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

彈指之間又一年!再過10天就是新年,唐詩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雖然人是老了一歲,但相信經過XX年的打拚,每個職場人都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職業顧問提醒我們,在自己的職業整體規劃框架內,根據自己職業在即將過去的一年發生的新變化,仔細做出明年規劃,是成功職業生涯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們的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人或粗或細地完成了這一環節,這說明職業規劃這一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碩士研究生張越:爭取赴歐洲留學名額



張越,北京某大學二年級在校學生,攻讀教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生會幹部。當記者在約定的時間到達採訪地點時,張越正在大聲朗讀英語。“非常抱歉,我現在每天學習時間安排得很緊,只好約你中午來學校。”張越向記者解釋。

張越告訴記者,學校派往歐洲留學的選拔考試明年1月份進行,除此之外,候選人還需要提供自己的托福或雅思成績單。因為擔心自己托福成績在爭奪歐洲留學名額的過程中不具有競爭力,考取了620分的他,又決定在明年1月份重新再考一次托福,現在,考試日子一天天臨近,他每天在英語上都投入了相當的精力,就是為了留學更有把握。

張越表示,他比較有把握取得歐洲留學名額,因為自己的專業課水平在院校是數一數二的,而且他還寫了幾篇不錯的論文,有的還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了。所以,他自信在專業競爭中,很少有人是他的對手。現在,他惟一擔心的是自己的托福成績可能會比別人要低一些,有必要再次嘗試高分。即使學校沒有這個派往歐洲留學的機會,他自己也打算在讀完碩士後,繼續到英國或美國去深造。

1998年,張越從家鄉青海隻身來到北京。那時他希望通過再次求學來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到北京後,張越在中國人民大學附近租個地下室,每天床位費是8元,這還是因為他打算長住,老闆開的照顧價。安頓自己住下後,張越開始為考取碩士研究生而精打細算。他聽說,花錢從人民大學要畢業的學生手頭買個學生證,吃飯能省很多錢。他還聽說,在離人民大學不遠的國家圖書館辦個閱讀證,就可以每天坐在裡面看自己想看的書。把這一切都辦妥後,張越就每天在國家圖書館裡看書、學習。每到圖書館晚上9點閉館,他又匆匆趕到人大,繼續複習。這樣的日子堅持了兩年,在第三次考研時,張越順利通過。

結束採訪後,張越在送記者出校門的途中說:“和我考研究生的艱苦日子相比,為爭取歐洲留學名額所做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我相信我會成功,等我的好訊息!” 現在央視攝製組邊打雜邊“偷”學的李曉龍:明年爭取做電視編導

李曉龍來自青海,自小就喜歡電視行業。他說,自己曾經在蘭州電視台新聞評論部從事攝像工作,在那裡他工作的很出色,一年下來能得幾個省級的好新聞獎。但北京這個文化政治中心的吸引力,卻一直沒有讓小李“踏實”過。“我一直就夢想到北京工作,去年我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小李高興地說,經過朋友的介紹,他去年來到北京的一家私營的影視公司工作,但剛來的時候就是做場記,看片子這樣的雜活。雖然在以前是攝像,但是自己能明顯感覺到與北京同行間的差距。

明年,他的目標就做能獨立策劃、編排、製作節目的職業編導。小李經過在北京一年的工作後,明確了自己今後的發展方向。“我現在依然很喜歡攝像工作,但一部片子從起初策劃選題,到中間的設定場景,再到最後的誕生,這一過程都將融入編導的思想,當看到有人關注你的作品的時候,那種感覺更加值得回味。”小李說,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現在加入了央視拍攝故宮的攝製組,做的工作還是幫著抬拍攝用的架子、機器和一些雜活,但他覺得至少自己和那些出色的編導離得很近,平時沒事的時候自己就“偷偷”地學習,他覺得這段時間以來,自己每天都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