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領工資高過白領很正常

近日,一張題為“搬磚工月薪7000元”的薪水單瘋轉,而有媒體調查後稱“薪水單上的薪資水平基本屬實”,一時間白領們紛紛自嘲“再也不說自己是搬磚的了”,有專家也分析說“國內藍領工資高於白領的現象還將延續”,還有人為搬磚工辯解說“月薪7000仍弱勢”、“羨慕搬磚工是矯情”。其實,在歐美一些已開發國家,重體力勞動者工資高是“國際慣例”,比如“水電工”這個詞,在西方已開發國家就是一個很有含金量的代名詞。在《絕望的主婦》中,邁克就是水電工的最佳代言人。西方很多女性的夢中情人不是總統歐巴馬,而是社區的水電工。而在我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人口結構的轉變以及農民工權利的提升,市場供給在逆轉中,以後“搬磚工們”比白領賺錢多是很正常的事情,到時候可不要心理不適應喔。

真相一:

要有一定技術含量才能拿高薪

記者發現,最近瘋傳的那張工資單中,其中工資最高的是工人中的“管理者”,即隊長、班長,可以拿到9000元以上;其次是瓦工、抹灰這樣的技術工,可以拿到6600元;而搬磚這種純體力工種在建築業被稱為小工、雜工、壯工,工資單中這類工種工資並不高,做滿30天的話只能拿到4200元。這就說明要想拿到高薪,沒有一定的技術是不行的。工資接近7000元的瓦工抹灰等,本來就是建築業中很有“技術含量”的工種,需要經過職業技術學校學習或者做學徒的階段才能成為合格的工人。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磨鍊成長為管理者,那薪水就更加可觀了。

查看各種新聞報導和網上的招工信息可知,一線城市小工、雜工的月薪普遍只有XX多元。最近重慶大學[微博][微博]針對重慶市17個建築工地的一項調查顯示,就平均工資而言,包括雜工在內的“其他工種”平均工資是2270元;而木工為3191元、架子工為3187元、混凝土工2957元,均超過了建築業平均2784元的工資水平。這些數據也再一次印證了掌握技術才是硬道理。

真相二:

即使給七千月薪你也不願意乾

看到這張工資單,網上的艷羨之聲溢於言表,但說穿了,羨慕的不過是薪資數字、而絕非生存語境。網上一項關於“即使給你7000月薪你願意去搬磚嗎?”的調查顯示,66%的人表示不願意,為什麼呢?網友“uncle蘇哥哥”說:“乾裝修的掙得比這還多,但跟白領沒法比,沒假期,請假或不工作就沒錢,髒累就不說了,各種社會保障都沒有,透支身體,不是錢能衡量的。” 更多的網友則理性看待此薪水錶,他們對建築工人的工資數額表示理解。還有細心的網友發現,薪水錶中也顯示了工人考勤信息。幾乎所有的建築工人都是一個月30天在工作崗位上,工作時間長,每天的日薪從100元到300元不等。網友們認為,這是工人們辛苦勞動所得。建築行業是一個高危行業,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較大,並且大多數是戶外作業,酷暑嚴寒等天氣導致工人們的工作環境很差。此外,欠薪嚴重也是建築業農民工遭遇的較大難題。

真相三:

工資腦體倒掛是“國際慣例”

白領會比藍領收入高,這是人們最常見的想法。然而白領的職業並不都是高薪職業,藍領工作也不都是低薪工作。實際上在美國一些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藍領工作要比不少不需要太多專業技能的白領工作收入更高。比如,銀行出納員和汽車修理工相比,一個是風吹不著、雨淋不到,一個是整天與機油、汽車零件打交道。但兩者的收入差距卻很大,銀行出納員的平均年薪中位數是2.1714萬美元,汽車修理工職業的平均年薪中位數是4.1136萬美元。大貨車司機職業年薪中位數約為5.1539萬美元,而且在忙得時候,大貨車司機的年收入會超過10萬美元。

旅美學者薛涌在其部落格上指出,最近《紐約時報雜誌》上發表一篇文章,標出了典型的精英保姆的價碼:年薪18萬美元,公寓月租3000美元,另外還要有聖誕節的獎金。保姆達到這個身價,可以相當快。文中的核心人物是一個巴西來的保姆,從小很苦,但哄孩子有天分。20世紀90年代剛剛到加州當保姆,一周就掙100美元。XX年開始通過紐約一家高檔保姆公司找工作,年薪立即達到8.5萬美元。如今,她掙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價碼。各種福利加起來,已經綽綽有餘地躍入年薪20萬美元的階層,比一般的兒科醫生收入還高。她現在已經給每個家人都買了房,自己在巴西有海濱獨居。她自豪地說:“我家裡不再有窮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