於一個窗簾企業來說,競爭優勢都是階段性的,競爭優勢也是需要不斷更新的。在創業過程中,還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競爭優勢,有策略地設定模仿障礙。否則,眾多的效仿者將分享你的機會和利潤,甚至超越你,將你擠出窗簾市場。因為資金比你多,資源比你豐富的企業和個人肯定是存在的,他們也會看中機會。你可能是做,但未必能做。

創業的目的是利用創立的企業提供產品或者服務來創造商業價值。在社會需求總量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這種價值的總量也相對穩定。創業者當然希望自己是**能夠提供這種產品或者服務的人。但是這只能是一廂情願,畢竟有肉誰都想吃。那么,創業者就要想辦法設立一種“壟斷性”的優勢,提高其它進入者的進入難度。

對於一些技術含量較高機會較難識別的情況,創業者應該意識到保密的重要性。保守商業秘密,可以防止機會過早傳達給別人。但是這種保密措施,只有創業者個人掌握的信息或者技術是很難挖掘的,其他人只有通過創業者才能了解和掌握的情況下最有效。當然,申請專利是一種合法的壟斷手段。但是中國的專利擁有量雖然最多,其中80%卻屬於垃圾專利,並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或者長生市場效益。所以,相對來說這種創業者還只是少數。

更多的創業者可能並不會擁有專利,他們只是瞅準了某個市場機會下手創業的。這種情況了,如果機會和機會都是容易被學習和利用的,用“保密”的方式來保護競爭優勢就不會有什麼效果了。此時,創業者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對現有資源的控制,通過控制資源來建立競爭的障礙。這種方式對創業開發有賴於有限資源的情況下,非常有效。例如,你的企業提供一種產品,可以滿足高校課程教學需要。那么你在創業之初就要和當地的高校簽署長期供應契約,這樣其它進入者再想開發機會就比較困難了。這是控制有限的大型客戶資源,除此之外還可以控制有限的原材料供應商或者地理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