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寫給大學生朋友們(尤其是大一新生):

近來,一直會收到大學生朋友的郵件和群內發言,說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的範文。經過與一些網友的交談,才知道,現在,很多高校都將《大學職業生涯規劃書》布置為大學新生的作業了(又或者更早)。

首先,這是一件好事!我甚至為各大高校的這一舉措而拍手叫好!我一直把大學時代看作人生的實習基地!大學的時候,你可以作各種嘗試,嘗試各種生存生活方式,大學容許你犯一些錯誤,沒有人會一棍子把你打死......大學是教育你的地方,你的過失會被遺忘,你的錯誤會被原諒,你的成績、成果和成就將會加速你即將開始的人生征程。

一本書中這樣寫到:一個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變命運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憐的,因為這些人沒有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為命運的奴隸。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個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憶和紀念的。生命就像一張白紙,等待著我們去描繪,去譜寫。

如今,身為大學生的很多朋友們,在一天天消磨時光的日子裡,是不是應該利用這些時間去多多學習與親身實踐來充實自己?是不是應該有目標的做一下規劃?是的!寫職業生涯規劃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關於自我認知或者說自我覺醒,有的人只要幾個月即可,有的人可能需要一年、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還有一些人,窮盡一生,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成就一個什麼樣的人...

只要你有了方向和目標,才會有動力,加之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你終將會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一、自我認識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七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大學生自我鑑定和個人鑑定是必不可少的。有關對某所大學生調查資料表明:6.7%被調查者對自己有比較清楚的認識,52.3%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興趣等持含糊態度,41%被調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齡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我認識沒有顯著性差異。

這說明了較多的大學生未能很好地關注自身特點,發現自身問題和促進自身發展。那么,這便牽制到了大學生就業生涯目標的問題了。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並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了解。通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並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

二、對所學專業的肯定

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與否主要取決於能否擇己所愛,該專業能否在將來幫助自己找到好的且喜歡的工作。調查發現:有21%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較滿意,有66.6%的大學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學生比較不滿意,有2.4%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非常不滿意,各專業的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對專業的不滿意直接表現是對本專業的學習動力不足或畢業後不願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高考填報自願時對專業的了解與自身了解的缺乏,是可能導致只有21%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持滿意態度的原因之一。因為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對五花八門的專業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從而選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另外,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 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有些同學對考古寫很有興趣。但社會需求相對比較少,此時可能產生心理衝突,然後選了一個自己並不感興趣但賺錢的熱門專業,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從而對所學專業不滿意。而專業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職業取向,如果對本專業不滿意或態度模糊,勢必會影響自身潛能的開發,以及今後的擇業。