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職業生涯成長規劃

隨著行政機構改革的深化和知識經濟的到來,政府管理進入了“知識行政”和“信息行政”階段。作為國家專政機關的一名青年民警,我在工作中深深體會到加強學習、更新知識對於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執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現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特制定個人職業生涯成長的規劃,以便指導今後的發展。
一、成長環境的分析
有學者指出,隨著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和組織結構的扁平化,人浮於事的現象將得到改變,但同時,公務人員也將面臨越來越少的職業晉升空間,“職業高原”現象初露端倪。在這種形勢下,我認為有必要改變過去“經驗行政”的傳統,不能再循規蹈矩,而要主動學習和接受新的知識,積極轉變舊的觀念,加強個人職業發展的思考和規劃。有這樣一句名言佳句: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這裡的思想其實就是一種觀念,一種職業發展的預見性和前瞻性。思想的改變取決於知識的更新、複合與積累,加強學習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我認為改革的形勢對自己有利的方面很多,主要源於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環境的改善。當前政府機構改革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全省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制清理工作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公務員公開招考年復一年,這些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把好進口關,改善公務員的知識層次和結構,有利於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為更好地開展新時期工作、同事間相互協作奠定了良好的組織基礎;二是系統內部晉升機制的改革,過去人員晉升大多是關係、背景,經過幾年來晉升機制的改革,正逐步由以前單純的“伯樂相馬”轉向“賽場賽馬”與“伯樂相馬”並重,廳、局級公開選拔和選調工作也日趨制度化、規範化,為我們普通青年民警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施展舞台。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現為三點:一是隨著新人的進入,學曆日趨攀高,內部競爭越來越激烈;二是行政機關有職無能、有能無位、人浮於事等現象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年民警的工作積極性;三是行政機關的事務禮教化,接待講求職務、擋次、排場的對等,過分繁雜、瑣碎的接待、文秘和上傳下達等事務,所導致的加班加點擠占了個人的看書、閱報和思考的業餘學習時間。更重要的是,個人由於沉迷於機關環境的誘惑和小官小位的角力,忽視與社會的交流,往往如井底之蛙,必將滯後於社會大環境的發展,難以汲取時代的營養、提升個人的思想品味。
二、成長經歷的分析
1、個人的成長曆程
我出身於一個純樸的農民家庭,貧寒的家境給了我善良、勤勞和吃苦耐勞的品性。我為人踏實,生活勤儉。上學後,我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具有刻苦鑽研精神,我喜歡具有創造性的工作,善於學習和思考,能虛心汲取別人的長處,這些為以後在基層從事技術工作、贏得較好的口碑、積累工作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年,在就讀mpa的第二個年頭,我實現了從基層技術崗位向機關管理崗位的橫向轉變,並進行了薛恩所述的職業生涯維度的“核心度”方向運動。在擴大工作視野、豐富個人閱歷的同時,也經受了機關紀律的鍛鍊,提高了把握政工局面的能力。
2、專業知識的積累
我畢業於工科專業,系統的工科學習給了我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善於推理,不拘泥於現實,富有一定的藝術創造力,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但思維過於縱向,橫向聯繫不夠。業餘時間,我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現代機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便利。05年順利考取武大mpa,在系統學習公共管理知識的同時,也從百年武大的校園、講堂、圖書館中接受了厚實的人文精神的薰陶。知識的更新、複合與積累為今後的職業成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石。
3、工作能力與自身的不足
工作數年,歷經磨鍊,專業知識上水平有所提高,先後在生產技術崗位上從技術員、助工做到工程師。平時能正確處理好同事關係,注重團隊合作。在目前的機關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優勢。
我認為自身有兩點不足:首先,我感到在學習上對自己有所放鬆,以工作代替了學習,導致自己迷失了發展方向。其次,由於缺乏可持續學習的精神,造成工作中缺乏思考,無法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使自己逐步淪為“算盤珠子”,領導撥一撥,動一動,怎么撥,怎么動。同時,學習上的欠缺,也造成了理論功底不紮實,缺乏理論積澱,公文寫作水平得不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